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金莲
三寸金莲 撰文/秋华 在近代,外国博物馆内的中国展品陈列室均少不了女子缠足、男子留辫子以及吸食大烟的形象或相关物品,这些陋俗曾被列为近代中国人在世界上最可耻或最野蛮的三桩丑事。
在旧世纪将要逝去的时候,小脚女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崇拜小脚的风尚在中国却曾历经千百年而不衰。
面对即将绝迹的"三寸金莲",我们看到了一部被忽略的女性生活史,及其中蕴藏的许多值得现代人深思的话题。
小脚鞋是中国妇女的......更多
宋代的官服制度
正文 宋代的官服制度 (更新时间:2004-1-16 17:38:00 本章字数: 2718) 宋代冠服分祭服、朝服、公服、时服、戎服、丧服等。
(一)祭服 有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玄冕,其形制大体承袭唐代并参酌汉以后的沿革而定。
(二)通天冠、远游冠服 通天冠服仅次于冕服,冠用北珠卷结于冠上,有二十四梁,冠前有金博山加蝉为饰,与织成云龙纹绛色纱袍,白纱中单、方心曲领(宋......更多
独具特色的登人服饰
正文 独具特色的登人服饰 (更新时间:2004-1-27 19:39:00 本章字数: 439) 居住在亚热带的登人,衣服多数是自产自用的麻织品,也有少量是棉织品。
男上衣是对襟无领无扣的长坎肩(长及膝部),有的内穿白衬衣或小背心。
有的披一条宽约1米、长2至3米的披肩,从胸前交叉披向腰后,白天可御寒,夜晚可覆盖。
青年男子上身穿短箭衣,下着短裤,头戴竹笠,赤着脚板,手里提着弓,腰间挂着箭袋。
成年......更多
纳西族七星披肩的来历
纳西族七星披肩的来历 (更新时间:2004-1-27 19:44:00 本章字数: 2150) “七星披肩”,是纳西族妇女喜爱的一种服饰。
每逢佳节盛会,纳西族姑娘们都披着“七星披肩”,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缘乱。
这精致美丽的“七星披肩”是怎么来的呢?
这里有一个古者的传说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现在的丽江坝子是一片汪洋的湖泊。
人们聚居在湖畔,靠种地、放牧、打鱼、狩猎谋生过活。
不料有一年,出了个......更多
《食经》
《食经》 (更新时间:2004-10-29 15:39:00 本章字数: 714) 作者崔浩,字伯渊,北魏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人。
北魏太武帝初拜博士祭酒,赐爵武城子。
历任太常聊侍中,特进抚军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司徒。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六月被诛。
据《隋志》医方家记载:《崔氏食经》四卷。
《旧唐书》载:《食经》九卷,崔浩撰。
《新唐书》同。
《通志略》载:《崔氏食经》四卷,崔浩撰。
中国古代食典推荐榜
中国古代食典推荐榜 (更新时间:2004-1-27 19:52:00 本章字数: 4907) 食典是饮食烹饪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一方面记载了饮食文化的发展,同时揭示了饮食文化的内涵,更是饮食烹饪理论的总结。
中国历代都有关于饮食的典籍诞生,记载了包括原料、调料、食谱、宴席、烹饪技艺、营养、饮食风俗等丰富内容。
这里向您推荐几部颇具影响的饮食典籍。
《食经》 作者崔浩,字伯渊,北魏清河东武城(......更多
白族饮食点滴
白族饮食点滴(更新时间:2004-1-27 19:48:00 本章字数: 1386) 云南的大理是白族聚居的地区,白族大多从事农业,种水稻。
有邓川牛、大理马、鹤庆火腿、弥渡卷蹄、大理弓鱼、下关沱茶、大理雪犁、宾川柑橘和大理石、大理刀等特产。
白族饮食一般为一日三餐,农忙或节庆时则增加一次早点或午点,平坝地区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常吃玉米、洋芋和荞麦.主食一般蒸干饭,便于下地时携带。
此外也喜......更多
蜀都饮食习俗
蜀都饮食习俗(更新时间:2004-10-2 1:18:00 本章字数: 1286) 川菜 川菜是四川菜肴的总称,中国四大菜系之一。
川菜历经千年,已有4000千多个品 种,常用于筵席、菜馆的1000余种,名贵菜肴300余种。
它吸收南北名家烹饪之长, 逐渐形成一套成熟而独特的烹饪艺术,与京菜、苏菜、粤菜并称为中国四大菜系,影 响遍及海内外,有“味在四川”、“吃在四川”之 美誉。
四川......更多
话说“石烹”
话说“石烹” (更新时间:2004-1-27 19:58:00 本章字数: 1281) 祝 黔 “石烹”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原始的烹饪方法,其历史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
它是利用石板、石块(鹅卵石)作炊具,间接利用火的热能烹制食物的烹饪方法。
一种是外加热,将石头堆起来烧至炽热后扒开,将食物埋入,包严,利用向内的热辐射使原料成熟;
一种是内加热,是将石头烧红后,填入食品(如牛羊内脏)中,使之受热成熟;
另外......更多
中国方言的写作资料
第七十章 中国方言的写作资料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
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在我国现代几大汉语方言中,北方方言可以看成是古汉语经过数千年在广大北方地区发展......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