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
shū①疏导;
疏通。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之欲其通。
”②分;
分散。
《史记•黥布列传》:“上裂地而王之,~爵而贵之。
”③疏远。
《屈原列传》:“王怒而~屈平。
”【又】〈名〉疏远的人。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不间亲,还是莫说罢。
”④稀疏。
《与朱元思书》:“~条交映,有时见日。
”⑤少;
稀少。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妾久~谈笑。
”⑥粗疏。
《史记•范雎列传》:“其于计~矣。
”⑦粗糙的米。
韩愈《山石》:“......更多
快
kuài①痛快;
高兴。
《兰亭集序》:“~然自足。
”②尽情地;
尽兴地。
《琵琶行》:“遂命酒,使~弹数曲。
”③称心;
满意。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孙子,何哉?
”④迅速。
《晋书•王湛传》:“此马虽~,然力薄不堪苦行。
”⑤不加考虑,有话就说。
《快嘴李翠莲记》:“女儿诸般好了,只是口~,我和你放心不下。
”⑥赶快。
《陈州粜米》:“儿也,你~去告。
”⑦锋利。
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焉得并......更多
惩
chéng①警惕;
警戒。
《狱中杂记》:“是立法以警其余,且~后也。
”②悔恨;
改悔。
《国殇》:“首身离兮心不~。
”③惩罚;
惩处。
《左传•成公十四年》:“~恶而劝善。
”④苦于。
《愚公移山》:“~北山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羹吹齑】齑,切成细末的冷食肉菜。
言人曾被热羹烫过,以后吃冷菜也要吹一下。
比喻戒惧过甚或矫枉过正。
【惩创】惩戒;
警戒。
《尚书•吕刑》:“罚惩非死,人极于病~。
”孔颖达疏:“言圣人之制刑......更多
抵
dǐ①推挤;
排挤。
扬雄《解嘲》:“(范雎)~穰侯而代之。
”②抵赖;
否认。
《汉书•田延年传》:“延年~曰:‘本出将军之门,蒙此爵位,无有事是。
’”③相当;
值。
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万金。
”④抵偿。
《五人墓碑记》:“一旦~罪,或脱身以逃。
”⑤抗拒。
《三国演义》:“曹军不能~当。
”⑥到;
到达。
《报刘一丈书》:“~墓则前所受赠金者出。
”⑦抵触;
触犯。
王充《论衡•辨祟》:“~触县官。
”⑧击;
攻击......更多
拿
ná①抓住;
握持。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手里~串拍板。
”②捉拿;
逮捕。
《范进中举》:“打了天上的星宿,阎王就要~去打一百铁板。
”③取。
《范进中举》:“郎中又~茶来吃了。
”④把。
《制台见洋人》:“走到外头,~帽子摘了下来。
”
搭
dā①击;
打。
《北齐书•神武帝纪》:“常于并州市~杀人者。
”②加上。
王安石《拟寒山拾得诗》:“作马便~鞍,作牛便推磨。
” 【引】加物于支架之上,挂着。
白居易《石楠树》:“熏笼乱~绣衣裳。
”③架设。
李光《论移跸措置事宜劄子》:“仍令本府量度人数,先次~盖席屋。
”④附乘。
苏轼《论高丽进奉状》:“仍与限日,却差船送至明州,令~附因便海舶归国。
”⑤配搭。
《宋史•食货志下》:“收易旧会,品~入输。
”⑥短衣。
斋
zhāi①斋戒。
在举行祭祀或典礼前整洁身心以示恭敬。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五日。
”②素食。
《西游记》第十九回:“我们是行脚僧,遇庄化饭,逢处求~。
”③房舍,多指书房、学舍。
《陶侃》:“(侃)辄朝运百甓于~外,暮运于~内。
”【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进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洁净身心,以示虔诚。
既
jì①尽;
完;
终了。
韩愈《进学解》:“言未~,有笑于列者曰。
”②后来;
不久。
《左传•成公二年》:“~,卫人赏之以邑。
”③已经,……以后。
《廉颇蔺相如列传》:“~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④全;
都;
皆。
《屈原列传》:“楚人~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⑤既然;
既然是。
《归去来兮辞》:“~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 《季氏将伐颛臾》:“~来之,则安之。
”⑥与“且”、“又”、“亦”相呼应,......更多
晦
huì①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登泰山记》:“戊申~,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
”②昏暗。
《涉江》:“下幽~以多雨。
”【又】隐晦;
不显著。
《柳毅传》:“唯恐道途显~,不相通达。
”③隐藏。
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昔遭衰世皆~迹。
”【又】隐逸;
不做官。
《晋书•隐逸传论》:“君子之行殊途,显~之谓也。
”④凋零。
江淹《杂体记•王征君》:“寂历百草~。
”
本
běn①草木的根。
《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
”②树木的干。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以观其疏密。
”③根本;基础。
《齐桓晋文之事》:“王欲行之,刎盍反其~矣。
”④指农业。
《论积贮疏》:“今背~而趋末,食者甚众。
”⑤本源;根源。
《原毁》:“为是者有~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⑥依照;依据。
《图画》:“虽理想派之作,亦先有~,乃增损而润色之。
”⑦堆原,考察。
《伶官传序》:“抑~其......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