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劲节刚姿

作者: 赵希蓬 朝代: 宋代

劲节刚姿,谁与比、岁寒松柏。

几度欲、排云呈腹,叩头流血。

杜老爱君□谩苦,贾生流涕衣空湿。

为国家、子细计安危,渊然识。

英雄士,非全阙。

东南富,尤难匹。

却甘心修好,无心逐北。

螳怒空横林影臂,鹰扬不展秋空翼。

但只将、南北限藩篱,长江隔。

累年中秋无月今年凡数夕有之十五日尤佳

作者: 李流谦 朝代: 宋代

境浊常鲜惬,事难获易欣。

皎月当中秋,觇候每倦勤。

扁舟泊水岸,是夕无纤云。

冷侵碧琉璃,又如烂鎔银。

十年五年无,千里万里明。

对此欲不饮,恐触蟾兔嗔。

尊空更重看,徐步长江滨。

大鱼时拨剌,宿鹭联拳惊。

可无横吹者,或有琵琶人。

领览此奇绝,但怕添愁新。

颇欲从冰娥,暂陪白玉轮。

载我到广寒,一醉罗袜尘。

归来闭阁卧,耿耿鸡未晨。

顾瞻篷窗间,尚余半金盆。

赠升州王使君忠臣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

贤人当重寄,天子借高名。

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

应须救赵策,未肯弃侯嬴。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崔侍御十九韵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赵倾。

