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排

往时中补右,扈跸上元初。

反气凌行在,妖星下直庐。

六龙瞻汉阙,万骑略姚墟。

玄朔回天步,神都忆帝车。

一戎才汗马,百姓免为鱼。

通籍蟠螭印,差肩列凤舆。

事殊迎代邸,喜异赏朱虚。

寇盗方归顺,乾坤欲晏如。

不才同补衮,奉诏许牵裾。

鸳鹭叨云阁,麒麟滞玉除。

文园多病后,中散旧交疏。

飘泊哀相见,平生意有馀。

风烟巫峡远,台榭楚宫虚。

触目非论故,新文尚起予。

清秋凋碧柳,别浦落红蕖。

消息多旗帜,经过叹里闾。

战连唇齿国,军急......更多

赠李十五丈别(李秘书文嶷)

朝代:作者: 杜甫

峡人鸟兽居,其室附层颠。

下临不测江,中有万里船。

多病纷倚薄,少留改岁年。

绝域谁慰怀,开颜喜名贤。

孤陋忝末亲,等级敢比肩。

人生意颇合,相与襟袂连。

一日两遣仆,三日一共筵。

扬论展寸心,壮笔过飞泉。

玄成美价存,子山旧业传。

不闻八尺躯,常受众目怜。

且为辛苦行,盖被生事牵。

北回白帝棹,南入黔阳天。

汧公制方隅,迥出诸侯先。

封内如太古,时危独萧然。

清高金茎露,正直朱丝弦。

昔在尧四岳,今之黄颍川。

于迈恨不同,所思......更多

赠沈生还江州

朝代:作者: 张昱 体裁: 七律

乡心正尔怯高楼,况复楼中赋远游。

客里登临俱是感,人间送别不宜秋。

风前落叶随车满,日下浮云共水流。

知汝琵琶亭畔去,白头司马忆江州。

出处元诗别裁集

赠韦方室黯别诗

朝代: 南北朝 作者: 何逊

故人傥送别。

停车一水东。

去帆若不见。

短翮忘连翩。

追飞散容与。

优游沐道教。

渐渍淹寒暑。

大德本无酬。

轻生窃自许。

舟归属海运。

风积如鹏举。

浮水暗舟舻。

合岸喧徒侣。

凛凛穷秋暮。

初寒入洲渚。

铙吹响清江。

悬旗出长屿。

危樯逈不进。

沓浪高难拒。

回首泣亲宾。

中天望宛许。

帝城服务隐约。

家园无处所。

去矣方悠悠。

含意将何语。

赠黄道士还九宫山

朝代:作者: 曾鲁

我家群玉山南陬,君居蒙顶最上头。

相望欲识嗟无由,摇摇心若风中斿。

君从少年慕远游,誓骖笙鹤仍丹丘。

冠星佩月露为裘,口诵赤玉灵书谣。

摩斥八极隘九州,后天不老三光凋。

故乡临睨毋停裛,下视起灭如浮沤。

九宫山高明翠虬,真牧之子世莫俦。

君居其间业焚修,五十余载无悔尤。

翠华昔驻鹦鹉洲,承恩召对黄鹤楼。

敷陈屡沐天语酬,大官醉以白玉瓯。

去年弓旌复旁搜,麻鞋径入朝冕旒。

神皋繁丽不肯留,日夜稽首还山求。

山中之人寄书招,......更多

赵用甫提举梦中得片云不隔梅花月之句时被命

朝代:作者: 戴复古

一时议论动诸公,有诏西来玉节东。

又见清朝更大化,好趋丹陛奏孤忠。

片云不隔梅花月,一雪翻成柳絮风。

把酒莫辞今夕醉,明朝车马去匆匆。

注释原题:赵用甫提举梦中得片云不隔梅花月之句时被命入朝雪中送别用其一句补以成章

送僧

朝代:作者: 晃冲之

无端伏枕日,不见放舟时。

晚得平安报,初成送别诗。

山深归履急,江阔度杯迟。

定许同香火,终参慧远师。

踏莎行

朝代:作者: 侯善渊 体裁:

养气全神,至精坚固。

琅函浊质奚能悟。

心珠跃入太虚中,玉婴神变通玄户。

赶退金乌,趁回玉兔。

凝阳点化升仙去。

清音香送别瑶台,真人德感元精,岳方孕秀。

才明渊智神兼授。

飞鸣早应舜韶来,五符千骑难淹久。

熊梦开祥,龟文献寿。

龙香卷雾摇东斗。

南天为现老人暑,一时顶礼抬双神。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踏莎行

朝代:作者: 侯善渊 体裁:

混沌之中,杳冥踪迹。

鸿ㄨ溟*初开辟。

洞虚一点太阳星,神风气象恢洪奕。

绰约冰肌,玉岩横碧。

骇天惊地鹤一只。

不惟出入太虚间,京山养气全神,至精坚固。

琅函浊质奚能悟。

心珠跃入太虚中,玉婴神变通玄户。

赶退金乌,趁回玉兔。

凝阳点化升仙去。

清音香送别瑶台,真人德感元精,岳方孕秀。

才明渊智神兼授。

飞鸣早应舜韶来,五符千骑难淹久。

熊梦开祥,龟文献寿。

龙香卷雾摇东斗。

南天为现老人暑,一时顶礼抬双神。

出处引自"竹筠清......更多

踏莎行

朝代:作者: 张翥 体裁:

芳草平沙,斜阳远树,无情桃叶江头渡。

醉来扶上木兰舟,将愁不去将人去。

薄劣东风,夭斜落絮,明朝重觅吹笙路。

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销魂处。

注释注释:又作 宋代张元干作①平沙:旷野。

②将:送。

评解这是一首暮春送别词。

上片写江头送别情景。

扶醉登舟,人去之后,只有“愁”留了下来。

下片写别后情景。

落花飞絮,东风薄劣。

春光将尽,人去楼空。

全词凄婉缠绵,余意不尽。

集评薛砺若《宋词通论》:此词以明畅之笔,写凄婉之......更多

6667686970 共90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