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橘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古

群橘少生意,虽多亦奚为。

惜哉结实小,酸涩如棠梨。

剖之尽蠹虫,采掇爽其宜。

纷然不适口,岂只存其皮。

萧萧半死叶,未忍别故枝。

玄冬霜雪积,况乃回风吹。

尝闻蓬莱殿,罗列潇湘姿。

此物岁不稔,玉食失光辉。

寇盗尚凭陵,当君减膳时。

汝病是天意,吾谂罪有司。

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支。

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

注释鹤注《唐十道志》:蜀有橘柚之园。

群橘少生意①,虽多亦奚为,惜哉结实小,酸涩如棠梨②。

剖之尽蠹蚀,采掇爽所宜③......更多

登兖州城楼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人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注释注释:(时甫父闲为兖州司马)★这是开元二十五年落第后,第一次游齐赵时所作,是杜诗中现存最早的一首五律★①弼注:公父闲为衮州司马,公时省侍。

《论语》:“鲤(孔子之子)趋而过庭。

★②秦碑指秦始皇登峄山所刻石碑。

鲁殿指鲁灵光殿,汉景帝子鲁共王所建。

[注释](1)兖州:唐代州名,在今山东省。

杜甫父亲杜闲任兖......更多

登牛头山亭子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路出双林外,亭窥万井中。

江城孤照日,山谷远含风。

兵革身将老,关河信不通。

犹残数行泪,忍对百花丛。

注释与前诗亦同时作。

路出双林外①,亭窥万井中。

江城孤照日,山谷远含风,兵革身将老,关河信不通②。

犹残数行泪,忍对百花丛。

(此章,乃登山亭而作也。

上四叙景,下四感怀,八句皆整对。

凭高遥望,故城照日而见其孤,谷含风而觉其远。

世乱无家,止余数行之泪,忍对此百花丛中乎,伤心甚矣。

)①朱注《傅大士传》:“大士舍宅......更多

登高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七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注解:1、渚:水中的小洲。

2、回:回旋。

3、百年:犹言一生。

4、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5、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

简析: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

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

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更多

瞿塘两崖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

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

猱玃须髯古,蛟龙窟宅尊。

羲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

出处全唐诗:卷229_82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

朝代:作者: 杜甫

南征为客久,西候别君初。

岁满归凫舄,秋来把雁书。

荆门留美化,姜被就离居。

闻道和亲入,垂名报国馀。

连枝不日并,八座几时除。

往者胡星孛,恭惟汉网疏。

风尘相澒洞,天地一丘墟。

殿瓦鸳鸯坼,宫帘翡翠虚。

钩陈摧徼道,枪櫐失储胥。

文物陪巡守,亲贤病拮据。

公时呵猰貐,首唱却鲸鱼。

势惬宗萧相,材非一范睢。

尸填太行道,血走浚仪渠。

滏口师仍会,函关愤已摅。

紫微临大角,皇极正乘舆。

赏从频峨冕,殊私再直庐。

岂惟高卫霍,曾是......更多

示从孙济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古

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

权门多噂沓,且复寻诸孙。

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

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萱。

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浑。

刈葵莫放手,放手伤葵根。

阿翁懒惰久,觉儿行步奔。

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

小人利口实,薄俗难可论。

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

注释鹤注诗言“权门多噂沓,且复寻诸孙”,则济所居在长安矣,当是天宝十三载作。

朱注《唐书·宰相世系表》,公为征南十三代,济为征南十四代。

......更多

祠南夕望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

兴来犹杖屦,目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

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出处全唐诗:卷233_10

秋尽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七律

秋尽东行且未回,茅斋寄在少城隈。

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

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

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

注释张汸注宝应元年七月,严武召还,公送至绵州。

未几,蜀有徐知道之乱,因入梓州。

《杜臆》:此诗在来迎家之前,其迎妻子,不见于诗,不知果在何时。

且九日有《寄严大夫》诗,去秋尽无几,何得复有迎妻子之日耶?

东行未回,谓到梓未还成都也。

秋尽东行且未回,茅斋寄在少城隈①。

篱边老却陶潜......更多

秋雨叹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七古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辩,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绸,想许宁论两相直。

注释阑风伏雨秋纷纷①,四海八荒同一云②。

去马来牛不复辨③,浊烃清渭何当分④。

禾头生耳黍穗黑⑤,农夫田父无消息⑥。

城中斗米换衾裯⑦,相许宁论两相直⑧。

(次章,叹久雨害人,上四皆积雨之象,下慨伤稼而阻饥也。

吴论:阑风伏雨,无日不雨,四海八荒,无处不雨,田野城中,则又无人不受其......更多

111112113114115 共117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