黄河饮马竭,赤羽连天明。

太尉杖旄钺,云旗绕彭城。

三军受号令,千里肃雷霆。

函谷绝飞鸟,武关拥连营。

意在斩巨鳌,何论鲙长鲸。

恨无左车略,多愧鲁连生。

拂剑照严霜,雕戈鬘胡缨。

愿雪会稽耻,将期报恩荣。

半道谢病还,无因东南征。

亚夫未见顾,剧孟阻先行。

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

金陵遇太守,倒屣相逢迎。

群公咸祖饯,四座罗朝英。

初发临沧观,醉栖征虏亭。

旧国见秋月,......更多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白若白鹭鲜,清如清唳蝉。

受气有本性,不为外物迁。

饮水箕山上,食雪首阳颠。

回车避朝歌,掩口去盗泉。

岧峣广成子,倜傥鲁仲连。

卓绝二公外,丹心无间然。

昔攀六龙飞,今作百炼铅。

怀恩欲报主,投佩向北燕。

弯弓绿弦开,满月不惮坚。

闲骑骏马猎,一射两虎穿。

回旋若流光,转背落双鸢。

胡虏三叹息,兼知五兵权。

枪枪突云将,却掩我之妍。

多逢剿绝儿,先著祖生鞭。

据鞍空矍铄,壮志竟谁宣。

蹉跎复来归,忧恨坐相煎。

无风难破浪,失计......更多

白若白鹭鲜,清如清唳蝉。

白鹭鲜白如雪,蝉鸣清厉如哭泣。

受气有本性,不为外物迁。

那就是遗传决定本性,不为外界的影响变迁。

饮水箕山上,食雪首阳颠。

许由在箕山上饮水隐居,夷齐隐居在首阳山颠食雪。

回车避朝歌,掩口去盗泉。

墨子回车避开朝歌之地,孔子虽渴,面临盗泉却掩口而去。

岧峣广成子,倜傥鲁仲连。

高洁傲岸的广成子,风流倜傥的鲁仲连,各有各的个性。

岧峣:山高峻貌。

此形容人的品格高远。

卓绝二公外,丹心无间然。

管宁卓绝海内,无人可与比拟,忠心无间。

昔攀六龙飞,今作百炼铅。

我往昔也曾经攀六龙而飞,如今却作百炼仙丹。

怀恩欲报主,投佩向北燕。

也曾经满怀报主龙恩的愿望,独自投军北燕苦寒之地。

弯弓绿弦开,满月不惮坚。

开拉弯弓绿弦,圆如满月,不惧弓强。

闲骑骏马猎,一射两虎穿。

闲暇骑骏马狩猎,一箭射穿两只老虎。

回旋若流光,转背落双鸢。

身体回旋快如流光,转背一射,双鹰坠落。

胡虏三叹息,兼知五兵权。

胡人看了也三叹不如,何况我还熟悉五兵尚书的权谋。

枪枪突云将,却掩我之妍。

那些将军却妒忌得很,千方百计贬低我。

多逢剿绝儿,先著祖生鞭。

相逢多是剿绝儿,我却闻鸡起舞,快马也早早加鞭。

据鞍空矍铄,壮志竟谁宣。

驰骋鞍马之上,矍铄清俊一老翁,壮志对谁言?

蹉跎复来归,忧恨坐相煎。

岁月蹉跎,又复归来,心中忧恨相煎。

无风难破浪,失计长江边。

无风难以破浪,后来又曾经在长江边失策入了永王的幕府。

危苦惜颓光,金波忽三圆。

危苦时刻更珍惜老年时光,来这里已经有三个月了。

时游敬亭上,闲听松风眠。

时时上敬亭山游玩,闲来就听松风而眠。

或弄宛溪月,虚舟信洄沿。

或者去宛溪弄月,任小舟随着溪流飘荡。

颜公二十万,尽付酒家钱。

我也常常收人钱财,但是如颜延之送二十万给陶渊明一样,我全部给了酒家。

兴发每取之,聊向醉中仙。

高兴了就到酒店取它几罐,醉了,就是神仙。

过此无一事,静谈秋水篇。

除此别无一事,有时也静静谈论《秋水篇》。

君从九卿来,水国有丰年。

你从中央机关来,刚好这水国今年是丰收年。

鱼盐满市井,布帛如云烟。

鱼盐充盈市场,布帛多如云烟。

下马不作威,冰壶照清川。

你下马不作威福,宛如冰壶照耀清川。

霜眉邑中叟,皆美太守贤。

辖区内的白眉老翁,都赞美你这个太守贤明。

时时慰风俗,往往出东田。

你时时出衙门慰问风俗,常常去看看农田。

竹马数小儿,拜迎白鹿前。

几个骑竹马的小儿,拜迎在你骑的白鹿之前。

含笑问使君,日晚可回旋?

我含笑问使君你,这么晚了,还回家吗?

遂归池上酌,掩抑清风弦。

要不咱们就去池塘边喝它几盅,琴声就低调一点,不干扰邻居百姓。

曾标横浮云,下抚谢脁肩。

你高洁如浮云, 可与谢脁比肩。

楼高碧海出,树古青萝悬。

楼阁高出碧海,古树悬挂青萝藤。

光禄紫霞杯,伊昔忝相传。

你以前赠送给我的光禄紫霞杯,一直认为收下它很惭愧。

良图扫沙漠,别梦绕旌旃。

也曾经有良图扫清沙漠,归来别梦绕旌旗。

富贵日成疏,愿言杳无缘。

富贵的愿望已经淡薄,曾经发过的誓愿看来不容易实现。

登龙有直道,倚玉阻芳筵。

登龙庭有直道,青云也可直上,但是总有宵小做对。

敢献绕朝策,思同郭泰船。

曾经敢于献兴国良策,也有过李膺同郭泰一起乘船的风光。

何言一水浅?

似隔九重天。

有时候一水之浅却似隔了九重天。

崔生何傲岸,纵酒复谈玄。

崔君平生傲岸不羁,喜欢纵酒,喜欢谈玄。

身为名公子,英才苦迍邅。

身为名门贵公子,英才勃发却命运苦艰。

鸣凤托高梧,凌风何翩翩。

凤凰寄托与高高的梧桐,凌风翱翔翩翩。

安知慕群客,弹剑拂秋莲。

谁知道慕群之客,弹剑抚摩秋莲。

参考资料: 1、 《全唐诗》(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402页

送储邕之武昌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

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

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

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

诺为楚人重,诗传谢朓清。

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

黄鹤楼西天的月亮,长江万里的流水,那就是我的心,我的情!

