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篇

朝代:作者: 王琚 体裁: 乐府

东邻美女实名倡,绝代容华无比方。

浓纤得中非短长,红素天生谁饰妆。

桂楼椒阁木兰堂,绣户雕轩文杏梁。

屈曲屏风绕象床,萎蕤翠帐缀香囊。

玉台龙镜洞彻光,金炉沉烟酷烈芳。

遥闻行佩音锵锵,含娇欲笑出洞房。

二八三五闺心切,褰帘卷幔迎春节。

清歌始发词怨咽,鸣琴一弄心断绝。

借问哀怨何所为,盛年情多心自悲。

须臾破颜倏敛态,一悲一喜并相宜。

何能见此不注心,惜无媒氏为传音。

可怜盈盈直千金,谁家君子为藁砧。

出处全唐诗:卷9......更多

蝶恋花·答李淑一

朝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体裁: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注释注释:李淑一:当时是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师,杨开慧的好友。

杨柳:杨开慧(参见《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题解)和李的丈夫柳直荀(一九三三年在湖北洪湖战役中牺牲)。

嫦娥:《后汉书·天文志》注,“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

”吴刚:《酉阳杂俎》称汉朝西河人......更多

蝶恋花 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谁向椒盘簪彩胜。

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

往日不堪重记省。

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

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

今岁花期消息定。

只愁风雨无凭准。

注释注释: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五年戊申(1188)正月初一这一天,刚好是立春。

在这样的节日,人们忙着庆贺这个双喜的日子。

尤其是年轻人,更是天真烂漫,兴高采烈,欢呼新春的到来。

但是,这样的节日场景,对于长期削职闲居,壮志难酬的辛弃疾来说,无疑是别有一番滋味,眼......更多

蝶恋花 戏题疏齐怡云词后

朝代:作者: 程文海 体裁:

长忆山中云共住。

出处无心,只恨云无语。

今日能歌还解舞。

不堪持寄山中侣。

谁道解愁愁更聚。

自有卿卿,惯画双眉妩。

问取悭风并涩雨。

一片花飞春意减。

雨雨风风,常恨寻芳晚。

若个花枝偏入眼。

尊前细问春风拣。

醉里看花云锦烂。

只记莺声,不记红牙板。

留著佳人鹦鹉盏。

谁向椒盘簪彩胜。

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

往日不堪重记省。

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

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

今岁花期消息定。

只愁风雨无凭准。

注释注释:这......更多

观豫剧《花打朝》

朝代: 现代 作者: 老舍

大众喜颜开,洛阳金凤来。

打朝潮笑谑,挂帅奋风雷。

歌舞全能手,悲欢百炼材。

长安春日夜,鼓板绽红梅。

注释一九六三年春节,洛阳市豫剧团来京演出,观马金凤同志主演《花打朝》。

吟此祝成功并祝新春愉快。

一九六三年二月载一九六三年二月九日《北京晚报》

长相思 二

朝代: 南北朝 作者: 徐陵

长相思。

好春节。

梦里恒啼悲不泄。

帐中起。

牕前髻。

柳絮飞还聚。

游丝断复结。

欲见洛阳花。

如君陇头雪。

鹊桥仙 自寿二首

朝代:作者: 刘辰翁 体裁:

轻风澹月,年年去路。

谁识小年初度。

桥边曾弄碧莲花,悄不记、人间今古。

吹箫江上,沾衣微露。

依约凌波曾步。

寒机何意待人归,但寂历、小窗斜雨。

注释注释:这是刘辰翁两首可以称之为佳作的寿词。

作者写寿词很多,因为受当时时代风气的感染,宋南渡以后,人们竟相写寿词,因此作者也不例外。

当然他的一些寿词仍不奂落入俗套,但是总起来看他的寿词仍能抒发自己的心志和胸怀。

此词就是其中之代表。

词人生于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更多

蝶恋花 丁亥正月十三日亲朋治具,醉中赋此

朝代:作者: 许有壬 体裁:

老子行年过耳顺。

蓬鬓萧疏,人道犹风韵。

领略风光元有分。

赏心又喜烧灯近。

薄雪初消寒欲尽。

词馆多闲,时得陪英俊。

莫讶连朝为酒困。

老子行年过耳顺。

蓬鬓萧疏,人道犹风韵。

领略风光元有分。

赏心又喜烧灯近。

薄雪初消寒欲尽。

词馆多闲,时得陪英俊。

莫讶连朝为酒困。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注释注释:李淑一......更多

鹊桥仙 至元甲申三月,余以宰相命市帛东路

朝代:作者: 刘敏中 体裁:

戏作长短句,书於驿壁黄尘古驿,荒园小树。

几朵晴云自舞。

殷勤马上折来看,问过却、行人几许。

琼苞半拆,檀心乍吐。

笑向春风不语。

多情莫怪洗妆迟,我也是轻风澹月,年年去路。

谁识小年初度。

桥边曾弄碧莲花,悄不记、人间今古。

吹箫江上,沾衣微露。

依约凌波曾步。

寒机何意待人归,但寂历、小窗斜雨。

注释注释:这是刘辰翁两首可以称之为佳作的寿词。

作者写寿词很多,因为受当时时代风气的感染,宋南渡以后,人们竟相写寿词,因此......更多

6 共5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