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阳山归路

作者: 吕本中 朝代: 宋代

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

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

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

渐渐远离了岭南瘴气蒸郁的地方,前面不远就是湘潭;

身体多病,衰弱疲惫,内心痛苦不堪。

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

小儿女不知道自己是在逃难,硬是坚持说:眼前的风光景物,胜过江南。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

烟瘴:瘴气。

此代指多瘴气的岭南地区。

湘潭,地名,治所在现在的湖南省。

今湖南湘潭。

衰颓:指身体、精神等衰弱颓废。

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

避地:因逃避战争祸乱而移居他地。

强言:坚持说。

风物:风光景物。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

渐渐远离了岭南瘴气蒸郁的地方,前面不远就是湘潭;

身体多病,衰弱疲惫,内心痛苦不堪。

烟瘴:瘴气。

此代指多瘴气的岭南地区。

湘潭,地名,治所在现在的湖南省。

今湖南湘潭。

衰颓:指身体、精神等衰弱颓废。

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

小儿女不知道自己是在逃难,硬是坚持说:眼前的风光景物,胜过江南。

避地:因逃避战争祸乱而移居他地。

强言:坚持说。

风物:风光景物。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

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

  首句点题,说明自己行程。

“烟瘴”二字,切岭南气候,暗示自己因为避乱到连州,过着很艰苦的生活。

次句具体写流亡生活对自己身体的摧残,连用“疾病”、“衰颓”、“不堪”三词,突出环境的恶劣,也隐隐将自己对国事的忧愁略加表露,语意低沉深挚。

历来诗人都喜欢把情感寄托在对风物的吟咏之中,这两句诗切定“烟瘴”,从而直述种种不堪,也是采用这一手法。

  三、四句笔锋忽转,不再写自己,转说小儿女不知道是逃难,坚持说眼前的景物比江南还好。

这两句看似平常,实际上颇见构思之苦。

诗以“避地”二字为主脑。

眼前的风光,未必不如江南,关键是诗人此番是逃难而来,他又是江南人,见惯江南景色,如今颠沛流离,心情不佳,遥望故乡,战火不息,他怎会对眼前的景色赞赏呢?

他又怎么会有心情欣赏眼前的秀丽景色呢?

反过来,儿女年幼,没有大人那样的忧愁,自然感觉不同,说眼前的景色胜过江南。

诗人这样写,正是通过小儿女的不解事,反衬自己的忧思,所以用“强言”二字为小儿女定位,道出心中无限凄楚。

苏轼《纵笔》“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将心中的感慨借小儿的误会诉出,寓庄于谐,兴味无穷;

杜甫《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直接说小儿女无知,表示自己悲伤。

吕本中这首诗也通过小儿女的不懂事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尽管取径不同,仍然很有可能是受了前人的启发。

  诗前两句从正面直说,写得很凝重压抑;

后两句从侧面衬托,表面上作轻描淡写,实际上将原本的痛苦渲染得更加深沉。

吕本中诗自附于江西诗派,讲究“悟入”、“活法”,这首诗写得沉浑老成,就是从杜甫诗入径,而加上了自己的变化。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 1987.12(2012.7重印) : 第784-785页 .

