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三十六宫秋夜水

作者: 欧阳炯 朝代: 五代

三十六宫秋夜水,露华点滴高梧。

丁丁玉漏咽铜壶,明月上金铺。

红线毯,博山炉,香风暗触流苏。

羊车一去长青芜,镜尘鸾影孤。

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明宰试舟楫,张灯宴华池。

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

月色望不尽,空天交相宜。

令人欲泛海,只待长风吹。

酬梦得穷秋夜坐即事见寄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焰细灯将尽,声遥漏正长。

老人秋向火,小女夜缝裳。

菊悴篱经雨,萍销水得霜。

今冬暖寒酒,先拟共君尝。

夜(一作秋夜客舍)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 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蟾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天仙子 渌水亭秋夜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水浴凉蟾风入袂,鱼鳞触损金波碎。

好天良夜酒盈樽,心自醉,愁难睡,西南月落城乌起。

秋夜遣怀

作者: 陆游 朝代: 宋代

六年归卧水云乡,本自无闲可得忙?

羸病岂知身尚健,迂疏真与世相忘。

霜清水落年华晚,月黑枭鸣夜漏长。

琐琐井蛙何足计,一篇秋水笑蒙庄。

初秋夜坐赠吴武陵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

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风。

积雾杳难极,沧波浩无穷。

相思岂云远,即席莫与同。

若人抱奇音,朱弦縆枯桐。

清商激西颢,泛滟凌长空。

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

希声閟大朴,聋俗何由聪。

秋夜寄邱员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作者: 韦应物 朝代: 唐代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属:正值,适逢,恰好。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幽人:幽居隐逸的人,悠闲的人,此处指丘员外。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

属:正值,适逢,恰好。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

幽人:幽居隐逸的人,悠闲的人,此处指丘员外。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韦应物的五言绝句,一向为诗论家所推崇。

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中唐五言绝,苏州最古,可继王、孟。

”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淡,并入化境。

”上面这首诗是他的五绝代表作之一。

它给予读者的艺术享受,首先就是这一古雅闲淡的风格美。

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曾称赞这首诗“清幽不减摩诘,皆五绝中之正法眼藏也”。

它不以强烈的语言打动读者,只是从容下笔,淡淡着墨,而语浅情深,言简意长,使人感到韵味悠永,玩绎不尽。

  如果就构思和写法而言,这首诗还另有其值得拈出之处。

它是一首怀人诗。

前半部分写诗人自己,即怀念友人之人;

后半部分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诗人所怀念之人。

首句“怀君属秋夜”,点明季节是秋天,时间是夜晚,而这“秋夜”之景与“怀君”之情,正是彼此衬映的。

次句“散步咏凉天”,承接自然,全不着力,而紧扣上句。

“散步”是与“怀君”相照应的:“凉天”是与“秋夜”相绾合的。

这两句都是写实,写出了作者因怀人而在凉秋之夜徘徊沉吟的情景。

接下来,作者不顺情抒写,就景描述,而把诗思飞驰到了远方,在三、四两句中,想象所怀念之人在此时、彼地的状况。

而这三、四两句又是紧扣一、二两句的。

第三句“山空松子落”,遥承“秋夜”、“凉天”,是从眼前的凉秋之夜,推想临平山中今夜的秋色。

第四句“幽人应未眠”,则遥承“怀君”、“散步”,是从自己正在怀念远人、徘徊不寐,推想对方应也未眠。

这两句出于想象,既是从前两句生发,而又是前两句诗情的深化。

从整首诗看,作者运用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使眼前景与意中景同时并列,使怀人之人与所怀之人两地相连,进而表达了异地相思的深情。

  陆机在《文赋》中指出,作者在构思时,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也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

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这些话说明文思是最活跃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

因此,在诗人笔下,同一空间里,可以呈现不同的时间;

同一时间里,也可以呈现不同的空间。

像王播的《题木兰院》:“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

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就属于前者。

而这首韦应物的怀人诗,则属于后者。

现代的电影艺术,有时采用叠影手法来处理回忆与遥想的镜头,有时使银幕上映出两上或两个以上的画面,使观众同时看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间或时间里出现的不同场景。

这首诗运用的手法正与此相同。

它使读者在一首诗中看到两个空间,既看到怀人之人,也看到被怀之人,既看到作者身边之景,也看到作者遥想之景,从而把异地相隔的人和景并列和相连在一起,说明千里神交,有如晤对,故人虽远在天涯,而想思却近在咫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秋夜玩月怀玉霄道士

作者: 贯休 朝代: 唐代

光异磨砻出,轮非雕斫成。

今宵刚道别,举世勿人争。

征妇砧添怨,诗人哭到明。

惟宜华顶叟,笙磬有馀声。

秋夜有怀高三十五兼呈空和尚(一作刘长卿诗)

作者: 皇甫冉 朝代: 唐代

晚节闻君趋道深,结茅栽树近东林。

大师几度曾摩顶, 高士何年遂发心。

北渚三更闻过雁,西城万里动寒砧。

不见支公与玄度,相思拥膝坐长吟。

12345 共62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