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ù①紧迫;

窘迫。

《捕蛇者说》:“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

”《诗经•小雅•小明》:“曷云其还?

政事愈~。

”②紧缩;

紧皱。

《庄暴见孟子》:“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頞而相告。

”③局促不安。

《荀子•富国》:“墨子大有天下,小有一国,将~然衣粗食恶,忧戚而非乐。

”④通“蹴”。

踢;

踩。

苏轼《申王画马图》:“扬鞭一~破霜蹄。

”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新进士集于月灯阁为~......更多

zhí①踩;

踏。

屈原《九章•哀郢》:“眇不知其所~。

”②到。

《淮南子•原道》:“自无~有,自有~无。

”③脚。

《淮南子•氾论》:“~距者举远。

”【又】脚掌。

《战国策•楚策一》:“上峥山,踰深谿,~穿膝暴。

ěr①近。

《屈原列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而见义远。

” 《冯婉贞》:“既而敌行益~。

”②亲切;

接近。

《尚书•仲虺之诰》:“惟王不~声色,不殖货利。

”韩愈《释言》:“公正则不~谗邪。

”③浅近。

《问说》:“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言。

qiān①亏;

损。

《诗经•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不~不崩。

”②飞。

张衡《西京赋》:“凤~翥于甍标,咸溯风而欲翔。

”③举头的样子。

《楚辞•大招》:“鰅鳙短狐,王虺~只。

”④通“搴”,拔取。

《汉书•杨仆传》:“非有斩将~旗之实也。

”⑤通“褰”,揭起衣裳。

《汉书•王莽传上》:“方今天下闻(刘)崇之反也,咸欲~衣手剑而叱之。

”⑥通“愆”,过错。

《荀子•正名》:“长夜漫兮,永思~兮。

wéi①宫中小门。

《左传•哀公十四年》:“攻~与大门,皆不胜。

”②皇后和妃子居住的地方。

《后汉书•皇后纪》:“后正位宫~,同体天王。

”③父母居住的地方,也指父母。

杜甫《送韩十四江东省觐》:“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

”④考试地方。

刘长卿《送孙莹京监擢第归蜀》:“礼~称独步,太学许能文。

”【又】科举考试。

如“春闱”、“秋闱”。

ā词头,多用在亲属名称或人名的前面,盛行于魏晋以后。

《孔雀东南飞》:“~母谓~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颜氏家训•风操》:“梁武小名~练,子孙呼练为绢。

”ē①〈名〉山陵;

大丘。

王勃《滕王阁序》:“访风景于崇~。

”②〈名〉山湾。

屈原《山鬼》:“若有人兮山之~。

”③〈名〉屋角翘起来檐。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阁三重阶。

”④〈动〉曲从;

迎合。

《韩非子•有度》:“法不~贵,绳不挠曲。

”(......更多

líng①大土山。

《柳毅传》:“龙以水为神,举一滴可包~谷。

”②帝王的陵墓,泛指一般的坟墓。

《促织》:“执图诣寺后,有古~蔚起。

”③通“凌”。

侵犯;

欺侮。

《荆轲刺秦王》:“而燕国见~之耻除矣。

”《后序》:“贾家庄几为巡缴所~迫死。

jí①群鸟栖息在树上。

《诗经•周南•葛覃》:“黄鸟于飞,~于灌木。

”②泛指鸟降落或栖止。

《岳阳楼记》:“沙鸥翔~,锦鳞游泳。

”③停留;

止息。

《促织》:“临视,则虫~冠上,力叮不释。

”④会集;

聚集。

《大铁椎传》:“贼二十馀骑四面~。

”⑤召集。

《冯婉贞》:“于是~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⑥集子;

汇合若干著作、作品编成的书。

《少年中国说》:“龚自珍氏之~有诗一章。

”⑦集部,我国古代图书四大类别之一,......更多

qīng①蓝色。

《劝学》:“~,取之蓝,而~于蓝。

”②深绿色。

《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③青草或青绿色的植被、庄稼。

杜甫《绝句》:“江边踏~罢,回首见旌旗。

”④青山。

《始得西山宴游记》:“萦~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⑤黑色。

张志和《渔歌子》:“~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灯】油灯。

【青睐】用黑眼珠看人。

喻重视或喜爱。

【青庐】青布搭的幕帐,是古时举行婚礼的地方。

【青冥】青......更多

yì①公正、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寡人之于国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

”②坚持正义。

《公输》:“吾~固不杀人。

”③合道义的;

适宜的;

公正合理的。

《鸿门宴》:“亡去不~,不可不语。

”④情义;

恩情。

《孙雀东南飞》:“吾已失恩~。

”⑤意义;

意思。

《屈原列传》:“举类迩而见~远。

”⑥本着道义。

《祭妹文》:“汝之~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

1112131415 共21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