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晴游沧浪亭 文翻注译赏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一夜春雨,直至天明方才停歇,河水涨了起来,云儿浓厚,遮掩天空,时晴时阴,天气也暖和。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帘内无人,日色暗淡,花丛、竹丛一片寂静,不时从中冒出几声小鸟的对鸣声。
参考资料: 1、 缪钺 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 :145-146 . 2、 黄瑞云 .两宋诗三百首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7 :28 .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连明:直至天明。
娇云:彩云,又云的美称。
弄:吴越方言,作的意思。
阴晴:时阴时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帘虚:帘内无人。
日薄:日色暗淡。
参考资料: 1、 缪钺 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 :145-146 . 2、 黄瑞云 .两宋诗三百首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7 :28 .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一夜春雨,直至天明方才停歇,河水涨了起来,云儿浓厚,遮掩天空,时晴时阴,天气也暖和。
连明:直至天明。
娇云:彩云,又云的美称。
弄:吴越方言,作的意思。
阴晴:时阴时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帘内无人,日色暗淡,花丛、竹丛一片寂静,不时从中冒出几声小鸟的对鸣声。
帘虚:帘内无人。
日薄:日色暗淡。
参考资料: 1、 缪钺 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 :145-146 . 2、 黄瑞云 .两宋诗三百首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7 :28 .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首句“夜雨连明春水生”,写诗人目睹池内陡添春水,因而忆及昨夜好一阵春雨。
诗由“春水生”带出“夜雨连明”,意在说明雨下得久,而且雨势不小,好为下写“初晴”之景作张本。
正因昨夜雨久,虽然今日天已放清,空气中湿度依然很大,天上浓密的云块尚未消散,阴天迹象明显;
但毕竟雨停了,阳光从云缝里斜射下来,连轻柔的春云也带上了暖意,天正由阴转晴。
以上就是诗中“娇云浓暖弄阴晴”所提供的意境。
诗抓住雨后春云的特征来写天气,取材典型。
第三句“帘虚日薄花竹静”写阳光透过稀疏的帘孔,并不怎么强烈;
山上花竹,经过夜雨洗涤,枝叶上雨珠犹在,静静地伫立在那里。
如果说这句是直接写静,束句“时有乳鸠相对鸣”则是借声响来突出静,收到的是“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的艺术效果。
显然,诗中写由春景构成的幽静境界和题中“初晴”二字扣得很紧。
乍看,题中“游”字似乎在诗中没有着落,但从诗中诸种景象的次第出现,就不难表现出诗人在漫游时观春水、望春云、注目帘上日色、端详杂花修竹、细听乳鸠对鸣的神态。
诗中有景,而人在景中,只不过诗人没有像韦应物那样明说自己“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春游南亭》)而已。
诗人喜爱这“初晴”时的幽静境界是有缘由的。
他以迁客身份退居苏州,内心愁怨很深。
在他看来,最能寄托忧思的莫过于沧浪亭的一片静境,所谓“静中情味世无双”(《沧浪静吟》)。
他所讲的“静中清味”,无非是自己在静谧境界中感受到的远祸而自得的生活情趣,即他说的“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气(《沧浪亭》)。
其实他何曾自得闲适,在同诗中,他在那里曼声低吟“修竹慰愁颜”可见诗人在亥初晴游沧浪亭争中明写“静中物象”,暗写流连其中的情景,表现的仍然是他难以平静的情怀。
胡仔说苏舜钦“真能道幽独闲放之趣”(《苕澳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二),此诗可为一例。
参考资料: 1、 缪钺 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 :145-146 .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gushiwen/1/86565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