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至秘校

朝代:作者: 欧阳修

关山一里一重愁,念远伤离两未休。

南陌望穷云似帐,西楼吟断月如◇。

柳绵飞後春应减,兰径荒时客倦游。

拟寄东流问沟水,亦应沟水更东流。

感兴五首

朝代:作者: 欧阳修

唧唧复唧唧,夜叹晓未息。

虫声急愈尖,病耳闻若刺。

壮士易为老,良时难再得。

日月相随东,天行自西北。

三者不相谋,万古无穷极。

安知人间世,岁月忽已易。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朝代:作者: 欧阳修 体裁: 五律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注释作者曾在洛阳做过官,在那里结识了一些朋友。

早春时候,他正在到南方去的路上(南征),写了这首诗,寄给他在洛阳(洛中)的朋友们,诉说自己在途中孤寂思家的感受。

古代楚国范围很广,包括现在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以及四川、广西、陕西三省的一部分。

后来所谓“楚”,常常泛指南方的广大地区。

第一句说,极......更多

生查子

朝代:作者: 欧阳修 体裁: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後。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注释注释①元夜:即上元节之夜,也叫“元宵”。

唐代以来元夜有观灯的风俗。

评解词的上片,回忆去年观灯时的欣悦的心情;

下片写今年元夜观灯,触目感怀,不胜悲伤。

这首词的特点是语言平淡,风味隽永,表达了人物十分细腻的深情。

词中运用今昔对比,抚今思昔,触景生情。

感情真挚,不须作任何雕饰,而这首词便成为非常感人的抒情......更多

蝶恋花

朝代:作者: 欧阳修 体裁:

越女采莲秋水畔。

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

照影摘花花似面。

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

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隐隐歌声归棹远。

离愁引著江南岸。

注释注释:此词以通俗的语言 、鲜明的形象、明快的节奏,曲折深婉地表现了越女采莲的动人情景。

起首三句即点明人物身份和活动环境,仿佛令人看到一群少女在美丽的荷塘里,用灵巧的双手采撷莲花。

她们的衣着颇与文献记载相符——据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四六《 乐考 》云:宋时......更多

送孟都官知蜀州

朝代:作者: 欧阳修

名郎出粉闱,佳郡古关西。

几驿秦亭尽,千山蜀乌啼。

朱轮照耕野,绿芋覆秋畦。

向关应东望,云深陇树迷。

霁後看雪走笔呈元珍判官二首

朝代:作者: 欧阳修

江上寒山祗对门,野花岩草共嶙峋。

独吟群玉峰前景,闲忆红莲幕下人。

七言二首答黎教授

朝代:作者: 欧阳修

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枯时始见花。

七言二首答黎教授

朝代:作者: 欧阳修

拨瓮浮醅新酿熟,得霜寒菊始开齐。

养丹道士颜如玉,爱酒山公醉似泥。

不惜蕊从蜂采去,尚余香有蝶来栖。

莫嫌学舍官闲冷,犹得芳樽此共携。

三日赴宴口占

朝代:作者: 欧阳修

赐饮初逢禊节佳,昆池新涨碧无涯。

九门寒食多游骑,三月春阴正养花。

共喜流觞修故事,自怜双鬓惜年华。

凤城残照归鞍晚,禁御无风柳自斜。

12345 共119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