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的文化背景

剪纸的文化背景   据考证,从商代始(公元前1600—1100年)就有人用金银箔、皮革或丝织品进行接空刻花制作装饰品。

西汉时,人们用麻纤维造纸,传说汉武帝的宠妃李氏去世后,帝思念不已,卧不安度,食不甘味,于是请术士用麻纸剪了李妃的影象为其招魂,这大概是最早的剪纸。

公元105年,蔡伦改进和推广前人的经验开始大量造纸,这种镂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了剪纸艺术,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更多

总集的类型

总集的类型 总集是我国历代文学著作的总汇,《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另立“总集之部”。

总集的本身不是工具书,而好多工具书却取材于总集。

我国现存最早的总集是南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昭明文选》。

其后,总集可分为下列五种类型。

1. 诗文并选:如《昭明文选》、《文苑英华》,这是总集的正统派。

2. 各家汇刊:如明张溥的《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清胡凤丹《六朝四家全集》,......更多

游牧民族--中华鲟

游牧民族--中华鲟    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

远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

它的吻尖突,口小无牙,身体呈椭圆筒形。

口前有四条触须,用来搜寻水底的无脊椎动物、小鱼和其他食物。

中华鲟鱼是大型洄游性鱼类。

它们像游牧民族,生在江河里,长在海洋中,在那里成长、发育,成熟期约需9-12年。

完全成熟后,再迁移到我国浅海地区进入河口,在那里肥育、栖息。

秋季,顺长江逆流而上,直至长江......更多

男女授受不亲

男女授受不亲 古代交际礼俗。

上古男女交际自由,进入宗法社会后,女性逐渐沦为男性的附庸。

然直至西周时的中原地区,华夏民族仍多少保留原始氏族的遗风,仲春之月,男女自由相会,尽情欢娱。

至战国时期,儒家经典规定的贵族家礼,强调男女隔离与疏远,严防非夫妇关系的两性有过多的接触,不戏允许女子与非自己丈夫的任何男子发生爱情与性关系。

在家庭内部,也严格区别男妇,即使递东西也不允许。

自宋代以后,士大夫之家,男......更多

组织错综复杂 白姓寻根不易

组织错综复杂 白姓寻根不易 据诗人白居易的自序家状,他是周代时楚国太子建之子白公胜的后裔。

《姓纂》一书上也有一段记载说:“黄帝之后,秦大夫白乙丙,楚有白公胜,楚平王太子建之子也”。

把这两个说法相互印证,则可知白氏家族是源自两三千年以前的楚国公族,推溯起来是上古颛顼帝的¤姓后裔,当然,更是源远流长的黄帝子孙。

  白氏的得姓始祖白公胜,在当时史家的笔下,并不是一位具有好名声的人物。

不过,白氏......更多

秦汉时期医学

秦汉时期医学   战国末期,秦国逐渐强盛,至公元前221年,相继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进一步统一文字、货币、车轨、度量衡。

但因其横征暴敛,焚书坑儒,对人民实行残酷的劳役,很快在农民起义冲击下土崩瓦解了。

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公元8年),沿袭秦制,但崇尚黄老之学,实行所谓“无为之治”,使人民“休养生息”,出现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财富积累,人口大增的局面......更多

宗教舞蹈

宗教舞蹈 我国乐舞文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宗教舞蹈。

宗教舞蹈直接渊源于原始社会的巫舞。

基于原始信仰的巫,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和舞蹈结下了不解之缘。

《说文解字》解释“巫”字的原型,就是模拟一个人两袖作舞的样子,意思就是以舞蹈沟通人神的人。

巫舞一体,由来如此。

随着人类宗教意识的成熟,原始巫术逐步衍化为有较固定仪轨的原始宗教,舞蹈就成为宗教仪轨的组成因素,这在我国各族传统宗教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更多

哪些石头会发光?

哪些石头会发光?

萤石:又称为“氟石”,颜色常呈绿、紫、蓝、黄、红等多种色调。

萤石的成因是通过地下热液中的氟化氢和碳酸钙(石灰石)之间的地质作用后生成的萤石矿物。

中国萤石资源十分丰富,地质储藏量仅次于墨西哥而位居世界第二。

近10年来,已先后在粤北、河南、内蒙、新疆及湖南等地,发现具有磷光效应的萤石,有些已磨韧成球状“夜明珠”销往京、沪、穗、港、台及东南亚、非洲等地。

磷灰石:自然界中磷......更多

玉的历史

玉的历史 根据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考证:中国玉器诞生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

至今有七、八千年的历史。

从出土玉器考证,公元前四五千年前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黄河流域龙山文化、太湖流域良诸文化,均发现不少玉器。

玉器时代距今6000~4000年之间,此后玉器与钢器并用了约1000年,玉器盛行上下约3000年,我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且绵延时间最长的国家,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

......更多

南方壮、彝、苗、瑶诸族

第一节 南方诸族概况 一、西南各族   17世纪中叶满族统一全国后,清军从1646年(清顺治三年)进入四川,1658年(顺治十五年)进入贵州,1659年(顺治十六年)进入云南,清朝统治者最后控制了西南民族地区。

清朝在进入西南民族地区的初期仍沿袭了元,明的统治方式,在西南设置了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

对西南三省的少数民族同样采用元、明旧制,对土司、土官归附者仍授以原职,让其继续原有的统治,因此使......更多

2122232425 共143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