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

春风三十多次去了又来,这些年里我徒然怀念着武昌城。

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

现在来送你,分别实难,举起酒杯不忍一下子喝空。

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

山崖追逐着流荡的行舟,湖水连着黄帝置乐的洞庭。

诺为楚人重,诗传谢朓清。

作为楚人,你最重视自己的诺言,你的诗也如谢朓一样清丽。

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

我也有一曲《沧浪歌》,一边行船,一边吟唱。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58-659 2、 刘永平.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注.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120-121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

黄鹤楼西天的月亮,长江万里的流水,那就是我的心,我的情!

黄鹤:即今武汉市武昌蛇山之黄鹤楼。

《潜确居类书》:”黄鹤山,在武昌府城西南,俗呼蛇山,一名黄鹄山。

昔仙人王子安骑黄鹤憩此,地志云:黄鹤山蛇行而西,吸于江,其首隆然,黄鹤楼枕焉。

其下即黄鹤矶。

“西:一作”高“。

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

春风三十多次去了又来,这些年里我徒然怀念着武昌城。

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

现在来送你,分别实难,举起酒杯不忍一下子喝空。

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

山崖追逐着流荡的行舟,湖水连着黄帝置乐的洞庭。

张乐:奏乐。

《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

”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云》:“洞庭张乐地,潇湘帝于游。

” 诺为楚人重,诗传谢朓清。

作为楚人,你最重视自己的诺言,你的诗也如谢朓一样清丽。

诺(nuò)为楚人重:司马迁《史记·季布列传》:“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诗传谢朓(tiǎo)清:谓谢朓诗以清丽著名。

《南齐书》:“谢朓善草隶,长五言诗,沈约常云:‘二百年来,无此诗也。

’” 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

我也有一曲《沧浪歌》,一边行船,一边吟唱。

沧浪吾有曲:沧浪即《沧浪歌》。

《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又见《楚辞·渔父》。

此言自己高洁其志,不与世同流合污。

棹歌:行船时所唱之歌。

张衡《西京赋》:“齐栧女,纵棹歌。

”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58-659 2、 刘永平.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注.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120-121

初到黄州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自己都感到好笑,一生为嘴到处奔忙,老来所干的事,反而要得荒嘴。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长江环抱城郭,深知江鱼味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觉阵阵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贬逐的人,当然不妨员外安置,诗人惯例,都要做做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惭愧的是我劝政事已毫无补益,还要耗费官府岸禄,领取压酒囊。

参考资料: 1、 苏轼 著 曾枣庄 注.苏轼诗文词选译:巴蜀书社 ,1991:44-45 2、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205-206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为口忙:语意双关:既指因言事和写诗而获罪,又指为谋生糊口,并呼应下文的“鱼美”和“笋香”的口腹之美。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郭:外城。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逐客:贬谪之人,作者自谓。

员外: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所任的检校官亦属此列,故称。

水曹郎:隶属水部的郎官。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尚费官家压酒囊:作者自注:“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压酒囊,压酒滤糟的布袋。

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

参考资料: 1、 苏轼 著 曾枣庄 注.苏轼诗文词选译:巴蜀书社 ,1991:44-45 2、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205-206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自己都感到好笑,一生为嘴到处奔忙,老来所干的事,反而要得荒嘴。

为口忙:语意双关:既指因言事和写诗而获罪,又指为谋生糊口,并呼应下文的“鱼美”和“笋香”的口腹之美。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长江环抱城郭,深知江鱼味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觉阵阵笋香。

郭:外城。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贬逐的人,当然不妨员外安置,诗人惯例,都要做做水曹郎。

逐客:贬谪之人,作者自谓。

员外: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所任的检校官亦属此列,故称。

水曹郎:隶属水部的郎官。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惭愧的是我劝政事已毫无补益,还要耗费官府岸禄,领取压酒囊。

