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中行路难二首(一作行军军中行路难、军中行路难)

作者: 骆宾王 朝代: 唐代

君不见封狐雄虺自成群,冯深负固结妖氛。

玉玺分兵征恶少,金坛受律动将军。

将军拥旄宣庙略, 战士横行静夷落。

长驱一息背铜梁,直指三巴登剑阁。

阁道岧峣起戍楼,剑门遥裔俯灵丘。

邛关九折无平路, 江水双源有急流。

征役无期返,他乡岁华晚。

杳杳丘陵出,苍苍林薄远。

途危紫盖峰,路涩青泥坂。

去去指哀牢,行行入不毛。

绝壁千里险,连山四望高。

中外分区宇,夷夏殊风土。

交趾枕南荒,昆弥临北户。

......更多

赠弟观之王传心馆数语送行

作者: 陈著 朝代: 宋代

今日为何日,风雨春寒痴。

吾心方恻恻,门外剥啄谁。

谓我欲见兄,迎面三吁嘻。

出语复梗塞,书担行有期。

岂不怀室家,将以疗我饥。

平生手足谊,奈何忽违离。

执手因与言,吾道其果非。

达则仕行志,穷则为人师。

去家二舍近,非是天一涯。

行矣汝其勉,第问归何时。

久而挽首答,身如马受羁。

去住不在我,此况谁得知。

吾年七十四,疾病常乘衰。

汝年亦五十,半发成雪丝。

年事俱至此,时光去如飞。

紫荆次第花,鸣雁□相归。

触目成感慨,赠别......更多

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

作者: 张先 朝代: 宋代

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

绣被掩余寒,画幕明新晓。

朱槛连空阔,飞絮无多少。

径莎平,池水渺。

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

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

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

欢难偶,春过了。

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

绣被掩余寒,画幕明新晓。

朱槛连空阔,飞絮无多少。

径莎平,池水渺。

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

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

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

欢难偶,春过了。

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起首一句,点出主人公的居处所。

“时闻有”,承上句,乃由于高墙缭绕、院宇深邃的缘故,而接下句则为人春眼之中的缘故。

这时而一闻的莺啼把人唤醒了。

“绣被掩余寒”,可见被未折叠,而“画阁明新晓”,天已大亮了。

“朱槛连空阔”句承“画阁”而写居处环境,与“缭墙重院”相应,虽富丽然而寂寥,其境过清。

“飞絮知多少”暗点时令为暮春。

这样,春晓、恬睡、闻鸟,与“飞絮知多少”之景相连,就构成一个现成思路,间接表现出浓厚的惜春情绪。

“径莎平”句以下续写暮春景象,路上长满野草,池面渐广,风平浪静时,时有花影倒映。

“日长风静”与“闲”字表现出落寞萧索的气氛。

这几句暗示出词中人小园芳径之上徘徊不定,百无聊赖的独特情绪。

  过片承上启下。

“尘香拂马”,要去城南的玉仙现,一路上愁红惨绿,偏又不期然而然地,“逢谢女,城南道”。

两人早已互相慕名的,而百闻不如一见,于是“一见慕悦”。

她明艳绝伦,秀丽出于天然,“秀艳过施粉”,虽只微微一笑,便有无限妩媚而其衣色鲜艳夺目,日暖衣薄,更显示出其身段之窈窕,就连她随身佩带之玉饰,雕琢成双蝉样,也格外玲珑可爱。

这里以工笔重彩,画出一个天生丽人,从中流露出一见倾心的愉悦。

然而紧接六字“欢难偶,春过了”,是说有无穷后时之悔。

从“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二句看,二人可说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用笔变化,有相得益彰之妙。

