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七夕侍宴两仪殿应制

作者: 杜审言 朝代: 唐代

一年衔别怨,七夕始言归。

敛泪开星靥,微步动云衣。

天回兔欲落,河旷鹊停飞。

那堪尽此夜,复往弄残机。

望春亭侍游应诏

作者: 杜审言 朝代: 唐代

帝出明光殿,天临太液池。

尧樽随步辇,舜乐绕行麾。

万寿祯祥献,三春景物滋。

小臣同酌海,歌颂答无为。

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

作者: 杜审言 朝代: 唐代

戚里生昌胤,天杯宴重臣。

画楼初满月,香殿早迎春。

睿作尧君宝,孙谋梁国珍。

明朝元会日,万寿乐章陈。

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其二

作者: 杜审言 朝代: 唐代

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

玉泉移酒味,石髓换粳香。

绾雾青丝弱,牵风紫蔓长。

犹言宴乐少,别向後池塘。

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其一

作者: 杜审言 朝代: 唐代

野兴城中发,朝英物外求。

情悬朱绂望,契动赤泉游。

海燕巢书阁,山鸡舞画楼。

雨余清晚夏,共坐北岩幽。

杂曲歌辞·大酺乐

作者: 杜审言 朝代: 唐代

圣后乘干日,皇明御历辰。

紫宫初启坐,苍璧正临春。

雷雨垂膏泽,金钱赐下人。

诏酺欢赏遍,交泰睹惟新。

毗陵震泽九州通,士女欢娱万国同。

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袨服照江东。

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

大德不官逢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

大酺

作者: 杜审言 朝代: 唐代

昆陵震泽九州通,士女欢娱万国同。

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袨服照江东。

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

火德云官逢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

春日京中有怀

作者: 杜审言 朝代: 唐代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今年外出游玩的时候,自己独自来到了长安,没有朋友同游心中带着春愁来看春天,没有了春天的感觉。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上林苑中的花白白地开放了,细柳营前的柳叶也徒有新芽。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朋友们这时在南桥应该玩得正是尽兴,将军府里朋友们欢聚都不愿散去。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我在这里向着遥远的洛阳,对着春天的景物说,等我和朋友再相聚的时候明年的春天一定要加倍地还给我一个更美的春色啊!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今年外出游玩的时候,自己独自来到了长安,没有朋友同游心中带着春愁来看春天,没有了春天的感觉。

游寓(yù):寓寄他乡。

秦:指长安。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上林苑中的花白白地开放了,细柳营前的柳叶也徒有新芽。

上林苑: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今已无存。

这里借指长安园林。

徒:徒然。

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渭河北岸。

汉文帝时周亚夫为将在此驻军,称为“细柳营”,这里借指军营。

漫:随意,没有约束。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朋友们这时在南桥应该玩得正是尽兴,将军府里朋友们欢聚都不愿散去。

南桥:洛阳城中一游览处。

西第:东汉外戚梁冀为大将军,起府第在洛阳城西。

因马融曾为写《大将军第颂》,后人称之为西第。

这里泛指豪华府第。

留宾:汉游侠陈遵,豪饮好客,宴会时常取客人车辖投入井中,以防客人中途离去,留宾即出自此曲故。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我在这里向着遥远的洛阳,对着春天的景物说,等我和朋友再相聚的时候明年的春天一定要加倍地还给我一个更美的春色啊!

风日:指洛阳的春日美景。

这里是借代在洛阳赏春的朋友。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此诗以平缓的语气叙述起,“今年游寓独游秦”,扣住题目的“京中”简洁地交代了宦游的时间、地点,勾勒出了整首诗的背景。

宦游对诗人来说本为平常事,而今年所不同的是“独游秦”。

“独游秦”三字,将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寂寥情怀表现得既充沛又含蓄。

  这平静的叙述中寓有潮涌般的思绪。

次句紧承前句的“独游秦”,顺流直下冲决了感情的闸门:“愁思看春不当春”,诗人直呼“这春天的景色多么美好,我却因为乡愁无心赏玩!

