代赠田文初

朝代:作者: 欧阳修

感君一顾重千金,赠君白璧为妾心。

舟中绣被薰香夜,春雪江头三尺深。

西陵长官头已白,憔悴穷愁媿相识。

手持玉斝唱阳春,江上海花落如积。

津亭送别君未悲,梦阑酒解始相思。

须知巫峡闻猿处,不似荆江夜雪时。

余与陆务观自圣政所分袂,每别辄五年,离合

朝代:作者: 范成大

宦途流转几沉浮,鸡黍何年共一丘。

动辄五年迟远信,常于三伏话羁愁。

月生後夜天应老,泪浇中岩水不流。

一语相开仍自解,除书闻已趣刀头。

注释原题:余与陆务观自圣政所分袂,每别辄五年,离合又常以六月,似有数者。

中岩送别,至挥泪失声,留此为赠

兰陵王 柳

朝代:作者: 周邦彦 体裁: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

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

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注释注释①柳阴直:指隋堤上杨柳排列整齐,阴影很直。

②烟:即雾。

丝丝弄碧:柳条随风飞舞......更多

写江岫春晴图

朝代:作者: 周浈

汀洲碧草生,凫雁动春声。

莫上高亭望,能伤送别情。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第十四

初离陈寄孙户曹兄弟

朝代:作者: 张耒

三年流落寓于陈,一命青衫淮水滨。

城北桥边长送别,扁丹今自作行人。

别薛华

朝代:作者: 王勃 体裁: 五律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注释抒写离情别绪之作,历代诗歌中不计其数。

但是,“诗要避俗,更要避熟”(刘熙载《艺概·诗概》)。

《别薛华》则堪称是一首含意隽永,别具一格,意境新颖的送别诗。

首联即切题。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是说送了一程又一程,面前有多少荒寂艰难的路。

当友人踽踽独去,沿途问路时,心情又该是多么的惶惶不安。

此联中一个......更多

南歌子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万万千千恨,前前后后山。

傍人道我轿儿宽。

不道被他遮得、望伊难。

今夜江头树,船儿系那边。

知他热後甚时眠。

万万不成眠後、有谁扇。

注释注释①作期同上,赴湖北任职途中作。

与上篇同为相思离别之作,但写法有异。

上篇从男方立意,并以“舟行记梦”出之,此则从女方落笔,且纯用口语,是所谓“俗词”。

上片送别。

下片全系心理描画,设想虚拟之辞。

三问依次层进,关心备至,体贴入微,情意痴绝。

②不道:不想,不料。

伊:他。

③“知......更多

南乡子 醉书月香亭佳几

朝代:作者: 许有壬 体裁:

老子分渔樵。

说着登山气更豪。

天外长江流不尽,迢迢。

脚底青云步渐高。

两手敢辞劳。

右有深杯左有螯。

我似渊明多一字,陶陶。

明日黄花我命不由天。

熟耨三田守妙玄。

甘雨泽深先布种,金钱。

遍地黄芽最色鲜。

养就玉花莲。

叶叶分明永永坚。

琼蕊被风吹撒动,香传。

一道灵光回首乱山横。

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

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

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

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释注释:熙宁七年(......更多

又赠刘潜归陶丘

朝代:作者: 石延年

春老有时回,人老不再少。

草白有时荣,发白不再好。

人生不如春,发生不如草。

可堪送别春草前,青春未老人先老。

又送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七律

双峰寂寂对春台,万竹青青照客杯。

细草留连侵坐软,残花怅望近人开。

同舟昨日何由得,并马今朝未拟回。

直到绵州始分首,江边树里共谁来。

注释鹤注鲁訔年谱云:公送辛员外暂至绵,诗云“直到绵州始分首”,则鲁说为是。

双峰寂寂对春台,万竹青青照客杯①。

细草留连侵坐软,残花怅望近人开。

同舟昨日何由得,并马今朝未拟回。

直到绵州始分首,江边树里共谁来。

(此章从离筵之景,重叙送别之情,在四句分截。

双峰远景,万竹近景。

细草......更多

4647484950 共90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