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春望 朝代: 唐 作者: 罗邺 体裁: 七律 故国东归泽国遥,曲江晴望忆渔樵。都缘北阙春先到,不是南山雪易消。瑞影玉楼开组绣,欢声丹禁奏云韶。虽然未得陪鸳鸯,亦酹金觞祝帝尧。出处全唐诗:卷654-17 煎后山峰上人新茶 朝代: 宋 作者: 艾性夫 体裁: 七律 拣芽穰穰鹰爪黄,活火濈濈鱼眼汤。扫花席地白日静,穿帘透户春风香。唤醒松根渴睡汉,五更清梦从渠短。泠泠灌顶欲通仙,稽首法云甘露碗。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 朝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七律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注释原题: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注解:1、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2、羁旅:犹漂泊。3、寥落:冷落。4、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5、根:喻兄弟。韵译: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更多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 朝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体裁: 七律 春风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注释注释:1955年10月 上元应制 朝代: 宋 作者: 蔡襄 体裁: 七律 高列千峰宝炬森,端门方喜翠华临。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天上清光留此夕,人间和气阁春阴。要知尽庆华封祝,四十余年惠爱深。注释[注释](1)上元:元宵节。应制:应皇帝之命写诗作文。(2)森:排列耸立。(3)端门:宫殿的正门。翠华: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旗帜,用作皇帝的仪仗。此制皇帝的车驾。(4)宸游:帝王出游。三元:农历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为上元、中元、下元,合称三元。此处指上元。(5)阁:同搁......更多 上杭州杜中丞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昔用雄才登上第,今将重德合明君。苦心多为安民术,援笔皆成出世文。寒角细吹孤峤月,秋涛横卷半江云。掠天逸势应非久,一鹗那栖众鸟群。出处全唐诗:卷650-41 九日齐山登高 朝代: 唐 作者: 杜牧 体裁: 七律 类别:记时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注释恨落晖:一作叹落晖。独沾衣:一作泪沾衣。这首诗是唐武宗会昌五年(845)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的作品。“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重阳佳节,诗人和朋友带着酒,登上池州城东南的齐山。江南的山,到了秋天仍然是一片缥青色,这就是所谓翠微。人们登山,仿佛是登在这一片可爱的颜......更多 从军后寄山中友人 朝代: 唐 作者: 王建 体裁: 七律 爱仙无药住溪贫,脱却山衣事汉臣。夜半听鸡梳白发,天明走马入红尘。村童近去嫌腥食,野鹤高飞避俗人。劳动先生远相示,别来弓箭不离身。出处全唐诗:卷300_19 仙乐侑席 朝代: 唐 作者: 吕岩 体裁: 七律 曾经天上三千劫,又在人间五百年。腰下剑锋横紫电,炉中丹焰起苍烟。才骑白鹿过苍海,复跨青牛入洞天。小技等闲聊戏尔,无人知我是真仙。出处全唐诗:卷857-3 僧院小泉井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亦恐浅深同禹穴,兼云制度象污樽。窥寻未见泉来路,缅想应穿石裂痕。片段似冰犹可把,澄清如镜不曾昏。欲知到底无尘染,堪与吾师比性源。出处全唐诗:卷652-12 12345 共718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