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黁公诗后(并叙)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过加禄镇南二十五里大许店,休焉于逆旅祁宗祥家。见壁上有幅纸题诗云:满院秋光浓欲滴,老僧倚杖青松侧。只怪高声问不应,瞋余踏破苍苔色。其后题云滏水僧宝黁。宗祥谓余,此光黄间狂僧也。年百三十,死于熙宁十年,既死,人有见之者。宗祥言其异事甚多。作是诗以识之。黁公本名清戒,俗谓之戒和尚云。黁公昔未化,来往淮山曲。寿逾两甲子,气压诸尊宿。但嗟浊恶世,不受龙象蹴。我来不及见,怅望空遗躅。霜颅隐白毫,锁骨埋青玉。......更多 书黄筌画《翎毛花蝶图》二首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绿阴青子已愁人,忍见中庭燕麦新。怊怅刘郎今白首,时来看卷觅余春。 书黄筌画翎毛花蝶图二首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短翎长喙喜喧卑,曳练双翔亦自奇。赖有黄鹂斗嬛好,独依藓石立多时。绿阴青子已愁人,忍见中庭燕麦新。周怅刘郎今白首,时来看卷觅余春。出处苏轼诗集 卷二十八 书*公诗后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黁公昔未化,来往淮山曲。寿逾两甲子,气压诸尊宿。但嗟浊恶世,不受龙象蹴。我来不及见,怅望空遗躅。霜颅隐白毫,锁骨埋青玉。皆云似达摩,只履还西竺。壁间余清诗,字势颇拔俗。为吟五字偈,一洗凡眼肉。 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璫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惊汤火命如鸡。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後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注释原题: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二首 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注释原题: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二首 予初谪岭南过田氏水阁东南一峰丰下锐上俚人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倚天巉绝玉浮屠,肯与彭郎作小姑。独秀江南知有意,要三二别四三壶。注释原题:予初谪岭南过田氏水阁东南一峰丰下锐上俚人谓鸡笼山予更名独秀峰今复过之戏留一绝出处苏轼诗集 卷二十五 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较前贤。便从洛社休官去,犹有闲居二十年。注释原题: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三月六日,来别南北山诸道人,而下天竺惠净师以丑石赠行,作三绝句 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当年衫鬓两青青,强说重临慰别情。衰发祗今无可白,故应相对话来生。注释原题: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三月六日,来别南北山诸道人,而下天竺惠净师以丑石赠行,作三绝句 予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都梁山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露宿泥行草棘中,十年春雨养髯龙。如今尺五城南杜,欲问东坡学种松。君方扫雪收松子,我已开榛得茯苓。为问何如插杨柳,明年飞絮作浮萍。注释原题:予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都梁山中见杜舆秀才求学其法戏赠二首出处苏轼诗集 卷二十 2122232425 共346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