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 留别王维 / 送崔九

作者: 裴迪 朝代: 唐代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你若要归山无论深浅都要去看看;

山峦沟壑清净秀美要尽情地赏玩。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只在桃花源游了几天就匆匆出山。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hè)美。

莫学武陵(líng)人,暂游桃源里。

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的武陵渔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hè)美。

你若要归山无论深浅都要去看看;

山峦沟壑清净秀美要尽情地赏玩。

莫学武陵(líng)人,暂游桃源里。

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只在桃花源游了几天就匆匆出山。

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的武陵渔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这两句是说这次回到山里之后,不论入山深浅,都要饱览山川之秀丽,林木之幽美。

这当然是劝勉崔兴宗不要再留恋世俗的生活,把对山水的感情升华到一种与世俗生活相对立的高度,这与他们对现实的厌倦与反感有关。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这两句是劝崔兴宗隐居丘壑,既然在山水间找到了生活的真趣,就不要再从那个境界里返回到现实中来了。

这一方面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

作者为什么要人留恋那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呢?

这是由于他们在现实中屡屡失败,一方面产生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感,另一方面也更深刻地认识了现实生活。

作者生活的时代大约属于唐玄宗和唐肃宗时期,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后期。

那个时候由于唐玄宗任用奸相李林甫,宠幸杨贵妃,政治十分黑暗,下层知识分子无法入仕,像裴迪、崔兴宗这样的寒士没有出路。

所以他们宁愿隐居山林,过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

因此作者劝他的朋友,既然在山水之间找到了真趣,找到了自己思想感情的寄托,就不要像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武陵人一样,找到了桃花源却轻易地放弃了。

作者认为这是一个错误,因此他说:“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   这首诗语言浅显易懂,但立意很深,不失为一首好诗。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辋川集二十首。华子冈

作者: 裴迪 朝代: 唐代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辋川集二十首。辛夷坞

作者: 裴迪 朝代: 唐代

绿堤春草合,王孙自留玩。

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

辋川集二十首。文杏馆

作者: 裴迪 朝代: 唐代

迢迢文杏馆,跻攀日已屡。

南岭与北湖,前看复回顾。

辋川集二十首。欹湖

作者: 裴迪 朝代: 唐代

空阔湖水广,青荧天色同。

舣舟一长啸,四面来清风。

辋川集二十首。白石滩

作者: 裴迪 朝代: 唐代

跂石复临水,弄波情未极。

日下川上寒,浮云澹无色。

辋口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

作者: 裴迪 朝代: 唐代

积雨晦空曲,平沙灭浮彩。

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

辋川集二十首。北垞

作者: 裴迪 朝代: 唐代

南山北垞下,结宇临欹湖。

每欲采樵去,扁舟出菰蒲。

西塔寺陆羽茶泉

作者: 裴迪 朝代: 唐代

竟陵西塔寺,踪迹尚空虚。

不独支公住,曾经陆羽居。

草堂荒产蛤,茶井冷生鱼。

一汲清泠水,高风味有馀。

送崔九

作者: 裴迪 朝代: 唐代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笑。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1234 共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