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杂兴二百首

朝代:作者: 苏泂

朱园应是好花开,最忆西庄送别杯。

火急封书寄子大,少留春色待归来。

钱唐吟

朝代:作者: 姚勉

钱唐家家重生女,自小无人识机杼。

教成歌舞十二三,花燕身材柳莺语。

去年学得琵琶成,今年学得弹秦筝。

豪家亟替明珠斛,来换绿珠入金谷。

启行小女肩舆来,亲情送别罗酒杯。

拜辞父母登车去,欢喜出门不回顾。

新恩无复雉将雏,儿意亦忘鸦反哺。

阿婆八十位送门,自怜终身无阿孙。

笑言阿婆不须泣,舟子乘潮渡江急。

锦瑟

朝代:作者: 李商隐 体裁: 七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万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注释注释:古瑟有弦五十条。

柱,调整弦的音调高低的支柱;

思读去声,因律诗不得一连出现三个平声。

蓝田: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古代著名的美玉产地。

简析:本诗属于一首晚年回忆之作,虽然有些朦胧,却历来为人传诵。

诗的首联由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点明“思华年”的主旨。

无端,无缘无故,没......更多

长亭怨慢

朝代:作者: 姜夔 体裁:

渐吹尽、枝头香絮。

是处人家,绿深门户。

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

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

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

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

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

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

算空有并刀,难翦离愁千缕。

注释注释:原序: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後阕多不同。

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此语予深......更多

长亭怨慢 杨花

朝代:作者: 邵亨贞 体裁:

正愁怕、曲江云尽。

转首隋堤,尚留芳景。

客路相逢,满身香影动离恨。

绿窗深窈,浑不寄、天涯信。

暗忆那回时,向马足车轮,长是随趁。

问春心何在,一点沾泥无准。

潘郎怕老,又禁得、雪添双鬓。

怅日暮、静掩长门,且频嘱、东风休紧。

谩犹记章台,帘卷日长人困。

渐吹尽、枝头香絮。

是处人家,绿深门户。

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

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

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

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

韦郎去也......更多

长相思

朝代:作者: 欧阳修

苹满溪柳绕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时陇月低烟霏霏风凄凄重倚朱门听马嘶寒鸥相对飞注释注释:又作张先作这是一首意境凄迷朦胧的送别词。

全词以景语结情,熔情入景。

词中选取满溪之蘋绕堤之柳、低垂之月、霏霏之烟、凄凄之风、寂寒之鸥等景象,营造出一个朦胧的境界,有效地渲染、烘托出送者凄迷的心境。

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使得本词获得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送别词中别具一格。

起首一句,写送行途中所见景象。

“蘋满溪。

柳绕堤。

”青蘋......更多

闻平湖僧绍义自岭归又入浙

朝代:作者: 周暕

曾写当年送别诗,小窗几度梦魂飞。

句从檐葡林中得,人在梅花岭外归。

礼罢祖师无有相,遍参老宿悟来机。

归舟久驻西湖上,闻道新来景又非。

闻笛声送任掾

朝代:作者: 周砥

春水绿波生柳塘,横吹掩抑复悠扬。

今朝送别已惆怅,前时渡江犹断肠。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前编第八之下

陌上郎/生查子

朝代:作者: 贺铸 体裁:

西津海鹘舟,径渡沧江雨。

双橹本无情,鸦轧如人语。

挥金陌上郎,化石山头妇。

何物系君心,三岁扶床女。

注释注释:此词运用将物拟人、以物语言已情的手法,以“艣语”谴责、批判了玩弄女性的负心之徒,对于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女子予以深切同情。

起首两句,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一幅沧江烟雨送别图。

在一派烟雨之中,那艘轻捷的船儿离开渡口,径直地渡过沧江,消失在迷茫的远方。

这里,词人没有直接去写送者和行者,更没有直接去写送者......更多

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新亭有高会,行子得良时。

日动映江幕,风鸣排槛旗。

绝荤终不改,劝酒欲无词。

已堕岘山泪,因题零雨诗。

注释鹤注新亭在梓州,当是广德元年作。

新亭有高会①,行子得良时②。

日动映江幕,风鸣排槛旗。

绝荤终不改,劝酒欲无辞。

已坠岘山泪③,因题零雨诗。

(上四新亭会送,是景。

下四惜别诸君,是情。

座客必有绝荤者,故诗中及之。

顾注谓指汉中王者,或然。

且诸客中当有仕梓而去者,故用岘山碑以志去思。

旧注谓送客至襄阳者,太泥。

......更多

7677787980 共90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