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梅引/江城梅花引

朝代:作者: 姜夔 体裁:

人间离别易多时。

见梅枝。

忽相思。

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

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

寒侵被、尚未知。

湿红恨墨浅封题。

宝筝空、无雁飞。

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

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

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

漂零客、泪满衣。

注释注释:在白石词中,对梅花的描写总是与其对合肥情人的追忆联系在一起的,这成为白石心中一个解不开的“情结”,因此,睹梅怀人成为白石词中常见的主题。

这首《江梅引》正是如此。

宋宁宗庆元二年......更多

江楼夜别

朝代:作者: 许浑 体裁: 五律

离别奈情何,江楼凝艳歌。

蕙兰秋露重,芦苇夜风多。

深怨寄清瑟,远愁生翠蛾。

酒酣相顾起,明月棹寒波。

出处全唐诗:卷529-19

江楼月

朝代:作者: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注释曲江池:一作曲江迟。

这是白居易给元稹的一首赠答诗。

元和四年(809)春,元稹以监察御史使东川,不得不离开京都,离别正在京任翰林的挚友白居易。

他独自在嘉陵江岸驿楼中,见月圆明亮,波光荡漾,遂浮想联翩,作七律《江楼月》寄乐天,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

后来,乐天作《酬和元九东川......更多

江神子/江城子 孤山竹阁送述古

朝代:作者: 苏轼 体裁:

翠蛾羞黛怯人看。

掩霜纨。

泪偷弹。

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

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

画堂新拘近孤山。

曲阑干。

为谁安。

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

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

注释注释: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是苏轼早期送别词中的佳作。

词中传神地描摹歌妓的口气,代她向即将由杭州调知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的僚友陈襄(字述古)表示惜别之意 。

此词风格柔婉却又哀而不伤,艳而不俗。

作者对于歌妓的情态和心理描......更多

江舟撁夫有唱湖州歌者殊动家山之想赋吴歌行

朝代:作者: 袁说友

我家苕霅边,更更闻夜船。

夜船声欸乃,肠断愁不眠。

一声三四咽,掩抑含凄切。

宛转断复连,尽是伤离别。

两月江头程,杳不闻此声。

身游荆渚路,梦到湖州城。

但闻空山女儿呼,不见前溪渔父鸣。

今朝撁头上,忽作吴歌唱。

初声与后声,一一浑悲怆。

问汝何所得,昔棹吴中航。

吟得溪女曲,动君思故乡。

我方西上夜,夜夜家山侧。

声声劝早归,霅水年年碧。

江边柳

朝代:作者: 胡奎

朝送木兰船,暮迎征马鞭。

非关离别苦,生长在江边。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第十七

江边柳

朝代:作者: 雍裕之 体裁: 五绝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注释注释:古人常借咏柳以赋别,此诗也不脱离情旧旨,但构思新颖,想象奇特而又切合情景。

诗的一、二句,寥寥几笔,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古堤春柳图。

古堤两旁,垂柳成行,晴光照耀,通体苍翠,蓊蓊郁郁,袅袅婷婷,远远望去,恰似一缕缕烟霞在飘舞。

“嫋嫋”、“青青”,连用两个叠字,一写江边柳的轻柔婀娜之态,一写其葱茏苍翠之色,冼炼而鲜明。

前人多以“翠柳如烟”、“杨柳含烟......更多

池州送孟迟先辈

朝代:作者: 杜牧 体裁: 杂言

昔子来陵阳,时当苦炎热。

我虽在金台,头角长垂折。

奉披尘意惊,立语平生豁。

寺楼最骞轩,坐送飞鸟没。

一樽中夜酒,半破前峰月。

烟院松飘萧,风廊竹交戛。

时步郭西南,缭径苔圆折。

好鸟响丁丁,小溪光汃汃。

篱落见娉婷,机丝弄哑轧。

烟湿树姿娇,雨余山态活。

仲秋往历阳,同上牛矶歇。

大江吞天去,一练横坤抹。

千帆美满风,晓日殷鲜血。

历阳裴太守,襟韵苦超越。

鞔鼓画麒麟,看君击狂节。

离袖飐应劳,恨粉啼还咽。

明年忝谏官,绿树......更多

沁园春

朝代:作者: 姚勉 体裁:

拂剑整装,光射紫霄,斗牛色寒。

大丈夫不作,儿曹离别,何须更唱,三叠阳关。

尽锦还乡,油幢佐幕,谁道青天行路难。

从今去,听声名焰焰,飞动岷山。

征途少饮加餐。

要做取功名久远看。

卷长风吹醒,剑关云气,更须砥柱,三峡惊湍。

闻道槐庭,已登安石,此去须弹贡禹冠。

明年里,踏梅花有分,相见长安。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沁园春 送李御带珙

朝代:作者: 李曾伯 体裁:

水北洛南,未尝无人,不同者时。

赖交情兰臭,绸缪相好,宦情云薄,得失何知。

夜观论兵,春原吊古,慷慨事功千载期。

萧如也,料行囊如水,只有新诗。

归兮。

归去来兮。

我亦办征帆非晚归。

正姑苏台畔,米廉酒好,吴松江上,莼嫩鱼肥。

我住孤村,相连一水,载月不妨时过之。

长亭路,又何须回首,折柳依依。

注释注释:原序:唐人以处士辟幕府如石、温辈甚多。

税君巽甫以命士来淮幕三年矣 ,略不能挽之以寸。

巽甫虽安之,如某歉何!

临别......更多

8182838485 共152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