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四善根

(名数)一[火*(而/大)]法,总相念住后念所生之善根,名[火*(而/大)]法。

有下中上三品,皆具观苦集等四圣谛修苦空等十六行相之位也。

[火*(而/大)]者,圣火之前相,圣火譬见道之无漏智。

其圣火将生之前相,略兆暖意之位也。

入此位,虽退堕所得之[火*(而/大)]法,或断善,造无间之业,堕于恶道,然流转不久,必到涅槃。

二顶法,[火*(而/大)]法上品后念所生之善根名顶法。

亦有下中上三品,皆具观四谛修十六行相也。

顶者譬之山顶,山顶在进退之两际,此顶位在进退之中间,或有进而上于忍位者,上于忍,则无毕竟退堕者,愈进而入于见道,或退而下于[火*(而/大)]位,或有造无间之业,而堕于地狱者,在如是进退之中间,故譬以山顶,名为顶法。

又顶者人之顶也,如人身中最高胜者,以此顶位为退位中最高处故也(忍法已上更无退法)。

功德假令退堕而堕于[火*(而/大)]位或无间,然毕竟无如[火*(而/大)]法之人断善根者。

三忍法,生于顶之后念之善根,名为忍法。

亦有三品,忍可决定四圣谛,为最殊胜之位,故名忍。

其下忍,具观四谛,修十六行相,如前,至此位,则无毕竟堕于三恶趣者。

其中忍,由是渐灭所缘之谛,灭能缘之行相,至其极留属于欲界苦谛下苦之一行相,谓之减缘减行。

其上忍之位,观前所余苦谛下苦之一行相也。

故上忍之位,仅为一刹那之间。

至此忍位,则必无退堕忍法者,又无堕于恶趣者。

四世第一法,生于上忍后念之善根也,是为一刹那。

故无下中上之三品,与上忍同,观苦谛苦之一行相也。

世者以有漏法而名,有漏法中无超于此观智者,以之为最胜之法,故名世第一法。

此住亦为一刹那。

此位无间,必生无漏智,入于见道,真正证悟胜谛,为圣者而离凡夫之生也。

俱舍二十三曰:“[火*(而/大)]必至涅槃,顶终不断善,忍不堕恶趣,第一入离生。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5315013.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