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其它家庭礼仪习俗(三)
2.隆重的冥寿 做冥寿时,其子孙都必须穿着彩服,要设寿堂,宗族、亲友要送纸扎锭, 登堂拜祝。
有的地方还要演戏娱宾。
在江浙一带,做冥寿分在家做和在寺院 做两种。
在家做的冥寿,其仪式如同阳寿。
除送糕桃烛面外,须加纸元宝10 副,糖茶2杯,而不送鞋袜。
送红轴者,上书“仙乡不老,佛国长青”字样, 亦有单写一“庆”字者,家中不拜忏,席用荤菜、素菜均可。
在寺院做的冥 寿......更多
晋商和晋剧
山西【晋】文化专题——晋商和晋剧 晋剧俗称中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它植根于以古并州(今太原市)为中心的晋中地区,兼收了其它剧种的优良技艺,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近二百年来,这枝独特的戏剧艺术之花,以其激越豪迈的艺术魅力,不仅受到三晋乡亲父老的喜爱,还流传到冀、秦、蒙、豫、甘、川等省区的广大乡村以及北京、天津、张家口、包头等大中城市。
而晋剧的创建、繁盛和流传都与晋商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更多
元代皇帝为何没有陵墓
每个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后都有陵墓,唯独元朝皇帝没有留下一座陵墓,这是一个千古历史之谜。
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山崩,“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箍两头、中间)”。
然后,掘深沟一道埋葬,“以万马蹂之使平。
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
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
当年成吉思汗去世,就是采用了这种......更多
三国人物数字分类表
第四十五章 三国人物数字分类表 一龙:(龙头)华歆、(龙腹)邴原、(龙尾)管宁二张:张昭、张? 三诸葛:(龙)诸葛亮、(虎)诸葛瑾、(狗)诸葛诞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三祖:曹操、曹丕、曹睿 三哲:曹操、孙权、刘备 三马: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 三英:刘备、关羽、张飞 三狗:何晏、邓?、丁谧 三豫:刘熙、孙密、卫烈 曹魏三征:王......更多
装异服记
正文 奇装异服记 (更新时间:2004-1-16 17:41:00 本章字数: 3772) 奇服也称"险衣",它是一种有违常态、有悖礼制的"不正"之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奇装异服。
奇服的出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发明者分属于社会的各个阶层,上有帝王后妃,下有黎民百姓。
使用奇服者的心态也千奇百怪,各不相同,有的纯粹是出于好奇;有的是为了吸引异性的注意;有的是不甘受礼制的约束;
有的则是......更多
宋代的首饰佩饰
正文 宋代的首饰佩饰 (更新时间:2004-1-16 17:39:00 本章字数: 1134) 七考古发现的宋代首饰佩饰 宋代首饰品出土实物,根据目前已掌握的情况来看,不如前代丰富。
(一)发饰 1.银梳 江西彭泽北宋易氏墓曾出土半月形卷草狮子纹浮雕花银梳,主花上下另有繁缛的边饰陪衬,下层由花瓣纹连接成花边,与梳齿相连接,精工富丽,依然保持唐代风格。
从敦煌莫高窟98窟北宋初期......更多
辽、金、西夏、元时期的服装面料和服饰纹样
辽、金、西夏、元时期的服装面料和服饰纹样 (更新时间:2004-1-16 17:38:00 本章字数: 2042) 公元11世纪至14世纪由于游牧民族入侵中原,促使中华服饰文化胡汉合流,在衣料中最高贵的丝绸,由于蚕桑基地不能迅速转移,故契丹、女真、党项、羌、蒙古等族均仰仗汉族生产供应,契丹族居住处有一些回纥族移民能织缂丝衣袍,西夏王朝也在其领地设有自己的缂丝工场,蒙古族建立元朝之后,曾用武力......更多
盘点中国历史古籍之最
盘点中国历史古籍之最 1 最早的类书——皇览 2 现存最早的类书——北堂书钞 3 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4 现存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 5 最早的政书——政典 6 现在最早的政书——通典 7 现存编纂最早的断代政书——唐会要 8 最早的丛书——儒学警悟 9 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10 最早有内容提要的书目——别录 11 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更多
中国古代教育史
第七十三章 中国古代教育史 从广义文化的角度看,人类创造的文化,即经验、知识和技能等,是依靠广义上的教育手段来传承和扩播的。
所以,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首要手段。
一、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说文解字》释“教,上所施下所效”;
“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就是教诲培育的意思。
教育是传递生产......更多
科举四宴
第三十章 科举四宴 何为"科举四宴"――鹿鸣,琼林,鹰扬,会武 科举考试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它始于隋炀帝大业四年(公元607年),一直沿袭到清光绪31年(1905年),历时1300多年。
为了笼络天下士人通过科举考试,踏上仕途为统治者效劳,古代科举制度还组织顺利通过科举考试的士子参加由官方、朝廷主办的盛大庆祝宴会,以示恩典,这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举四宴。
由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