尚费官家压酒囊:作者自注:“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压酒囊,压酒滤糟的布袋。

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

参考资料: 1、 苏轼 著 曾枣庄 注.苏轼诗文词选译:巴蜀书社 ,1991:44-45 2、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205-206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这首诗语言平实清浅,却深刻揭示出苏轼初到黄州时复杂矛盾的心情。

  诗以自嘲口吻开头,此前诗人一直官卑职微,只做过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三州知州,到湖州仅两月便下御史台狱,年轻时的抱负均成泡影,只能说为口腹生计而奔忙。

“老来”,诗人当时方四十五岁,这个年龄在古人已算不小了,苏轼作于密州的《江城子》词中便有“老夫聊发少年狂”之句。

“事业转荒唐”指“乌台诗案”事,屈沉下僚尚可忍耐,无端的牢狱之灾更使他检点自己的人生态度,“荒唐”二字是对过去的自嘲与否定,却含有几分牢骚。

面对逆境,苏轼以平静、旷达的态度对待之。

  初到黄州,正月刚过,又寄居僧舍,却因黄州三面为长江环绕而想到可有鲜美的鱼吃,因黄州多竹而犹如闻到竹笋的香味,把视觉形象立即转化为味觉嗅觉形象,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紧扣“初到”题意,亦表露了诗人善于自得其乐、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

苏轼这种“能从黄连中嚼出甜味来”的精神是最应令人钦敬的,这种豁达、乐观的精神,使他在黄州的五年政治上的低谷时期(政治上不可能有任何作为),却在创作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大批著名词篇均写于这一时期,苏轼成了古代文学家中身处逆境而大有作为的典范,苏轼“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语)的高尚思想境界成为后人之表率。

  后四句为作者自嘲,颈联写以祸为福的宽慰心态,用典自况。

“为口”而至此,可以说是人生的大不幸了,诗人却以苦为乐,以祸为福,在扫兴的“员外置”前加了一个“不妨”,在倒霉的“水曹郎”前加了一个“例作”,安之若素,自我调侃。

其心胸开阔,个性旷达便跃然纸上。

尾联写无功受禄的愧怍,质朴自然。

身为“员外”,却没能为国家出力办事,而又要白白花费国家的钱银,实在是惭愧。

“压酒囊”就是工钱,虽然钱不多,可对于一个“无补丝毫事”的人来说,还要费这工资,确实惭愧。

在就表现了诗人的豁达和自得。

  “诗穷而后工”,“只惭”句有几分无奈,但并不把它作为完全无所作为的理由,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文学上却可以大有作为。

黄州成了苏轼一生词与文章创作的顶点,也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

这首诗一反古代诗人在遭受打击时鸣冤叫屈、叹老嗟卑的惯例,虽自嘲不幸,却又以超旷的胸襟对待,后世诗作唯有鲁迅的一首“运交华盖”与其相似。

参考资料: 1、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205-206 2、 何伟安.宋诗选析:安徽文艺出版社,2005:371-372 3、 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404-405

池上二首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小池新凿会天雨,一部鼓吹従何来。

有蟾正碧乱草色,时泅出没东南隈。

井干跳梁亦足乐,洞庭鱼龙何有哉。

能歌德声莫入月,清池与尔俱忘回。

不作太白梦日边,还同乐天赋池上。

池上新年有荷叶,细雨鱼儿噞轻浪。

男儿学易不应举,幽人一友吾得尚。

此池便可当长江,欲榜茅斋来荡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代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

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

不知道。

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

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

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 参考资料: 1、 陆林编注 .宋词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211-212 . 2、 李静 等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357 . 3、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279 .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望:眺望。

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

北固楼:即北固亭。

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悠悠:形容漫长、久远。

年少万兜(dōu)鍪(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年少:年轻。

指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

兜鍪:指千军万马。

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坐断:坐镇,占据,割据。

东南:指吴国在三国时地处东南方。

休:停止。

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

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雄壮威武 ,喟然而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 参考资料: 1、 陆林编注 .宋词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211-212 . 2、 李静 等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357 . 3、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279 .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

