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朝代:作者: 欧阳修 体裁: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释注释①候馆:迎候宾客的馆舍。

②薰:香气。

征:远行。

辔:这里指坐骑。

③迢迢:形容路遥远而绵长。

④危栏:高楼的栏杆。

⑤平芜:平坦的草地。

评解这是一首写离情的佳作。

在抒写游子思乡的同时,联想到闺中人相忆念的情景,写出了两地相思之情。

上片写马上征人。

以景为主,融情于景......更多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朝代:作者: 王维 体裁: 五律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尔不能荐,羞称献纳臣。

注释丘为,嘉兴人,屡试不第,归山读书数年,天宝初中进士,官至太子右庶子,九十六岁卒。

王维与他兴味相投,交谊颇深,曾与他有诗唱和。

这是一首送人落第返乡的诗,作于元宝初登进士第之前。

“江东”,长江以东的地方,这里指丘为的家乡嘉兴。

诗的开头由一“怜”字引出 ,“不得意”指“落第 ”。

“况复 ”二字递进一层,丘......更多

送侯仲陆安岂之任

朝代:作者: 陆文圭

江上故人今送别,淮头往事独凄凉。

陂成孙叔能强楚,城破刘公不负唐。

千载与君期事业,一区耿我老耕桑。

升平幕府应多暇,书间时时远寄将。

送友人入蜀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五律 类别:送别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释[注释](1)见说:听说。

蚕丛:传说中古代蜀王之名,此处代指蜀地。

(2)秦栈:从秦入蜀的栈道。

(3)蜀城:成都。

(4)升沉:指功名得失。

(5)君平:西汉人,隐居不仕,曾在成都以算命占卜为生。

[译文]听说到蜀地去的路,险阻崎岖很不好走。

直立的山崖在人的面前耸立,白云靠近马头飘浮。

芳树笼罩着从秦入蜀的栈......更多

送张德翁推官赴阙歌

朝代:作者: 李新

君不见长安城中长乐坡,坡前冠盖肩相摩。

十人八九送别者,我今亦吟送别歌。

任烦应剧青山里,下望州廛如井底。

白云满眼心无尘,明月到窗诗就纸。

山花映面春日迟,紫骝嘶去闻行期。

年来声韵非相知,几属喧啾轻薄儿。

我歌止此不复员作,更欲作歌当寄谁。

送德林郎中学士赴东府得酒

朝代:作者: 徐铉

酌此杯中物,茱萸满把秋。

今朝将送别,他日是忘忧。

世乱方多事,年加易得愁。

政成频一醉,亦未减风流。

送朱大入秦

朝代: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五绝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注释注释:这是一首送别诗,朱大名去非。

首句“游人五陵去”“游人”,强调其浪游者的身份。

“五陵”本为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都在长安,诗中用作长安的代称。

京华之地,是游侠云集之处。

“宝剑值千金”,惜别赠别乃知之所为这句诗本为曹植《名都篇》诗句,这里信手拈来,不仅强调宝剑本身的价值,而且有身无长物的意味。

这样的赠品,将是何等珍......更多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朝代:作者: 刘长卿 体裁: 五律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注释注释:三边:指幽、并、凉三州边远诸郡,泛指边疆。

简析:久历沙场征战,年老罢归,不免有苍凉之感。

“老去恋明时”既是对当朝的溢美,也是对“曾驱十万师”的依恋;

而“日暮欲何之”,则又是对当局婉转的讽刺。

------------------------------------------------这是一首......更多

送李侍御赴安西

朝代:作者: 高适 体裁: 五律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注释这是一首送别诗。

“侍御”即侍御史的简称,官名。

“安西”,唐代设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库车附近。

作者为了送他的朋友李侍御到安西,写了这首诗。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意思是你这即将远行的人(行子,指李侍御)对着我这个行踪不定的人(飞蓬,作者自指),可是,我却在为你送行,一会儿你就要......更多

送李判官

朝代:作者: 李郢 体裁: 七绝

津市停桡送别难,荧荧蜡炬照更阑。

东风万叠吹江月,谁伴袁褒宿夜滩。

出处全唐诗:卷590-60

4647484950 共90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