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二首〕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病骨难堪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欲教乞食歌姬院,故与云山旧衲衣。此带阅人如传舍,流传到我亦悠哉。锦袍错落真相称,乞与佯狂老万回。出处苏轼诗集 卷十四 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二首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此带阅人如传舍,流传到我亦悠哉。锦袍错落差相称,乞与佯狂老万回。 以黄子木拄杖为子由生日之寿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灵寿扶孔光,菊潭饮伯始。虽云闲草木,岂乐蒙此耻。一时偶收用,千载相瘢AA39。海南无嘉植,野果名黄子。坚瘦多节目,天材任操倚。嗟我始剪裁,世用或缘此。贵従老夫手,往配先生几。相従归故山,不愧仙人杞。《本草》:枸杞一名仙人杖。出处苏轼诗集 卷二十四 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更欲留君久住,念君去国弥年。空使犀颅玉颊,长怀髯舅凄然。注释原题: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既行,作绝句五首送之 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为余远致殷勤,瑞草桥边老人。红带雅宜华发,白醪光泛新春。注释原题: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既行,作绝句五首送之 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三人一旦同行,留下高斋月明。遥想扁舟京口,尚余孤枕潮声。注释原题: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既行,作绝句五首送之 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既行作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仲君岂弟多学,王子清修寡言。病后空惊鹤瘦,时来或作鹏骞。海角烦君远访,江源与我同来。剩作数诗相送,莫教万里空回。三人一旦同行,(二子与秦少章同寓高斋,复同舟北行。)留下高斋月明。遥想扁舟京口,尚余孤枕潮声。更欲留君久住,念君去国弥年。空使犀颅玉颊,长怀髯舅凄然。为予远致殷勤,瑞草桥边老人。红带雅宜华发,白醪光泛新春。(老人,王庆源也。)注释原题: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既行作绝句五首送之......更多 众妙堂广州何道士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湛然无观古真人,我独观此众妙门。夫物芸芸各归根,众中得一道乃存。道人晨起开东轩,趺坐一醉扶桑暾。余光照我玻璃盆,倒射窗几清而温。欲收月魄餐日魂,我自日月谁使吞。出处苏轼诗集 卷二十五 会双竹席上奉答开祖长官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松柏萧萧满故丘,知君怀抱尚悲秋。算来九九无多日,唱着三三忆旧游。皓月徘徊应许共,清诗妙绝不容酬。梅花社燕难相并,莫为吴娘暗泪流。 会客有美堂周邠长官与数僧同泛湖往北山湖中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蔼蔼君诗似岭云,従来不许醉红裙。不知野屐穿山翠,惟见轻桡破浪纹。颇忆呼卢袁彦道,难邀骂座灌将军。(皆取其有服也。)晚风落日元无主,不惜清凉与子分。载酒无人过子云,掩关昼卧客书裙。歌喉不共听珠贯,醉面何因作缬纹。僧侣且陪香火社,诗坛欲敛鹳鹅军。凭君遍绕湖边寺,涨渌晴来已十分。注释原题:会客有美堂周邠长官与数僧同泛湖往北山湖中闻堂上歌笑声以诗见寄因和二首时周有服出处苏轼诗集 卷五 2122232425 共346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