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盼银河迢递,惊入夜,转清商。

乍西园蝴蝶,轻翻麝粉,暗惹蜂黄。

炎凉。

等闲瞥眼,甚丝丝、点点搅柔肠。

应是登临送客,别离滋味重尝。

疑将。

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

倩一叶高梧,半条残烛、做尽商量。

荷裳。

被风暗剪,问今宵、谁与盖鸳鸯。

从此羁愁万叠,梦回分付啼螀。

盼银河迢递,惊入夜,转清商。

乍西园蝴蝶,轻翻麝粉,暗惹蜂黄。

炎凉。

等闲瞥眼,甚丝丝、点点搅柔肠。

应是登临送客,别离滋味重尝。

盼望着银河的出现,入夜的时候却偏偏下起了悲凄的秋雨。

刹那间,园里的蝴蝶和蜜蜂纷纷飞起,匆匆躲避。

是暖是寒。

入秋夜雨本是等闲之事,但今晚那丝丝点点的雨声却令人搅断柔肠。

应该是因为此时正是别离送友的时刻,所以这秋雨才这样让人断肠吧。

疑将。

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

倩一叶高梧,半条残烛、做尽商量。

荷裳。

被风暗剪,问今宵、谁与盖鸳鸯。

从此羁愁万叠,梦回分付啼螀。

秋夜雨洒落在疏窗上,那雨痕仿佛是屏风上画出的水墨画。

能否请求高高的梧桐树和烧残的灯烛细做掂量,不要在此时再添人的愁绪池塘里,荷叶已经被秋风吹残,那今夜谁来代替荷叶为鸳鸯们遮风挡雨呢?

你将上路远行,从此旅途劳顿,梦醒之时,唯有悲切的寒蝉声相伴。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208页

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

刚与病相宜,锁窗薰绣衣。

画眉烦女伴,央及流莺唤。

半晌试开奁,娇多直自嫌。

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

刚与病相宜,锁窗薰绣衣。

风吹不停,浓云阴沉,雨时断时续,寒食节马上要来临了。

昨夜风将樱桃吹得凌乱不堪。

雨天阴冷潮湿,我也小病刚好,是该用炉子烘烤衣物了。

画眉烦女伴,央及流莺唤。

半晌试开奁,娇多直自嫌。

我想去唤女伴麻烦她来替我画眉,但又懒得动身,多么希望黄莺给捎个信儿。

迟疑半晌才打开梳妆盒,镜中的容貌虽然娇艳,但还是嫌自己不够美丽。

参考资料: 1、 纳兰性德.《山有扶疏编,一生最爱纳兰词 辛苦最怜天上月》: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08:第11页 2、 纳兰性德.《墨香斋译评,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65页

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

刚与病相宜,锁窗薰绣衣。

风吹不停,浓云阴沉,雨时断时续,寒食节马上要来临了。

昨夜风将樱桃吹得凌乱不堪。

雨天阴冷潮湿,我也小病刚好,是该用炉子烘烤衣物了。

阑风伏雨:指风雨不止。

寒食:寒食节。

旧俗在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当此节日,禁火三天,食冷食。

狠藉:指樱桃花败落。

锁窗:雕刻有花纹图案的窗子。

薰绣衣:用香料薰华丽的衣物。

画眉烦女伴,央及流莺唤。

半晌试开奁,娇多直自嫌。

我想去唤女伴麻烦她来替我画眉,但又懒得动身,多么希望黄莺给捎个信儿。

迟疑半晌才打开梳妆盒,镜中的容貌虽然娇艳,但还是嫌自己不够美丽。

央及:请求、恳求。

流莺:啼莺,以其啼鸣婉转,故云。

半响:许久、好久。

奁(lián):女子梳妆用的镜匣,泛指精巧的小匣子。

自嫌:自己对自己不满。

参考资料: 1、 纳兰性德.《山有扶疏编,一生最爱纳兰词 辛苦最怜天上月》: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08:第11页 2、 纳兰性德.《墨香斋译评,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65页

