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
yáng①举起;
扬起。
《登泰山记》:“大风~积雪击面。
”②飞扬;
翻腾。
《祭妹文》:“纸灰飞~,朔风野大,阿兄归矣。
”③响亮。
《张衡传》:“振声激~,伺者因此觉知。
”④发挥。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之欲其明。
”【扬长】大模大样。
【扬厉】雄壮;
威武、高亢奋进。
【扬扬】⒈心情愉快或得意的样子。
⒉自若的样子。
抗
kàng①抗拒;
抵御。
《赤壁之战》:“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此难乎?
”②匹敌;
相当。
《游黄山记》:“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耳。
”③刚正;
刚直。
《后序》:“初至北营,~辞慷慨,上下颇惊动。
”④高;
高亢。
《马伶传》:“迨半奏,引商刻羽。
~坠疾徐,并称善也。
”⑤强;
超过。
《过秦论:“谪戍之众,非。
于九国之师也”【抗礼】行对等的礼。
【抗论】1.直言不阿屈。
⒉争论而不相上下。
【抗言】⒈高声说话。
⒉对面交......更多
掠
lüè①抢;
夺取。
《阿房宫赋》:“剽~其人,倚叠如山。
”②拷打。
《南史•柳仲礼传》:“毒~百姓,汙辱妃主。
”③轻轻地拂过或擦过。
《过小孤山大孤山》:“有俊鹘抟水禽,~江东南去。
”④梳理。
《满井游记》:“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也。
”⑤书法称长撇为“掠”。
掩
yǎn①掩盖;
遮蔽。
《孔雀东南飞》:“手巾~口啼,泪落便如泻。
”②堵塞。
《教战守策》:“则~耳而不愿听。
”③关闭。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再把门~上。
”④趁人不备而采取行动。
《史记•彭越传》:“于是上使使~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
”【掩涕】掩面流泪。
【掩抑】乐声低沉抑郁。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映衬。
撞
zhuàng①敲;
击。
《鸿门宴》:“亚父受玉,置之地,拔剑~而破之。
”②冲撞;
碰撞。
《鸿门宴》:“樊哙侧其盾以~,卫士仆地。
”③迎面遇到。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休要~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
”【撞席】指别人设宴,不请自到。
敷
fū①给予;
施予。
《尚书•康王之诰》:“戡定厥功,用~遗后人休。
”②普遍;
遍。
《诗经•般》:“~天之下。
”③传布;
散布。
《尚书•大禹谟》:“文命~于四海,祗承于帝。
”④铺开;
扩展。
《采草药》:“用花者取花初~时。
”⑤陈述;
铺述。
《文心雕龙•序志》:“迭文以定篇,~理以举志。
”⑥搽;
涂。
《林黛玉进贾府》:“面如~粉,唇若施脂。
”⑦足;
够。
《治平篇》:“吾以知其必不~矣。
”
暂
zàn①一时;
一下子。
《殽之战》:“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而免诸国。
”②暂时。
《孔雀东南飞》:“卿但~还家,吾今且报府。
”③突然。
《琵琶行》:“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明。
”④刚刚。
江淹《别赋》:“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起。
”⑤姑且。
刘禹锡《酬乐天场州初逢席上见赠》:“今日听君一曲,~凭杯酒长精神。
【注】现代汉语的“暂”指“暂时”;
古代汉语的“暂”,初只指时间很短,后来才有与将来对比的意思。
株
zhū①露出地面的树根;
树桩子。
《五蠹》:“田中有~,兔走触,折颈而死”②草木。
焦延寿《易林》:“泽枯无鱼,山童无~。
”③棵。
《三国志•诸葛亮传》:“成都有桑八百~。
”④株连。
《五人墓碑记》:“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治。
”【株戮】因牵连而被杀。
【株守】死守不放,比喻拘泥守旧不知变通。
棱
léng①棱角。
杜甫《西阁雨望》:“径添沙面出,湍减石~生。
”②威严;
威势。
《后汉书•王允传》:“允性刚~疾恶。
”lèng田中土垄可以用作估计土地面积的单位。
陆龟蒙《奉酬袭美苦雨见寄》:“我本曾无一~田,平生啸嗷空渔舡。
”
沉
chén①沉入水中;
沉没。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岳阳楼记》:“浮光跃金,静影~璧。
”②泛指下落;
沉陷。
《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雨打萍。
”③沉溺;
陷入。
《冯谖客孟尝君》:“~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④重;
沉重。
《采草药》:“无苗时采,则实而~。
”⑤深;
深沉。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幕,~醉不知归路。
”【注】“沉”原来写作“沈”,音s......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