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朝代:作者: 李商隐 体裁: 七律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注释赏析:李商隐以其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创作了占他全部诗篇七分之一强的史诗,它们扩展了传统咏史诗的涵量,丰富了咏史诗的题材,探索了咏史诗新的手法,思想性艺术性臻于和谐统—,在咏史诗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李商隐的咏史诗不仅咏古况今,充分反映了他进步的......更多

故乡除夜

朝代:作者: 周弘亮 体裁: 七律

三百六十日云终,故乡还与异乡同。

非唯律变情堪恨,抑亦才疏命未通。

何处夜歌销腊酒,谁家高烛候春风。

诗成始欲吟将看,早是去年牵课中。

出处全唐诗:卷466-32

曲江

朝代:作者: 李商隐 体裁: 七律

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注释注释:曲江,是唐代长安最大的名胜风景区,“开元中疏凿为胜境……花卉环周,烟水明媚。

都人游赏,盛于中和上已之节”(康骈《剧谈录》)。

安史乱后荒废。

唐文宗颇想恢复升平故事,于大和九年(835)二月派神策军修治曲江。

十月,赐百官宴于曲江。

甘露之变发生后不久,下令罢修。

李商隐......更多

姜女祠

朝代:作者: 乾隆 体裁: 七律

凄风秃树吼斜阳,尚作悲声配国殇。

千古无心夸节义,一身有死为纲常。

由来此日称姜女,尽道当年哭杞梁。

长见秉彝公懿好,讹传是处也何妨?

注释原序:山海关外数里,姜女祠在焉。

祠前土丘为姜女坟,望夫石在其侧。

俗传姜女为杞梁妻.始皇时因哭其夫而崩长城。

今山西潞安,直隶古北口,并此处皆有姜女词。

考杞粱之事见于《左传》、 《孟子》,非始皇时人可知。

即《列女传》载有崩城之说,亦无长城实据也。

然其节义有可尚者,故题以......更多

和人游东林

朝代:作者: 李咸用 体裁: 七律

一从张野卧云林,胜概谁人更解寻?

黄鸟不能言往事,白莲虚发至如今。

年年上国荣华梦,世世高流水石心。

始欲共君重怅望,紫霄峰外日沈沈。

出处全唐诗:卷646-32

夜宴惜别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七律

笙歌旖旎曲终头,转作离声满座愁。

筝怨朱弦从此断,烛啼红泪为谁流?

夜长似岁叹宜尽,醉未如泥饮莫休。

何况鸡鸣即须别,门前风雨冷修修。

出处全唐诗

春晴

朝代:作者: 朱淑真 体裁: 七律 类别:记时

日暖风和明媚天,最宜吟咏入诗篇。

庭花吐蕊红如锦,岸柳飞花白似绵。

深院雕梁巢燕返,高林乔木谷莺迁。

韶光正近清明节,花坞楼台酒旆悬。

煎后山峰上人新茶

朝代:作者: 艾性夫 体裁: 七律

拣芽穰穰鹰爪黄,活火濈濈鱼眼汤。

扫花席地白日静,穿帘透户春风香。

唤醒松根渴睡汉,五更清梦从渠短。

泠泠灌顶欲通仙,稽首法云甘露碗。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

朝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体裁: 七律

春风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注释注释:1955年10月

上杭州杜中丞

朝代: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昔用雄才登上第,今将重德合明君。

苦心多为安民术,援笔皆成出世文。

寒角细吹孤峤月,秋涛横卷半江云。

掠天逸势应非久,一鹗那栖众鸟群。

出处全唐诗:卷650-41

12345 共718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