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

刚与病相宜,锁窗薰绣衣。

画眉烦女伴,央及流莺唤。

半晌试开奁,娇多直自嫌。

  词的上片写由狼藉满地的樱桃花牵惹出思妇的一腔春愁。

一阵阵的风雨将寒食节催来了,春天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窗外的樱桃花昨天还开得明媚娇艳,一夜风雨便将花儿吹打得散乱满地。

由狼藉的樱桃花,她想到了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这飘零的春花“刚与病相宜”,恰好同自己多愁多病的身体一。

多病而又寂寞无聊,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

怎样也排遣不了这种思绪,只好关起窗户“薰绣衣”。

“琐窗薰绣衣”句将闺中女子孤单寂寞、百无聊赖的心理状态表现得凄婉、含蓄,耐人寻味。

  下片写这位少妇越是思念丈夫,越耐不住这种寂寥,强打精神为自己梳妆打扮。

“画眉烦女伴”,她又想起了丈夫在家时闺房中的乐趣,可现在为她画眉的人远游他乡,她只得“烦女伴”了。

“画眉”典出“张敞匦眉”。

女伴不在身边,她又得央求侍女莺儿去请她来。

紧接着,诗人用“半饷试开奁”这个极细微的动作描写,把人物的复杂心理表现得逼真而细腻。

女伴来了,她多么急切地想把自己打扮得姣好动人,可又害怕镜中现出的自已是憔悴多愁的姿容,所以踌蹰半晌,才试着打开镜匣。

没想到镜中人是那样柔弱娇美,她不免暗中欣喜,可是立即想到丈夫不在身边,为谁梳妆呢!于是更觉尢聊,连自己也嫌她“娇多”了。

刚才的兴致一下被扫尽,心又冷下来了。

参考资料: 1、 纳兰性德.《墨香斋译评,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65页

霜天晓角·重来对酒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重来对酒,折尽风前柳。

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彀。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自古青蝇白璧,天已早安排就。

重来对酒,折尽风前柳。

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彀。

几欲举杯,对酒无言,折尽风中摇曳的柳条也数不尽那浓浓的离情别绪。

遥忆当年花前把酒、壮志酬筹,何等快意。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自古青蝇白璧,天已早安排就。

还是不要提那些空虚如幻的陈情旧事了,趁着良辰未尽,再多饮一杯消愁的美酒,自古英雄多壮志难酬,是非成败上天早已为我们安排妥当了。

参考资料: 1、 《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11,第245页

重来对酒,折尽风前柳。

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彀。

彀(gòu):同“够”。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自古青蝇白璧,天已早安排就。

搔首:以手搔头,是为人之焦急或有所思的情态。

青蝇(yíng)白璧:喻小人谗谤好人,污其青白。

青蝇,苍蝇。

白璧,白玉。

《楚辞·刘向(九叹·怨思)》:“若青蝇之伪质兮,晋骊姬之反情。

”王逸注:“青蝇变白使黑,变白使黑,以喻谗佞。

” 参考资料: 1、 《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11,第245页

重来对酒,折尽风前柳。

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彀。

几欲举杯,对酒无言,折尽风中摇曳的柳条也数不尽那浓浓的离情别绪。

遥忆当年花前把酒、壮志酬筹,何等快意。

彀(gòu):同“够”。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自古青蝇白璧,天已早安排就。

还是不要提那些空虚如幻的陈情旧事了,趁着良辰未尽,再多饮一杯消愁的美酒,自古英雄多壮志难酬,是非成败上天早已为我们安排妥当了。

搔首:以手搔头,是为人之焦急或有所思的情态。

青蝇(yíng)白璧:喻小人谗谤好人,污其青白。

青蝇,苍蝇。

白璧,白玉。

《楚辞·刘向(九叹·怨思)》:“若青蝇之伪质兮,晋骊姬之反情。

”王逸注:“青蝇变白使黑,变白使黑,以喻谗佞。

” 参考资料: 1、 《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11,第245页

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

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

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

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春天的傍晚,帘外雨收云散,濛濛的飞絮粘在蝴蝶的翅膀上,使它欲飞还住。

