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侄子靖还九经堂 朝代: 宋 作者: 晁谦之 少师睦宗族,誉望四海尊。具载涪翁诗,凜凜英气存。我方继先志,爱汝贤弟昆。郊天均霈泽,延赏光子孙。适当强而仕,青衫拜君恩。命驾易千里,玉麟共清樽。半年悦清话,膏车遽还辕。轩昂意气雄,下视鹏与鹍。我今归兴浓,倦游怀文园。送别已凄断,握手何忘言。九经在践履,勤劳穷渊源。勉为门户计,无使群议喧。行轻则招忧,世事难重论。忽贻内举羞,同姓古所敦。 送侍御史四叔归朝 朝代: 唐 作者: 李嘉祐 淮南频送别,临水惜残春。攀折隋宫柳,淹留秦地人。含情归上国,论旧见平津。更接天津近,馀花映绶新。出处全唐诗:卷206_63 送僧归日本 朝代: 唐 作者: 钱起 体裁: 五律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水月通禅观,鱼龙听梵声。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注释注解:1、上国:这里指中国。2、水月:佛教用语,比喻一切象水中月那样虚幻。3、惟怜:最爱;4、灯:双关,以舟灯喻禅灯。韵译:只要有机缘,随时都可以到中国来;一路雾霭茫茫,船只象在梦中航行。天海浮沉,小船驶去那遥远的边际;超脱世俗,自然会感受到法舟轻盈。心境凝定清寂,一切都如水月虚幻;海内鱼龙,也会出......更多 送元二使安西 朝代: 唐 作者: 王维 体裁: 七绝 类别:送别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释注释:一作《渭城曲》渭城,即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汉高祖时曾改为新城,汉武帝时更名渭城。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这里送别,诗前两句写景。请晨微雨,尘土不扬,柳色初绿,景色中已见离别之情。后两句写饯行告别,表达出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全诗“信手拈出,乃为送别绝唱”(《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唐汝洵语)。苏轼曾评王维的诗画......更多 送元二适江左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乱后今相见,秋深复远行。风尘为客日,江海送君情。晋室丹阳尹,公孙白帝城。经过自爱惜,取次莫论兵。注释黄鹤编在广德元年,今姑仍之。朱注《王右丞集》有《送元二适安西》诗,疑即此人。旧注以元二为元结,钱笺辩其谬误。考本传,结未尝至蜀,亦未尝适江左也。乱后今相见,秋深复远行。风尘为客日,江海送君情。晋室丹阳尹①,..公孙白帝城②。经过自爱惜,取次莫论兵③。(原注:“元尝应孙吴科举。”上四送别伤情,下则嘱其......更多 送刘南夫赴任京师 朝代: 宋 作者: 张耒 却扫楚山根,相过唯有君。齐年未白发,不日上青云。送别悲秋早,伤离赖酒醺。青衫老司马,落泪独纷纷。 送刘司直赴安西 朝代: 唐 作者: 王维 体裁: 五律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注释这是一首送别诗 ,“司直 ”,官名,大理寺(掌管刑狱 )有司直六人,从六品上。“安西 ”,指安西都护府 。《旧唐书·地理志》载 :“安西节度使抚宁西域,统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国,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今新疆库车)国城内 。”诗人鼓励刘司直赴边立功,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希冀有所作为以使国家强盛的壮志豪......更多 送刘昱 朝代: 唐 作者: 李颀 体裁: 杂言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注释刘昱不知何许人,从诗中可考见的,他与李颀是朋友,但关系并不十分密切,两人当时同在镇江扬州这一带。八月间,刘昱溯江西上,准备到九江去,李颀作此诗送别。诗在有情无情之间,着笔淡永,但也并不是敷衍应酬。诗一开头,就以景衬情,渲染了离别的气氛:“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八月秋意凉,岸边的苇......更多 送刘禹锡郎中赴苏州 朝代: 唐 作者: 姚合 体裁: 七律 三十年来天下名,衔恩东守阖闾城。初经咸谷眠山驿,渐入梁园问水程。霁日满江寒浪静,春风绕郭白蘋生。虎丘野寺吴中少,谁伴吟诗月里行。州城全是故吴宫,香径难寻古藓中。云水计程千里远,轩车送别九衢空。鹤声高下听无尽,潮色朝昏望不同。太守吟诗人自理,小斋闲卧白蘋风。出处全唐诗:卷496-8 送十五弟侍御使蜀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喜弟文章进,添余别兴牵。数杯巫峡酒,百丈内江船。未息豺狼斗,空催犬马年。归朝多便道,搏击望秋天。注释鹤注当是大历元年作,诗云“豺狼斗”,盖指崔旰辈相攻也。喜弟文章进①,添余别兴牵。数杯巫峡酒,百丈内江船②。未息豺狠斗,空催犬马年③。归朝多便道④,搏击望秋天⑤。(上四送别,五六慨身世,七八望侍御。顾注公恨不能身讨豺狼,嘱弟归朝而弹击之。)①《北史》:卢恺作露布,帝读大悦,曰:“恺文章大进”②《舆地广......更多 6667686970 共90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