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shì①对;
正确。
《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而昨非。
”【又】认为……正确;
肯定。
《问说》:“~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②这;
这个;
这样。
《石钟山记》:“~说也,人常疑之。
”③凡是;
所有的。
《游园》:“~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④表判断。
《琵琶行》:“同~天涯沦落人。
”
暗
àn①昏暗;无光亮。
《游褒禅山记》:“至于山~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②愚昧;糊涂。
《隆中对》:“刘璋~弱。
”③。
隐秘.《琵琶行》:“别有忧愁~恨生。
”④私下里,不露形迹地。
《群英会蒋干中计》:“遂将书~藏于衣内。
”⑤悄悄地;轻轻地。
《琵琶行》:“寻声~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暗蔼】1.众盛貌。
扬雄《甘泉赋》:“傧~兮降清坛,瑞镶兮委如山。
”2.遥远貌。
张衡《思玄赋》:“据开阳而頫眡兮......更多
曲
qǔ①弯曲;
不直。
《兰亭集序》:“引以为流觞~水,列坐其次。
”《病梅馆记》:“梅以~为美,直则无姿。
”【又】弯曲程度。
《劝学》:“其~中规。
”【又】弯曲处;
拐弯处。
《复庵记》:“自是而东,则汾之一~。
”②偏僻之地。
司马迁《报任安书》:“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之誉。
”③不正派;
不公正。
《屈原列传》:“谗谄之蔽明也,邪~之害公也。
”④理屈;
理亏。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予壁而秦不予赵城,~在秦。
”q......更多
服
fú①使用;
用。
《周易•系辞》:“~牛乘马,引重致远。
”②从事;
承当。
《论语•为政》:“有事,弟子~其劳。
”③衣服。
《涉江》:“余幼好此奇~兮。
”【又】穿衣服。
《殽之战》:“秦伯素~效次,乡师而哭。
”④穿戴;
穿着。
《邹忌讽齐王纳谏》:“朝~衣冠,窥镜。
”⑤佩;
佩带。
《冯谖客孟尝君》:“文车二驷,~剑一。
”⑥归顺;
服从。
《季氏将伐颛臾》:“故远人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⑦降服;
制服。
《齐桓晋文之事》......更多
泣
qì①(无声或小声)哭泣。
《触龙说赵太后》:“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
”【又】使……哭泣。
《赤壁赋》:“舞幽壑之潜蛟,~孤舟之嫠妇。
”【又】为……而哭泣。
《病梅馆记》:“既~之三日。
”②眼泪。
《琵琶行》:“座中~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泣麟】哀叹世衰道穷。
【泣血】泪尽断之以血,形容极度悲伤。
【泣罪】哀怜罪人。
涯
yá①水边。
《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际~。
”②边远的地方。
《琵琶行》:“同是天~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③边际;
极限。
《祭妹文》:“然则抱此无~之憾,天乎。
人乎,而竟已乎!
”【涯涘】水的边际,也泛指边际或极限。
满
mǎn①充满;
布满。
《滕王阁序》:“千里逢迎,高朋~座。
”②充实;
充足。
《吕氏春秋•审时》:“多秕而不~。
”③自满。
《伶官传序》:“书曰:‘~招损,谦受益。
’”④全;
遍。
《琵琶行》:“~座重闻皆掩泣。
”【满贯】钱穿满了绳子。
贯,穿钱的绳子。
比喻已到最高限度,多指罪恶。
漂
piāo①浮液体表面上。
《过秦论》:“伏尸百万,流血~橹。
”②漂泊;
流浪。
《并序》:“今~沦憔悴,转徙江湖间。
”piǎo用水冲洗;
荡涤。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母~。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令人惭~母,三谢不能餐。
”
裂
liè①剪;
裁。
《左传•昭公元年》:“~裳帛而与之。
”②撕裂;
撕开。
《琵琶行》:“四弦一声如~帛。
”③分割;
分裂。
《项羽本纪赞》:“分~天下而封王侯。
”④破裂;
开裂。
《大铁椎传》:“贼应声落马,马首~。
”⑤塌陷崩裂。
《女娲补天》:“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
”⑥像裂开的样子。
《鸿门宴》:“头发上指,目眦尽~。
”查询
见
jiàn①看;
看到。
《齐桓晋文之事》:“~牛未~羊也。
”②遇见;
碰见。
《回乡偶书》:“儿童相~不相识。
”③见面;
会面。
《琵琶行》:“移船相近邀相~。
”④拜见;
谒见。
《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威王。
”⑤召见;
接见。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相如。
”⑥知道;
懂得。
《示儿》:“乃翁~事可怜迟。
”⑦听见;
听到。
《林黛玉进贾府》:“总不许~哭声。
”⑧见解;
见识。
《晋书•王浑传》:“敢陈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