青溪口号

作者: 查慎行 朝代: 清代

渔家小儿女,见郎娇不避。

日暮并舟归,鸬鹚方晒翅。

黄正言为邑宰累罢郡送行

作者: 姜特立 朝代: 宋代

人生皆有别,此别良不同。

不作儿女恋,惨然见颜容。

郭奕追叔子,后山逐苏公。

二贤间世士,二客有古风。

不畏简书诮,越境远相从。

上下数百载,凛然两相望。

我亦何为者,偶在寮寀中。

荷公以礼遇,讵敢忘敬恭。

公才自超卓,落落涧底松。

我老无所用,飒然一衰蓬。

相送三十里,已复愧前踪。

愿言养宏博,吾道终当通。

劳歌

作者: 张耒 朝代: 宋代

暑天三月元无雨,云头不合惟飞土。

深堂无人午睡余,欲动儿先汗如雨。

忽怜长街负重民,筋骸长彀十石弩。

半衲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饱儿女。

人家牛马系高木,惟恐牛躯犯炎酷。

天工作民良久艰,谁知不如牛马福。

满江红

作者: 杨炎正 朝代: 宋代

典尽春衣,也应是、京华倦客。

都不记、麹尘香雾,西湖南陌。

儿女别时和泪拜,牵衣曾问归时节。

到归来、稚子已成阴,空头白。

功名事,云霄隔。

英雄伴,东南拆。

对鸡豚社酒,依然乡国。

三径不成陶令隐,一区未有扬雄宅。

问渔樵、学作老生涯,从今日。

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作者: 顾贞观 朝代: 清代

玉纤暗数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

恨无端、添叶与青梧,倒减却、黄杨一寸。

天公定亦怜娇俊,念儿女,经年愁损。

早收回、溽暑换清商,翻借作,兰秋重闰。

玉纤暗数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

恨无端、添叶与青梧,倒减却、黄杨一寸。

玉纤:指女子之手。

“添叶”句:梧桐秋日落叶,有“一叶知秋”之说。

今遇闰六月,则使梧桐落叶延迟,故云添叶。

“倒减却”句:据《本草纲目》载:“黄杨性难长,岁仅长一寸,遇闰则反退。

” 天公定亦怜娇俊,念儿女,经年愁损。

早收回、溽暑换清商,翻借作,兰秋重闰。

娇俊:指青年男女姣好的容貌。

清商:天高气爽的秋季。

“翻借作”句:谓闰六月已行秋令,可借作七月,使七月有重闰。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玉纤暗数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

恨无端、添叶与青梧,倒减却、黄杨一寸。

天公定亦怜娇俊,念儿女,经年愁损。

早收回、溽暑换清商,翻借作,兰秋重闰。

  七月初七,是牛、女二星一年一度相会的日期。

时值闰年,因而可以看做有两个七夕,词人便设想,这是天公出于对经年因分离而愁损的儿女的爱怜。

构思既巧,词亦隽雅。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癸丑生朝舟行有感

作者: 杨冠卿 朝代: 宋代

悬弧初度日,鞠育念劬劳。

未了诗书债,见轻儿女曹。

争知两蜗角,等是一鸿毛。

所贵尽忠考,结交英与豪。

三奠子·隔盈盈一水

作者: 王恽 朝代: 元代

隔盈盈一水,欢会今宵。

梧叶上,雨萧萧。

星沉开帐烛,云黯渡河桥。

渚宫深,离思苦,两无*。

金针缕细,彩舫花娇。

儿女辈,漫情饶。

巧来心愈拙,弦促韵难调。

西楼月,银汉影,碧天遥。

度秦岭

作者: 张舜民 朝代: 宋代

狗日去中山,春尽抵冯翊。

闰晦适石城,发轸蒙再谪。

有姪佐晋阴,所幸在肘腋。

儿女本天爱,未免各分北。

同行五六口,出关已登陟。

舍去两京道,右手入大谷。

入谷路崎岖,少前屡颠踬。

秦岭生所闻,今日乃相识。

一舍蹑其跌,两舍跨其脊。

东井闻水声,南箕观簸析。

西历华山小,北瞰黄河赤。

大荔信毫末,中条真拳石。

终夜听猿啼,白昼履虎迹。

俯仰天地间,浩然为一色。

是时甫中元,寒冻地欲坼。

婢仆急榆火,腹背互熏炙。

辗转竟号呼,良久......更多

春梦

作者: 王令 朝代: 宋代

春风儿女喜,不合丈夫爱,日午困魔来,四体倦欲解。

春禽只随花中飞,幸此无声聒我睡。

一梦梦周公,笑与伊尹语。

问今天下贤者谁,何为见弃不见取。

纸传周官十卷书,安用久留不烧去。

二梦梦孔父,戟手怒目瞠。

天下皆曰自孔氏,猎取利禄安荣身。

高官志遂不思道,牵以嗜利露己真。

如何贫贱用我者皆是,富贵用我无一人。

三梦梦我身,化为鸣凤雏。

飞飞两足高,迅迅六翮舒。

直上高高天,天门闭锁阻我回。

我留不肯去,以翼搏天天门开。

天公......更多

5152535455 共64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