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
yáng①举起;
扬起。
《登泰山记》:“大风~积雪击面。
”②飞扬;
翻腾。
《祭妹文》:“纸灰飞~,朔风野大,阿兄归矣。
”③响亮。
《张衡传》:“振声激~,伺者因此觉知。
”④发挥。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之欲其明。
”【扬长】大模大样。
【扬厉】雄壮;
威武、高亢奋进。
【扬扬】⒈心情愉快或得意的样子。
⒉自若的样子。
抗
kàng①抗拒;
抵御。
《赤壁之战》:“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此难乎?
”②匹敌;
相当。
《游黄山记》:“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耳。
”③刚正;
刚直。
《后序》:“初至北营,~辞慷慨,上下颇惊动。
”④高;
高亢。
《马伶传》:“迨半奏,引商刻羽。
~坠疾徐,并称善也。
”⑤强;
超过。
《过秦论:“谪戍之众,非。
于九国之师也”【抗礼】行对等的礼。
【抗论】1.直言不阿屈。
⒉争论而不相上下。
【抗言】⒈高声说话。
⒉对面交......更多
掠
lüè①抢;
夺取。
《阿房宫赋》:“剽~其人,倚叠如山。
”②拷打。
《南史•柳仲礼传》:“毒~百姓,汙辱妃主。
”③轻轻地拂过或擦过。
《过小孤山大孤山》:“有俊鹘抟水禽,~江东南去。
”④梳理。
《满井游记》:“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也。
”⑤书法称长撇为“掠”。
接
jiē①接触;
交接。
《寡人之于国也》:“填然鼓之,兵刃既~,弃甲曳兵而走。
”②连接;
毗连。
《赤壁之战》:“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
”③接待;
交际。
《屈原列传》:“出则~遇宾客,应对诸侯。
”④迎接。
《宣和遗事•前集》:“笙箫细乐,却安排~驾。
”⑤接应;
援接。
《游黄山记》:“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
”⑥达到。
《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
”⑦承接。
《史记•平准书》:“汉兴,~秦之弊。
暂
zàn①一时;
一下子。
《殽之战》:“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而免诸国。
”②暂时。
《孔雀东南飞》:“卿但~还家,吾今且报府。
”③突然。
《琵琶行》:“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明。
”④刚刚。
江淹《别赋》:“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起。
”⑤姑且。
刘禹锡《酬乐天场州初逢席上见赠》:“今日听君一曲,~凭杯酒长精神。
【注】现代汉语的“暂”指“暂时”;
古代汉语的“暂”,初只指时间很短,后来才有与将来对比的意思。
条
tiáo①枝条;
树枝。
《与朱元思书》:“疏~交映,有时见日。
”②条理。
《屈原列传》:“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贯,靡不毕见。
”③条款;
项目。
《战国策•秦策》:“科~既备,民多伪态。
”④通达;
通畅。
《汉书•礼乐志》:“声气远~。
”⑤多指长形的物体或列的条项。
《旧唐书•刑法志》:“约法为二十~。
”【又】指人的性命。
《陈州粜米》:“兀的不送了我这~老命。
”【条畅】顺达通畅。
【条陈】分条陈述,也称分条陈述意......更多
株
zhū①露出地面的树根;
树桩子。
《五蠹》:“田中有~,兔走触,折颈而死”②草木。
焦延寿《易林》:“泽枯无鱼,山童无~。
”③棵。
《三国志•诸葛亮传》:“成都有桑八百~。
”④株连。
《五人墓碑记》:“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治。
”【株戮】因牵连而被杀。
【株守】死守不放,比喻拘泥守旧不知变通。
欺
qī①欺哄;
欺骗。
《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况大国乎?
”《石钟山记》:“古之人不余~也。
”②欺负;
欺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南村群童~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欺昧】欺侮;
蒙蔽。
沉
chén①沉入水中;
沉没。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岳阳楼记》:“浮光跃金,静影~璧。
”②泛指下落;
沉陷。
《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雨打萍。
”③沉溺;
陷入。
《冯谖客孟尝君》:“~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④重;
沉重。
《采草药》:“无苗时采,则实而~。
”⑤深;
深沉。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幕,~醉不知归路。
”【注】“沉”原来写作“沈”,音s......更多
涅
niè①一种黑色矿物质,古人用作黑色染料。
荀子《劝学》:“白沙在~,与之俱黑。
”②染黑;
用黑色染。
《论语•阳货》:“~而不缁。
”《新唐书•刘仁恭传》:“~其面。
”【涅槃】佛教所指的一种超脱生死的最高境界。
又泛指死,多用于僧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