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头寺送宋希元

朝代:作者: 苏轼

相従倾盖只今年,送别南台便黯然。

入夜更歌金缕曲,他时莫忘角弓篇。

(是日,与宋君同栽松寺中。

)三年不顾东邻女,(取宋玉。

)二顷方求负郭田。

(取季子。

)我欲归休君未可,茂先方议劚龙泉。

出处苏轼诗集 卷十

后出塞五首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乐府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千金买马鞭,百金装刀头。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军。

遂使貔虎士,奋身......更多

吴江送客

朝代:作者: 贺铸

送别松陵道,轻舟助客拏。

湖空翦葭菼,市隘集鱼虾。

薄雨啼残雪,新潮蚀嫩沙。

镜中羞沓飒,行复见春花。

大通界首驿

朝代:作者: 范成大

愚悃无华敢自欺,寸诚珍重吏民知。

东风重倚庭前树,送别人情似到时。

太古元西堂过万寿谒住山肇淮海禅师并简

朝代:作者: 薛嵎

老子旧知已,江湖独尔思。

此行逢作者,送别若为辞。

风雨过春半,诗书滞海涯。

心心傥相印,亦足慰衰迟。

宋玉宅

朝代:作者: 吴融 体裁: 七律

草白烟寒半野陂,临江旧宅指遗基。

已怀湘浦招魂事,更忆高唐说梦时。

穿径早曾闻客住,登墙岂复见人窥。

今朝送别还经此,吟断当年几许悲。

出处全唐诗:卷686-47

寓龙虎山示张炼师

朝代:作者: 王镃

莲盂送别万峰云,龙虎山前过小春。

草履惯穿枯岭叶,布衣犹带旧京尘。

毡寒不见游仙梦,路远谁怜倦客贫。

东望海门归未得,北风吹雪满唐巾。

小重山

朝代:作者: 元好问 体裁:

酒冷灯青夜不眠。

寸肠千缕、两相牵。

鸳鸯秋雨半池莲。

分飞苦,红泪晓风前。

天远雁翩翩。

雁来人北去、远如天。

安排心事待明年。

无情月,看待几时圆。

注释注释:这是一首摇曳多姿的恋情词。

上片六句描述了一对恋人由不忍分离到终于分离的全过程。

前三句是写恋人在分离前夕的相互依恋 ,是上片的第一个层次。

起调写他们的不眠之夜,而以“酒冷”、“灯青”烘托其内心的悲凉和长夜的难耐 。

“冷”的酒 ,“青”的灯,“不眠”的夜,......更多

少年游

朝代:作者: 柳永 体裁: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注释注释: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在长安东灞桥这一传统离别场所与友人别时的离愁别恨和怀古伤今之情。

全词通过描写富有寓意和韵味的景物来表达悲愁与离愁、羁旅与感昔的双重惆怅,使人触景生情,见微知著。

开篇总揽灞桥全景“参差烟树灞陵桥”一句,直接点明所咏对象,暮色苍茫中,杨柳如烟;

柳色明暗处,霸......更多

岘山送张去非游巴东

朝代: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五排

一题作岘山送朱大岘山南郭外,送别每登临。

沙岸江村近,松门山寺深。

一言余有赠,三峡尔将寻。

祖席宜城酒,征途云梦林。

蹉跎游子意,眷恋故人心。

去矣勿淹滞,巴东猿夜吟。

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

4647484950 共90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