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作者: 陆游 朝代: 宋代

秋色满江干,江枫已半丹。

身闲诗简淡,道胜梦轻安。

偃蹇怜腰折,清臞鄙面团。

何妨杵衣夜,又见岁将残。

秋夜独醉戏归

作者: 陆游 朝代: 宋代

弊袍羸马遍天涯,恰似伶优著处家。

社瓮嫩醅初泛蚁,寒缸残烬自成花。

幽窗照影乌巾折,醉手题诗淡墨斜。

莫恨久为峨下客,江吴归去得雄夸。

秋夜独过小桥观月

作者: 陆游 朝代: 宋代

湖上萧萧叶落频,小桥东畔岸纶巾。

乍圆素月升寒璧,欲散微云蹙细鳞。

有酒便应遗世事,得闲随处胜官身。

笑谈但恨朋游少,安得幽人与卜邻。

秋夜感遇十首以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为韵

作者: 陆游 朝代: 宋代

我梦游异境,乌帽跨小蹇,桑麻夹阡陌,山川旷何远!

俗有太古风,萧散到鸡犬。

钟鸣忽惊觉,所造恨犹浅。

秋夜读书有感

作者: 陆游 朝代: 宋代

久病畏长夏,枕簟如炮焚。

扶持赖药物,俛仰秋已分。

清夜炷炉香,袅袅起孤云。

灵府豁蒙滞,旧学资鉏耘。

言念总角初,操觚极艰勤,诸老颇赏识,谓可与斯文。

沉痼幸鍼石,轮囷劳斧斤。

可怜四十年,薄陋负所闻。

白首犹著书,逝将献吾君,太官荐玉食,野人徒美芹。

秋夜读书有感

作者: 陆游 朝代: 宋代

鬓毛焦秃齿牙疏,老病灯前未废书。

卷里光阴能属我,人间声利久忘渠。

穷山藏拙犹嫌浅,粝饭支羸不愿余。

雨露安能泽枯朽,故人枉是费吹嘘。

秋夜闻笛

作者: 岑参 朝代: 唐代

天门街西闻捣帛,一夜愁杀湘南客。

长安城中百万家,不知何人吹夜笛。

秋夜听业上人弹琴

作者: 齐己 朝代: 唐代

万物都寂寂,堪闻弹正声。

人心尽如此,天下自和平。

湘水泻秋碧,古风吹太清。

往年庐岳奏,今夕更分明。

新秋夜寄诸弟

作者: 韦应物 朝代: 唐代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

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相隔两地都是秋天的夜晚,在这晚上,能与诸弟共望的,只有天上星河而已。

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高高梧桐树飘落一片枯叶,独坐在空空的书斋里,思念着故乡亲人。

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

朝廷对我刚刚委以重任,我生怕不能为解除人民的灾难和忧患,况且本来自己的身体就不太好。

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

虽然十分思念诸弟,但毕竟分别时间不算太久,还是不要过于在意这短期的分别,以致颜鬓苍老,岁月失时。

参考资料: 1、 候健 李世凯 史继中主编.历代抒情诗分类鉴赏集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02月第1版:第452页 2、 姬沈育选注.大唐诗作: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07:第173页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相隔两地都是秋天的夜晚,在这晚上,能与诸弟共望的,只有天上星河而已。

星河:银河。

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高高梧桐树飘落一片枯叶,独坐在空空的书斋里,思念着故乡亲人。

空斋:萧条的居室。

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

朝廷对我刚刚委以重任,我生怕不能为解除人民的灾难和忧患,况且本来自己的身体就不太好。

用:因为。

人瘼(mò):即民瘼,民生疾苦。

民:因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而改。

微疴:小病。

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

虽然十分思念诸弟,但毕竟分别时间不算太久,还是不要过于在意这短期的分别,以致颜鬓苍老,岁月失时。

颜鬓:容颜,鬓发。

蹉跎:虚度年华,指衰老。

参考资料: 1、 候健 李世凯 史继中主编.历代抒情诗分类鉴赏集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02月第1版:第452页 2、 姬沈育选注.大唐诗作: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07:第173页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

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

  首二句言新秋,但从中已流露思弟之苦:“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这两句,“俱秋夕”的“俱”字,从两地落笔,点出与弟相思难会之苦;

而秋风萧索之夕,更从季候中烘衬出一层悲凉之色。

“共星河”的“共”字,反衬出除“星河”而外,其他别无可共。

从而使人由今夕而想到已往。

昔日在京,家庭欢聚,同桌共餐,携手同游,文津共渡,诗文同赏,无话不论,何等欢欣;

而今“共望”的,却只“星河”在天。

一个“共”字,反衬出诗人极其寂寞之感,透出诗人极其忆昔之情。

  如果说首二句,把兄弟的相思和思归之心还暗藏于字面之后,那么,次二句的这种感情表现得就更加明显了:“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俗话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高大的梧桐树上,秋风偶吹黄叶落地,便引起诗人无限的思归之情。

“高梧”对“空斋”,虽是衙署中实有之景,却正契合着诗人心境空寂的情愫;

“一叶下”对“秋思多”,表面是因果关系的对仗,好像因“叶下”而生“归思”之想,而实则是因“归思多”才更注意了节候的变化,由此衬出诗人思念诸弟之殷切。

念弟思归毕竟是个人小事,从政爱民才是职责大事。

作为清正的官吏,诗人在这一点上是看得很清楚的。

因而接下去写道“方用忧民瘼,况自抱微痾。

”为递进之语,为尾联内容转折作铺垫。

“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

”两句的言下之意是一定要好好从政爱民,切不可因思念诸弟而使岁月蹉跎。

劝勉自己不要因念诸弟而变得苍老,正说明思弟情深,难于忘怀。

  这首诗语言浅近,感情深挚,诗人能把个人小事置于从政大事之下,体现了一位清正官吏应有的思想品格。

诗虽是古体,但有些诗句却清丽而又对仗工稳,情深而又不独溺于己情,表现了诗人娴熟的写作技巧。

参考资料: 1、 林力 肖剑主编.唐诗鉴赏大典:长征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886页 2、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385-386页

秋夜

作者: 韦应物 朝代: 唐代

暗窗凉叶动,秋天寝席单。

忧人半夜起,明月在林端。

一与清景遇,每忆平生欢。

如何方恻怆,披衣露更寒。

1112131415 共62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