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朝代:作者: 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释裴迪,关中(今陕西省)人,早年隐居终南山,与王维交谊很深,晚年入蜀作幕僚,与杜甫频有唱和。

蜀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崇庆县。

裴迪寄了一首题为“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的诗给杜甫,表示了对杜甫的怀念;

杜甫深受感动,便写诗作答。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二句赞美裴迪咏早......更多

和李尧俞韵

朝代:作者: 冯时行

海头归到峡江滨,新岁残年只并邻。

梅自多情工恼客,月如知己辄亲人。

江山纵肯容吾老,猿鹤应嫌不自珍。

从此扁舟须驾阁,名教鲁史续书麟。

商山早行

朝代:作者: 温庭筠 体裁: 五律 类别:羁旅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商山早行》是唐代著名的羁旅行役诗之一,为诗人离开长安时所作 。

其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已成为众口传诵的名句。

“早”字是这首诗所描写的中心,诗中的一切动作、场景、情绪都围绕着它而发出,为镜头焦点之所在。

首联“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叙述了诗人启程的时间和心情。

诗人已经起床而后驿站催人登......更多

回乡偶书

朝代:作者: 贺知章 体裁: 七绝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注解:1、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韵译: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

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

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评析: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

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

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

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更多

垂老别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乐府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注释在平定安史叛......更多

寒食

朝代:作者: 孟云卿 体裁: 七律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注释注释:孟云卿天宝年间科场失意后,曾流寓荆州一带,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

就在这样的飘泊流寓生活中的一个寒食节前夕,他写下了这首绝句。

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当春二月。

由于江南气候温暖,二月已花满枝头。

诗的首句描写物候,兼点时令。

一个“满”字,传达出江南之春给人的繁花竞丽的感觉。

这样触景起情,颇觉自然。

与这种良辰美景相配的本该是赏心乐......更多

封丘县

朝代:作者: 高适 体裁: 七古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注释注释:[孟诸]大泽名。

[乍可]只可。

[梅福]西汉末隐者。

又题《封丘作》高適早年闲散困顿,直到天宝八载(749),将近五十岁时,才因宋州刺史张......更多

忆王孙

朝代:作者: 姜夔 体裁:

冷红叶叶下塘秋。

长与行云共一舟。

零落江南不自由。

两绸缪。

料得吟鸾夜夜愁。

注释注释:这首词题下有序云 :“鄱阳彭氏小楼作。

”鄱阳,即今江西波阳县,是词人的故乡。

彭氏为宋代鄱阳世族,神宗时彭汝砺官至宝文阁直学士,家声颇为显赫。

此词写秋日登彭氏小楼,伤飘泊、怀远人是这首小词的主题。

起句以写景引起,并点明节序。

冷红,盖指枫叶。

霜后的枫叶一片绯红,在肃杀的秋风中,正一叶一叶飘落到秋塘中去。

白石词多用“冷”字......更多

忆王孙 山居

朝代:作者: 善住 体裁:

半生长是白云间。

猿鸟渔樵共往还。

倚个乔松看远山。

少机关。

世上冷红叶叶下塘秋。

长与行云共一舟。

零落江南不自由。

两绸缪。

料得吟鸾夜夜愁。

注释注释:这首词题下有序云 :“鄱阳彭氏小楼作。

”鄱阳,即今江西波阳县,是词人的故乡。

彭氏为宋代鄱阳世族,神宗时彭汝砺官至宝文阁直学士,家声颇为显赫。

此词写秋日登彭氏小楼,伤飘泊、怀远人是这首小词的主题。

起句以写景引起,并点明节序。

冷红,盖指枫叶。

霜后的枫叶一片绯红,......更多

恨别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七律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释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作品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情真语挚,沉郁顿挫,扣人心弦。

首联领起“恨别”,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

“四千里”,恨离家之远;

“五六年”,伤战乱之久。

个人的困苦经历......更多

678910 共16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