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家道家宗派说

道家、佛家、流派 中国佛教宗派说(超长篇) 天台宗 三论宗 法相宗 律 宗 净土宗 禅 宗 华严宗 密 宗一.天台宗中国佛教宗派。

因创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

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也称法华宗。

史略 天台宗学统自称是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玄朗、湛然九祖相承。

该宗思想,虽肇于龙树,实则启蒙于北齐慧文。

他从《大智度论》 卷二十七关于解释《大品》“道......更多

道家太极门--历代宗师

道家太极门,为古来道家“五秘之首”,向属“禁秘大法”,不立文字。

其所论道,其基础哲理,堪称为中华道学之精粹。

第一代:创派祖师云中子(元始天尊的高徒) 第二代:兴派祖师度厄真人(元始天尊的爱徒) 第三代:弘派祖师玄漱真人 第四代:王敖老祖 第五代:唐诘老祖 第六代:河上老祖 第七代:石公真人 第八代:八洞真人 第九代:栾噀真人 第十代......更多

中国宗教信仰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既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宗法性宗教和后来产生的道教,又有长期存在于民间的秘密宗教,还哟从域外输入并逐渐中国化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宗教有这个深广的影响。

中国传统宗教具有强烈的宗法性,它的组织活动与宗教家族结为一体,紧密为宗法制度服务,表现为对祖先崇拜特别重视,把“慎终追远”即守孝祭祖视为社会头等大事。

国有太庙,族有宗祠,家有祖......更多

各种职业 宗教人士

有信徒赤着脚,在一旁不停地磕长头叩拜:双手合十高举过头,过脸,过胸,然后下跪,伏地,伸臂,叩头,再站起来,如此循环不断。

口中喃喃念诵着六字真言,神情肃穆,十分感人。

  见他放着清净僧帽,被着茶褐袈裟,剃的青旋旋头儿。

生的魁肥胖大,沿口豚腮.   不多时玛卡尔神父出现了。

他是从矮树后边走出来的,只穿一件村衫和坎肩。

神父戴的黑色的阔边帽使他象—颗罩子或是象儿童读物里形容的鲁宾逊。

不同之处是神父多......更多

佛说阿弥陀经

佛说阿弥陀经 (更新时间:2004-1-28 15:45:00 本章字数: 2501)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 罗、离婆多、周利盘陀伽、难陀、阿难陀、罗(侯)罗、 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那)楼陀,如是等诸大弟......更多

崆峒山宗教历史概述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崆峒山宗教历史概述 (更新时间:2004-1-22 16:33:00 本章字数: 5194) 赵继成   崆峒山座落在平凉市西郊11公里处。

它位于北纬35°33’,东径106°30’之间,海拔1450米--2123米,属于六盘山东南小关山的一条支脉。

地质构造属中生代之侏罗纪砾岩。

南隔泾水与仰驾山相对峙,北涉胭脂......更多

佛乐的种类与形式

佛乐的种类与形式(更新时间:2004-1-16 17:50:00 本章字数: 1791) 一、佛乐种类   佛教音乐通常分为佛事音乐和以佛教题材为主题的或由佛事音乐改编的通俗音乐。

这里仅介绍佛事音乐的种类:   1.朝暮课诵:   每天早、晚两次,其形式与程序基本相同,内容各异。

早课的内容与程序为: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每月初一、十五之前加唱《宝鼎赞》)、唱《回向赞》《赞佛......更多

噶举派

噶举派 (更新时间:2004-1-28 16:20:00 本章字数: 954)   藏语“噶举”意为“口授传承”,因为此派的密法修行,是通过师徒口耳相传继承下来,故称“噶举派”,又因为该派僧人穿白色僧衣,故俗称“白教”。

此派传承复杂,流派众多,但均源于玛尔巴和米拉日巴,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系统便始于该派的噶玛噶举,此派在西藏历史上影响巨大,现在仍在藏传佛教中占一席之地。

  噶举派是公元十一二世纪......更多

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这名词出于佛经。

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

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

“非人”是形貌似人而实际不是人的众生。

“天龙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以“天”及“龙”为首,所以称为“天龙八部”。

八部者,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摩呼罗迦。

“天”......更多

地表地貌 宗教建筑

塔 这座塔确实很秀丽,很诱人。

它外形别致,线条优美,戟指蓝空,英姿挺拔。

喜欢摄影、绘画的人,能看出它的色彩富于变化,在阳光照射下,远望它是古铜色;

明天、雨歇,在湖上看它却是银灰色;

早晚在薄薄的雾霭中,远瞧却是淡紫。

古人曾有定评:“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

”雷峰塔早在解放前就倒塌了,从古画上看到的样子,顶上像是一只斗笠,苍老突兀,说它像一个伫立的老僧,确实语得其真,因为神似;

至于保俶塔如美人......更多

12345 共7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