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常道观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青城山常道观 (更新时间:2004-2-17 12:33:00 本章字数: 2303) 据文献记载,天师洞原址为黄帝祠,东汉时张道陵曾在此修行,被奉为天师道的创始人,故称天师洞。

隋大业年间(605-618年),改名延庆观。

唐朝时改称常道观。

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常道观一度被佛教占用,改为寺庙,唐玄宗......更多

三论宗

三论宗 (更新时间:2004-1-28 15:55:00 本章字数: 2760)   三论宗,隋吉藏创立。

因依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论立宗,故名。

此宗的学统,在印度是:龙树--提婆--罗睺罗--青目--须利耶苏摩--鸠摩罗什。

在中国则是:鸠摩罗什--僧肇、、僧朗、僧诠--法朗--吉藏。

  比宗初祖龙树是释迦牟尼灭后第一个重要的大乘佛教学者。

其《中论》、《十二门论》等,......更多

汉传佛教

汉传佛教(更新时间:2004-1-28 15:50:00 本章字数: 1579)   传入中国汉族地区的佛教,经过长期的经典传译、讲习、融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民族特点的各种学派和宗派;

并外传朝鲜、日本和越南。

  佛教传入中国汉地年代,学术界尚无定论。

古代汉文史籍中,有秦始皇时沙门室利防等18人到中国的记载。

据《善见律毗婆沙》记述,在阿育王时代,佛教第三次结集后,曾派大德摩诃勒......更多

明教起源

历史上的摩尼教即明教,也叫未尼教、明尊教、是波斯人摩尼在公元3世纪所创立,当时大约相当于中国的魏晋时期。

唐代摩尼教传入中国,以后逐渐发展起来。

摩尼教教义的核心,是说在世界的一开始,就有光明和黑暗两个王国并存着,光明占据北、东、西三方,黑暗占据南方。

在光明王国里,光明、善美、和平、秩序、洁净,摩尼教经典《下部赞》“叹明界文”说: 光明普遍皆清净,常乐寂灭无动诅;

彼受欢乐无烦恼,若言......更多

噶当派

噶当派 (更新时间:2004-1-28 16:20:00 本章字数: 749)   “噶”藏族意为“佛语”,“当”意为“教授”或“教诫”,即用佛语来教导人们接受佛教的道理、教义。

该派源于阿底峡大师,以热振寺为根本道场,弘扬佛法,该派以显宗为主,不排斥密宗,主张先显后密,15世纪,黄教在该派教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取代了该派。

  噶当派的奠基人,是古格王朝时期从印度迎请的著名佛教大师阿底峡。

公元......更多

天台宗

天台宗 (更新时间:2004-1-28 15:53:00 本章字数: 2751)   天台宗,因创始人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

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也称法华宗。

  天台宗学统自称是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慧威、玄朗、湛然九祖相承。

该宗思想,虽称出自龙树,实则启蒙于北齐慧文。

他从《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关于解释《大品》“道种智”、“一切智”和“一切种智”之文,悟解到三智“一心中......更多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 (更新时间:2004-1-28 15:51:00 本章字数: 2448)   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数)。

10世纪后半期形成。

13世纪中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传佛教。

  佛教何时传入西藏,说法不一,但正式传入西藏,应在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执政时期。

此时,西藏正式被统一,并且创立了统一的藏文字,为了加强和稳固统一的政权,松赞干布对佛教给予了......更多

骑士精神的宗教溯源

关于骑士精神的宗教溯源 最早的骑士出现的时间有很多说法,这里不作讨论。

但肯定的是,这些骑士是一些享有较小封邑的领主,通常被称为enfeoffed knights。

他们以作战为职业,用效忠权力者的方式,来获取或保留他们的土地,以及土地上附属的大大小小的利益。

这里所说的权力者,大多是当地的国王或是公爵,也有较少的情况下是主教或者修道院的主持,比方说意大利的cava和cassino教区(参考勒......更多

枪棍刀剑流派纷坛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枪棍刀剑流派纷坛 (更新时间:2004-2-9 19:30:00 本章字数: 1281)   唐代的剑舞虽是武术发展的基础,但它仍被称作舞。

从现有的史料来看,具有击技、健身、表演特色的武术,是在宋代形成的。

周密的《武林旧亭》记载,南宋的临安城已经有了“使棒”的艺人、较有名的使棒艺人有”朱来儿”、”乔使棒”和”高三......更多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更新时间:2004-1-28 15:47:00 本章字数: 446)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时婆伽婆。

在舍卫城。

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

告诸比丘。

父母于子。

有大增益。

乳餔长养。

随时将育。

四大得成。

右肩负父。

左肩负母。

经历千年。

正使便利背上。

然无有怨心于父母。

此子犹不足报父母恩。

若父母无信教令信。

获安隐处。

无戒与戒教授。

获安隐处。

不闻使闻教授。

获安隐处。

悭贪教令......更多

12345 共7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