作者并没有花太多笔墨来写二人相遇如何的交谈或品乐,却通过相顾无言的描写将彼此的倾倒爱悦和相见恨晚的惆怅情绪表露得淋漓尽致。

“春过了”三字兼挽上片,惜春之情与相见恨晚之悔打成一片,情景莫辩。

  关于此词的本事,《绿宿新话》卷上有一段引语,与此词词意大致相符:“张子野往玉仙观,中路逢谢媚卿,初未相识,但两相闻名。

子野才韵既高,谢亦秀色出世,一见慕悦,目色相接。

张领其意,缓辔久之而去。

因作《谢池春慢》以叙一时之遇”。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扫花游·九日怀归

作者: 周密 朝代: 宋代

江蓠怨碧,早过了霜花,锦空洲渚。

孤蛩暗语。

正长安乱叶,万家砧杵。

尘染秋衣,谁念西风倦旅。

恨无据。

怅望极归舟,天际烟树。

心事曾细数。

怕水叶沉红,梦云离去。

情丝恨缕。

倩回文为织,那时愁句。

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

暗凝伫。

近重阳、满城风雨。

江蓠怨碧,早过了霜花,锦空洲渚。

孤蛩暗语。

正长安乱叶,万家砧杵。

尘染秋衣,谁念西风倦旅。

恨无据。

怅望极归舟,天际烟树。

早过了经霜开花时候,洲渚边已没有一片花如锦的江蓠了。

孤零零的蟋蟀暗自呜叫。

正是长安木叶飘零,万户夜晚捣衣的时候。

在京都很长久,衣裳尘污黑了,却没有遇到知己,没有人顾念倦于行旅的天涯游子。

想回去,但又未能,只有惆怅地极目望江上远远归去的船只和天边烟树。

心事曾细数。

怕水叶沉红,梦云离去。

情丝恨缕。

倩回文为织,那时愁句。

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

暗凝伫。

近重阳、满城风雨。

心事萦绕,无可排遣,只怕美好的往事将如沉红梦云,一逝难返。

所有的情事总结成一缕。

请你像晋代苏蕙织成锦字回文诗一样,将当时的离愁别绪,写成诗章或书信。

即使书信也讲不了多少相思情,装不下许多愁。

暗自凝眸伫立看重阳景象,一到近重阳节,只是满城风雨。

参考资料: 1、 刘文忠,张燕瑾选释.宋词精品选释:研究出版社,2005.10:第370页

清平乐(再次前韵)

作者: 周密 朝代: 宋代

晚莺桥噎。

庭户溶溶月。

一树湘桃飞茜雪。

红豆相思渐结。

看看芳草平沙。

游鞯犹未归家。

自是萧郎飘荡,错教人恨杨花。

木兰花慢·六桥春浪暖

作者: 周密 朝代: 宋代

六桥春浪暖,涨桃雨、鳜初肥。

正短棹轻蓑,牵筒荇带,萦莼丝。

依稀。

岸红溯远,漾仙舟、误入武陵溪。

何处金刀脍玉,画船傍柳频催。

芳堤。

渐满斜晖。

舟叶乱、浪花飞。

听暮榔声合,鸥沈暗渚,鹭起烟矶。

忘机。

夜深浪静,任烟寒、自载月明归。

三十六鳞过却,素笺不寄相思。

齐天乐·东风又入江南岸

作者: 周密 朝代: 宋代

东风又入江南岸,年年汉宫春早。

宝屑无痕,生香有韵,消得何郎花恼。

孤山梦绕。

记路隔金沙,那回曾到。

夜月相思,翠尊谁共饮清醥。

天寒空念赠远,水边凭为问,春得多少。

竹外凝情,墙阴照影,谁见嫣然一笑。

吟香未了。

怕玉管西楼,一声霜晓。

花自多情,看花人自老。

糖多令(吴江道上赠郑可大)

作者: 陈允平 朝代: 宋代

何处是秋风。

月明霜露中。

算凄凉、未到梧桐。

曾向垂虹桥上看,有几树、水边枫。

客路怕相逢。

酒浓愁更浓。

数归期、犹是初冬。

欲寄相思无好句,聊折赠、雁来红。

摸鱼儿(西湖送春)

作者: 陈允平 朝代: 宋代

倚东风、画阑十二,芳阴帘幕低护。

玉屏翠冷梨花瘦,寂寞小楼烟雨。

肠断处。

怅折柳柔情,旧别长亭路。

年华似羽。

任锦瑟声寒,琼箫梦远,羞对彩鸾舞。

文园赋。

重忆河桥眉妩。

啼痕犹溅纨素。

丁香共结相思恨,空托绣罗金缕。

春已暮。

纵燕约莺盟,无计留春住。

伤春倦旅。

趁暗绿稀红,扁舟短棹,载酒送春去。

木兰花

作者: 陈允平 朝代: 宋代

长江浩渺山明秀。

宛转西风惊客袖。

相逢才系柳边舟,相别又倾花下酒。

怪得新来诗骨瘦。

都在秋娘相识后。

一天明月照相思,芦汀洲霜满首。

5657585960 共230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