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洛阳怀古 文赏
天津桥上,凭栏遥望,春陵王气都凋丧;
树苍苍,水茫茫,云台不见中兴将。
千古转头归灭亡。
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天津桥上,凭栏遥望,春陵王气都凋丧;
树苍苍,水茫茫,云台不见中兴将。
千古转头归灭亡。
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洛阳是一座有名的历史古城,东周、东汉、曹魏、西晋、隋炀帝、武则天等先后以此为都,宋以前的许多王朝也曾以此为陪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山坡羊·洛阳怀古》的前六句,写作者在九朝古都洛阳的天津桥上依栏远望,追念曾经叱咤风云、建立东汉王朝的刘秀以及他的功臣们,流露出一种低沉哀惋的调子。
天津桥,故址在今洛阳旧城西南,隋唐皇城正南洛水上。
它建于隋大业年间,用铁锁连结大船,南北夹路对起四楼。
隋末焚毁,唐宋屡次改建加固。
它曾是洛阳的一个繁华的名胜之地。
作者来到天津桥上,俯视桥下,洛水滚滚不息地向东流淌着,抬头远望,春陵的王气已丧失不见。
“春陵王气”是关于刘秀的历史典故。
《后汉书·光武帝纪论》载:“后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阳,遥望见春陵郭,唶曰:‘气佳哉!
郁郁葱葱然!
’”春陵,是个县名,当时属南阳,故址在今湖北枣阳县。
汉光武帝祖父春陵侯刘仁曾迁封于此,故名。
望气,是古代方士的一种占侯术,认为望云气可以预知祸福吉凶。
这是靠不住的骗人把戏。
苏伯阿望见的春陵的“佳”气,“郁郁葱葱”,按照方士的说法,即是一种王者之气,预示此地将会出现天子。
后来,果然出现了汉光武帝刘秀。
现在作者在洛阳的天津桥上,已不见春陵之王气了,这地方恐怕再也出现不了刘秀那样的人物。
而帮助刘秀建立东汉王朝的那些文臣武将们,如邓禹、马武等,也早已成为古人,就连明帝刘庄在永平年间为感念这些前世功臣,而在南宫云台中绘制的二十八将的图象,也早已塌圮不存了。
眼前看见的只有苍茂的树木和茫茫流动的河水。
面对这种情景,作者发出了深沉的感慨:“千古转头归灭亡”。
自古以来,那些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当时自是叱咤风云,在现实生活的舞台上演出了轰轰烈烈的活剧,但弹指一顾之间,就归于灭亡,成为历史的过去。
由此,作者认为“功”也罢,“名”也罢,都是短暂的,不会长久的保持着的。
总括看来,作者在曲子之中流露出的情绪是低沉的,几乎近似消极;
而结合元代社会现实来看,元代统治阶级残酷暴虐,社会统治黑暗腐朽,张养浩曾因直言政事,而被贬官,被废弃,这次虽被起用,但后果怎样,他无法预料。
因此,他在曲中流露出了低沉的、伤感的情绪。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山坡羊·未央怀古 文翻注译赏
三杰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
见遗基,怎不伤悲!
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
东,也在图画里;
西,也在图画里。
三杰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
见遗基,怎不伤悲!
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
东,也在图画里;
西,也在图画里。
当年汉室三杰,都曾在这里聚会,汉朝建立后,他们还经常向刘邦诚挚地进谏,谈论历朝历代的交替兴废。
一千多年过去了,如今看到他们当年的遗迹,往事涌上心头,怎不令人无限伤悲!
人事沧桑不断,而这里的山河还到处诱发着他们当年的英雄气概,“鸟尽弓藏”令人悲!
登上这未央宫遗址的最高处,坐地观看:东面,也是如画的河山;
西面,也是如画的河山。
可是,有谁能保有这壮丽的河山永在!
参考资料: 1、 宛新彬评注 .山坡羊·未央怀古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2.06 :第71页 .
三杰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
见遗基,怎不伤悲!
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
东,也在图画里;
西,也在图画里。
三杰:指汉代张良、萧何、韩信三人,他们帮助刘邦统一中国。
纳谏:古代君主采纳臣下的进谏。
遗基:指残留的未央宫废墟。
闲坐地:闲坐着。
参考资料: 1、 宛新彬评注 .山坡羊·未央怀古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2.06 :第71页 .
三杰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
见遗基,怎不伤悲!
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
东,也在图画里;
西,也在图画里。
当年汉室三杰,都曾在这里聚会,汉朝建立后,他们还经常向刘邦诚挚地进谏,谈论历朝历代的交替兴废。
一千多年过去了,如今看到他们当年的遗迹,往事涌上心头,怎不令人无限伤悲!
人事沧桑不断,而这里的山河还到处诱发着他们当年的英雄气概,“鸟尽弓藏”令人悲!
登上这未央宫遗址的最高处,坐地观看:东面,也是如画的河山;
西面,也是如画的河山。
可是,有谁能保有这壮丽的河山永在!
