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银筝旋品 文翻赏
银筝旋品。
不用缠头千尺锦。
妙思如泉。
一洗闲愁十五年。
为公少止。
起舞属公公莫起。
风里银山。
摆撼鱼龙我自闲。
银筝旋品。
不用缠头千尺锦。
妙思如泉。
一洗闲愁十五年。
随即欣赏弹用银装饰的筝。
不用大量的财物赏赐演奏者;
不用花费而欣赏美好的演奏。
美妙的才思象泉水涌出,滔滔不绝。
洗掉了我十五年的闲愁。
为公少止。
起舞属公公莫起。
风里银山。
摆撼鱼龙我自闲。
为了让您稍作停留。
您不要起身走了,请您起舞。
我是会像蓬莱仙岛三神山里的鱼龙在风里摆撼舞蹈的。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第1153-1156页 2、 (宋)苏轼著;
石声淮,唐玲玲笺注,东坡乐府编年笺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07,第490-491页
银筝旋品。
不用缠头千尺锦。
妙思如泉。
一洗闲愁十五年。
为公少止。
起舞属公公莫起。
风里银山。
摆撼鱼龙我自闲。
上片描述词人与友人王定国在南都不期而遇的欢快情景。
“银筝旋品。
不用缠头千尺锦”,词人自己拨动起银筝的调音“品”,确定音位后,便弹起乐曲来,用不着请歌舞艺人来表演送她们千尺锦帛作“缠头”装饰了。
“妙思如泉。
一洗闲愁十五年。
”筝曲发出的奇妙乐响,有如泉水淙淙流淌的畅快思绪,一下子把两人相别十五年的闲愁全部冲洗干净了。
下片写舞蹈,诚如《淮南子·本经训》所云:“心和欲则乐,乐斯动,动斯蹈,蹈斯荡,荡斯歌,歌斯舞。
”下片从上片的音乐快感过渡到欢歌狂舞,既自然,又真实,目睹着二人在相遇欢宴中种种心花怒放的冲动过程:“为公少止。
起舞属公公莫起。
风里银山。
摆撼鱼龙我自闲。
”大家为了国家朝廷整年的忙忙碌碌,不妨少事休息,相嘱一起来跳舞。
于是,欣然跳起了“公莫舞”,两人手执着珍异动物模型摇摆踏跳,似乎幻觉在风里的三神山上,好像鱼龙变化、嗷水作雾,霎时化成八丈黄龙,出水遨游,炫耀着日光。
……在这般神仙境界中,他们内心的什么烦恼都忘怀了。
“我自闲”,尤其是词人自己,全身心感到无比闲适、轻松、惬意、自在,他已完全放开了。
有如他在知密州任时的“放意肆志”韵“超然”态度,所谓“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
这首词全篇非常乐观、旷达、自适、自在的情趣抒写,并毫无物累、压抑、疲惫、伤感的格调韵致者,其实,正是词人“野性犹同纵壑鱼”的放逸个性的突出表现。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第1153-1156页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gushiwen/1/118440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