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

不知道。

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望:眺望。

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

北固楼:即北固亭。

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悠悠:形容漫长、久远。

年少万兜(dōu)鍪(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

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

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年少:年轻。

指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

兜鍪:指千军万马。

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坐断:坐镇,占据,割据。

东南:指吴国在三国时地处东南方。

休:停止。

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

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雄壮威武 ,喟然而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 参考资料: 1、 陆林编注 .宋词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211-212 . 2、 李静 等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357 . 3、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279 .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收回遥望的视线,看这北固楼近处的风物:“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不禁引起了词人千古兴亡之感。

因此,词人接下来再问一句:“千古兴亡多少事?

”这句问语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

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悠悠”者,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也。

  “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词人胸中倒来倒去的不尽愁思和感慨,犹如长流不息的江水。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据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

据历史记载: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西征黄祖,北拒曹操,独据一方。

赤壁之战大破曹兵,年方二十七岁。

因此可以说,上面这两句是实写史事,因为它是千真万确的历史,因而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作者在这里一是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就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

二是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他不断征战,不断壮大。

而他之“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

显然,稼轩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接下来,辛弃疾为了把这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

他异乎寻常地第三次发问,以提醒人们注意:“天下英雄谁敌手?

”作者自问又自答曰:“曹刘”,唯曹操与刘备耳!

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

”辛弃疾便借用这段故事,把曹操和刘备请来给孙权当配角,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

曹、刘、孙三人,论智勇才略,孙权未必在曹刘之上。

稼轩在《美芹十论》中对孙权的评价也并非称赞有加,然而,在这首词里,词人却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

这种用心,更于篇末见意。

作者在这里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似,作者这样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历》说:曹操有一次与孙权对垒,见吴军乘着战船,军容整肃,孙权仪表堂堂,威风凛凛,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儿子若豚犬耳!

”一世之雄如曹操,对敢于与自己抗衡的强者,投以敬佩的目光,而对于那种不战而请降的懦夫,如对刘景升儿子刘琮则十分轻视,斥为任人宰割的猪狗。

把大好江山拱手奉献敌人,还要为敌人耻笑辱骂。

作者在这里引用了前半句,没有明言后半句,实际上是借曹操之口,讽刺当朝主议的大臣们都是刘景升儿子一类的猪狗,这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曲尽其妙,而又意在言外。

  曹操所一褒一贬的两种人,形成了极其鲜明、强烈的对照,在南宋摇摇欲坠的政局中,也有着主战与主和两种人。

聪明的词人只做正面文章,对刘景升儿子这个反面角色,便不指名道姓以示众了。

然而纵然作者不予道破,而又能使人感到不言而喻。

因为上述曹操这段话众所周知,虽然辛弃疾只说了前一句赞语,人们马上就会联想起后面那句骂人的话,从而使人意识到辛弃疾的潜台词:可笑当朝主和议的众多王公大臣,都是刘景升儿子之类的猪狗。

词人此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颇类似歇后语的作用。

而且在写法上这一句与上两句意脉不断,衔接得很自然。

上两句说,天下英雄中只有曹操、刘备配称孙权的对手。

连曹操都这样说,生儿子要像孙权这个样。

再从“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的蕴含和思想深度来说,南宋时代人,如此看重孙权,实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的反映。

因为南宋朝廷实在太萎靡庸碌了,在历史上,孙权能称雄江东于一时,而南宋经过了好几代皇帝,却没有出一个像孙权一样的人。

所以,“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而由辛弃疾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

  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

它与稼轩同时期所作另一首登北固亭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一风格明快,一沉郁顿挫,同是怀古伤今,写法大异其趣,而都不失为千古绝唱,亦可见辛弃疾丰富多彩之大手笔也。

参考资料: 1、 高原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1617-1619 .

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代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衮衮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3637383940 共55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