三杰:指汉代张良、萧何、韩信三人,他们帮助刘邦统一中国。
纳谏:古代君主采纳臣下的进谏。
遗基:指残留的未央宫废墟。
闲坐地:闲坐着。
参考资料: 1、 宛新彬评注 .山坡羊·未央怀古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2.06 :第71页 .
三杰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
见遗基,怎不伤悲!
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
东,也在图画里;
西,也在图画里。
作者来到未央宫殿的遗址,登上那高大的土台基,思接千载,自然想到了这座宏伟宫殿的营造者,那些辅佐汉高祖刘邦创建大汉帝国江山的开国元勋们,尤其是被刘邦称为“人杰”的张良、萧何、韩信,即世称之为“三杰”者。
此三人,或“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或“镇国家抚百姓给馈让不绝于粮道”,或“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为汉王朝的建立,作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被封公封侯。
反思自己,宦途坎坷,如今“白发满头新”([中吕]《喜春来》)而壮志未酬;
张良和韩信,为刘邦开创天下,尽心竭力,建立殊勋,然而当刘邦坐稳皇帝之后,前者被迫急流勇退,后者被杀害于长乐宫钟室之中。
想到自己“中年才过便休官”([双调]《水仙子》),又曾因上疏谏内廷元夕张灯事被迫弃官归去,如今虽接受朝廷任命,在关中救灾,但以后的情况又会如何,追忆历史,凭吊古人,想及现实,感念自身,让他“见遗基,怎不伤悲”,写得言真理至,水到渠成,深沉而自然。
下面“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二句,应颠倒一下先后次序去理解。
作者登上未央宫遗址那高大的土台基之上,举目四望,心胸顿时为之开扩,刚才那种略带伤感的意绪倏然逝去。
关中真乃帝王之乡,金城千里,三杰的英名和事业,好象使壮美的山河更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向东望去,美丽的山川如在图画之中,向西望去,美丽的山川也如在图画当中,祖国的美丽山河,使诗人心中发出由衷的赞叹。
在这里,作者仰慕三杰的英气长存,为河山生色,也就是仰慕三个人物的壮志与功业,这种仰慕之中自然也就透露出作者想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雄心壮志。
结合作者在关中救灾时的勤政爱民诸事来看,这样的理解就更有根据了。
这支怀古曲由缅怀历史人物写起,缘事抒情,感情的旋律始抑终扬,先含蓄后明快,起伏跌宕,韵味悠长。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越调】天净沙_昨朝杨柳依 文
昨朝杨柳依依,今朝雨雪霏霏,社燕秋鸿忒疾。
若不是浊醪有味,怎消磨这日月东西。
年时尚觉平安,今年陡恁衰残,更着十年试看。
烟消云散,一杯谁共歌欢?
休言咱是谁非,只宜似醉如痴,便得功名待怎的?
无穷天地,那驼儿用你精细?
【双调】沽美酒兼太平令 文
在官时只说闲,得闲也又思官,直到教人做样看。
从前的试观,哪一个不遇灾难?
楚大夫行吟泽畔,伍将军血污衣冠,乌江岸消磨了好汉,咸阳市干休了丞相。
这几个百般,要安,不安,怎如俺五柳庄逍遥散诞?
【双调】庆宣和 文
【中吕】红绣鞋_赠美妓手掌 文
赠美妓手掌儿血喷粉哨,指甲儿玉碾琼雕,子见他杯擎玛瑙泛香醪。
眼睛儿冷丢溜,话头儿热剔挑,把一个李谪仙险醉倒。
茶蘼院风香雪霁,海棠轩绿绕红围,他便似碧桃花映粉墙西。
梨花云春淡荡,杨柳雾晓凄迷,把一个陶学士险爱死。
【南吕】一枝花_咏喜雨用尽 文
咏喜雨用尽我为民为国心,祈下些值玉值金雨。
数年空盼望,一旦遂沾濡。
唤省焦枯,喜万象春如故,恨流民尚在途。
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的也离乡背土。
【梁州】恨不的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澄河沙都变化做金珠。
直使千门万户家豪富,我也不枉了受天禄。
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只落的雪满头颅。
【尾声】青天多谢相扶助,赤子从今罢叹吁。
只愿的三日霖霪不停住,便下当街上似五湖,都淹了九衢,犹自洗不尽从前受过的苦!
感皇恩 自寿 此石刻见山东历城县志卷二十四 文
林壑八年闲,吟残山色。
无处烟霞不相识。
真欢清福,举世谁人曾得。
天教分付与,云庄客。
万里侯封,九华仙伯。
未必情浓似吾适。
扁舟风月,好景初无今昔。
遐龄原不在,餐松柏。
内张文忠公祠。
碑额最上层刻张养浩自寿词,草书。
下题八分书七聘堂记四字,记文,正书,苏天爵撰。
碑阴有虞集五言古诗一首。
词综补遗卷十八又录张养浩行香子一叶舟轻一首乃东坡词之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