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辽金 (更新时间:2004-1-28 15:38:00 本章字数: 1663) 辽(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是契丹族在我国北方建立起来的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政权,它与五代同时开始,又和北宋几乎同时结束。
作为少数民族的统治,虽然与中原地区常年征战,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它却深受着中原汉文化的影响。
契丹......更多
遍布中国大地的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遍布中国大地的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更新时间:2004-1-30 15:39:00 本章字数: 1709) 一、我国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化石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经历了数十万年以上的原始社会时期。
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古人类化石遗址和考古学文化,有以下几种可作代表: 元谋人。
早期类型直立人的代表。
1965年......更多
唐代的长安城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唐代的长安城 (更新时间:2004-2-9 19:55:00 本章字数: 6652) 考古研究所 马得志 唐代都城长安,以它的宏大的规模、严谨的规划著称于世。
在公元七到九世纪的三百年间,长安曾经是一个世界性的贸易、文化中心,对于促进古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作出过一定......更多
寿县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寿县 (更新时间:2004-2-13 10:42:00 本章字数: 3642) 陈怀荃 安徽的寿县,从战国时代起,就称为寿春,是一座有两千五百年历史的古城。
寿春位于江淮之间,处在古代中原通往扬越之域的关键地位上。
它北临淮北平原,有颖、涡诸水与古代的河、济相通;
南凭江淮丘陵,溯肥、诸水,越过江淮......更多
崆峒文化的历史考察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崆峒文化的历史考察 (更新时间:2004-1-22 16:32:00 本章字数: 3646) 李春茂 以崆峒山为载体和背景的崆峒文化是一个庞杂、内容丰富、具有明显域特色的文化体系。
如何认识崆峒文化的内涵和范围界定,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崆峒文化是与崆峒山有关的宗教、建筑、艺术、民俗、文学、医药、武术......更多
敦煌历史故事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敦煌历史故事 (更新时间:2004-9-25 0:59:00 本章字数: 11157) 第一章:远古--两汉 敦煌自汉至清初亦作燉煌。
新莽时一度改称敦德。
位于甘肃省西部偏南,河西走廊西端。
始见于《史记·大宛列传》,系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后在向汉武帝介绍大月氏时提及,当为居住在当地的少数民族对......更多
蒙古族在我国古代科学上的贡献
蒙古族在我国古代科学上的贡献 内蒙古师范大学 李迪 中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结合而成的国家。
在我们的国家中,除汉族以外,“共有数十种少数民族,虽然文化发展的程度不同,但是都已有长久的历史。
”①各少数民族在文化科学方面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充实、丰富了祖国和世界的文化科学宝库。
蒙古族和其他民族一样,有悠久的历史。
十三、十四世纪期间,以蒙古族为主体建立了元王朝。
元代建立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更多
和马车赛跑的人
和马车赛跑的人 田径在我国古代史籍上就是跑、跳、掷,跑或写作走、趋、奔。
跳的异名很多,踊、逾高、超远、跿跔、超距,就是跳高和跳远。
掷,就是投。
跑、跳、掷,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能力,在人与自然界斗争中是离不开这种能力的。
人类通过各种活动,显示出一些奇材异能,于是就成为人们敬慕和幻想的对象。
“夸父逐日”就是古代人民颂扬长跑英雄并富有想象力的神话。
《山海经》、《列子》、《淮南子》上都记载了这个......更多
挂枣牌牌打醋炭 正月十五献"锥巴"
挂枣牌牌打醋炭 正月十五献"锥巴" 陕北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是红红火火。
黄土地的百姓重视过节,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不过,人们最注重的还是春节。
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把欢乐、希望全都寄附于过年。
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忙起来了。
说忙,实际上忙的是妇女。
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样样活儿都要婆姨们亲手操作。
推上碾子压糕面,赶上毛驴磨豆腐,蒸黄馍馍,做黄酒,擀杂面,炸油糕,过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备好。
舞蹈革命 革命舞蹈
舞蹈革命 革命舞蹈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舞蹈,虽然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下,一度在方向性上产生迷茫倾向,但很快便找准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它开始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斗争相结合,鼓励人民,宣传革命,在斗争中树立起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对这场革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开创中国革命舞蹈运动的,当属吴晓邦和戴爱莲。
他们与中国新舞蹈事业同生存、共荣辱,终于成为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奠基人物。
他们一生不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