”长安古都风物形胜,又置冬去春来,节序的推移,自然容易引起异乡人感昔怀今触动愁思。

这联诗十四个字,生动地塑造出一个“相思不独欢,伫立空为叹”的诗人自我形象。

由于诗中错落有致地巧用重字,“游寓独游秦”,“看春不当春”,使气韵回环,节奏和谐,声情摇曳生姿。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颔联描绘长安景色,上林苑里鲜花盛开却无人欣赏,细柳营前,柳枝新绿却无人看顾。

花木随着季节开花结果,是自然规律,本无所谓“徒发”或“漫新”,然而诗句中却以“徒”和“漫”,赋予景物以人性。

正应了清人吴乔所说:“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

”绘景是为写情,这联是首联诗中“愁思看春不当春”的具体化描述,形象地表现诗人睹物感怀的惆怅心绪。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颈联描绘的是诗人想象中洛阳友人赏春欢宴的情景。

他们在南桥群游兴尽而归,又在西第集宴豪饮。

这欢畅的场面,正与自己“独游秦”形成鲜明的对照。

诗人运用这一虚笔来反衬自己的孤寂,突出对友人怀念的深沉和思归之切。

由于其中化用了陈遵的典故,不仅表现了友人英侠豪爽的性格,而且使诗歌具有豪放的气势。

“公子南桥”句,虽没直接写景,然而景已自在其中,春游者风度翩翩,潇洒自得的神志跃然纸上。

诗写至此,似乎已完题中“有怀”。

但诗人犹觉未够,又引出尾联诗句。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尾联构思新颖,造语清新。

语痴而情真。

诗人太熟悉洛阳的一切了,他思念洛城的人,也怀念洛城的风日,更留恋洛城的春光美景。

这首诗与一般“有怀”诗相比,它扩大了“有怀”的范围。

“诗贵出于自心”(《围炉诗话》),这联诗正是独出心裁,“言人之所不能言”。

  杜审言这首《春日京中有怀》,结构齐整平密,起承转合极其自然,虚实相生,波澜起伏。

其艺术手法对后世很有影响。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26-27

送崔融

作者: 杜审言 朝代: 唐代
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旌旃朝朔气,笳吹夜边声。坐觉烟尘扫,秋风古北平。
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君王将派遣大将出师远征,你作为书记官也奉命随行。 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饯别的酒宴规模十分盛大,雄壮的军威轰动整个洛城。 旌旃朝朔气,笳吹夜边声。军旗在早晨的寒气中飘扬,胡笳在夜晚的边境上传鸣。 坐觉烟尘扫,秋风古北平。你稳坐中军筹划灭敌计谋,北方的边境秋天就能平定。 参考资料: 1、 张学文.唐代送别诗名篇译赏:重庆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5-6
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君王将派遣大将出师远征,你作为书记官也奉命随行。行出将:将要派遣大将出征。书记:崔融为节度使掌书记之官。 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饯别的酒宴规模十分盛大,雄壮的军威轰动整个洛城。祖帐(zhàng):为送别行人在路上设的酒宴帷帐。连河阙(quē):从京城连续到黄河边。阙,宫殿。指京城。军麾(huī):军旗,这里代指军队。洛(luò)城:洛阳城。 旌旃朝朔气,笳吹夜边声。军旗在早晨的寒气中飘扬,胡笳在夜晚的边境上传鸣。旌(jīng)旃(zhān):旗帜、军旗。朔(shuò)气:北方寒冷的空气。笳(jiā):即胡笳。一种管乐器,汉魏时流行于塞北和西域,军营中常用作号令。边声:边界上的警报声。 坐觉烟尘扫,秋风古北平。你稳坐中军筹划灭敌计谋,北方的边境秋天就能平定。坐觉:安坐军中,运筹帷幄。烟尘:古时边境有敌入侵,便举火焚烟报警,这里指战事。古北:指北方边境。 参考资料: 1、 张学文.唐代送别诗名篇译赏:重庆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5-6

送和西蕃使

作者: 杜审言 朝代: 唐代

使出凤凰池,京师阳春晚。

圣朝尚边策,诏谕兵戈偃。

拜手明光殿,摇心上林苑。

种落逾青羌,关山度赤坂。

疆场及无事,雅歌而餐饭。

宁独锡和戎,更当封定远。

12345 共5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