独居在高楼之上,无人相伴,只能感受到从四面八方吹来的料峭春风。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

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楼外柳丝已经凝成轻烟,暮色降临,笼罩在楼顶的鸳鸯瓦上。

不要再凭栏远望,夕阳下绵延不尽的远山,只能引起内心的无尽伤悲。

参考资料: 1、 闵泽平编著.《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2年03月:第243页 2、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性德集:三晋出版社,2008.10:第52页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

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春天的傍晚,帘外雨收云散,濛濛的飞絮粘在蝴蝶的翅膀上,使它欲飞还住。

独居在高楼之上,无人相伴,只能感受到从四面八方吹来的料峭春风。

玉楼 :指华丽的楼阁。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

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楼外柳丝已经凝成轻烟,暮色降临,笼罩在楼顶的鸳鸯瓦上。

不要再凭栏远望,夕阳下绵延不尽的远山,只能引起内心的无尽伤悲。

柳烟 :柳树技叶茂密似笼烟雾,故称。

暝色:暮色,夜色。

休近:《昭代词选》作“休问”。

阑干:栏杆。

参考资料: 1、 闵泽平编著.《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2年03月:第243页 2、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性德集:三晋出版社,2008.10:第52页

南楼令·古木向人秋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古木向人秋,惊蓬掠鬓稠。

是重阳、何处堪愁。

记得当年惆怅事,正风雨,下南楼。

断梦几能留,香魂一哭休。

怪凉蝉、空满衾禂。

霜落鸟啼浑不睡,偏想出,旧风流。

古木向人秋,惊蓬掠鬓稠。

是重阳、何处堪愁。

记得当年惆怅事,正风雨,下南楼。

断梦几能留,香魂一哭休。

怪凉蝉、空满衾禂。

霜落鸟啼浑不睡,偏想出,旧风流。

  该篇写出了塞上又逢重九的伤感。

作于何年亦未详。

上片写塞外重九日之景,蓬草联飞,萧疏荒凉。

而此景又触动了离愁与相思,遂忆起当年重九的往事,惆怅之情怀就更加深浓了。

下片写此时相思之情状。

先是写梦断忆梦,本来梦中妻子音容宛然,但却“一笑”而别,好梦难留了。

接下去则以“凉蝉”、“籍落乌啼”等情景再加烘托,其愁怀难耐,孤寂无聊,便更为深切动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虞美人·风灭炉烟残灺冷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

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

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

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问间醒眼是何人?

冷风吹灭了香炉中的残烟,燃尽的烛灰早已不再温热,陪伴自己的只有自己孤单的影子。

我情愿喝得酩酊大醉,借着醇酒来麻醉自己,大声质问苍天谁是这世间清醒不醉之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

为何能与知己畅饮的盛宴总是相逢难,离别易,而人去宴散后,只能对着满桌的空杯搔首长叹。

闲愁萦怀,难以派遣,我还是用美酒和梦乡来逃避它吧。

但只怕醒来之后,满腔的愁思就会让我又一次来到酒杯的面前。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性德集 》:陕西出版集团,2008年:第132页 2、 纳兰信德著;

闵泽平译.《纳兰信德全集 02 词集 》:新世界出版社,2014 :95页

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

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问间醒眼是何人?

炉烟:熏炉或香炉之烟。

残灺(xiè):烧残的烛灰。

判:情愿、甘愿、不惜之意。

清尊(zūn):酒器,借指清醇之酒。

判教句:意谓情愿喝得酩配大醉,借清酒来麻醉自己。

唐皇甫冉《曾山送别诗》:“凄凄游子苦飘蓬,明日清尊只暂同。

”醒眼:清醒之眼光。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

花间酒:谓美景良辰时之酒宴。

搔(sāo)首:以手搔头。

焦急或有所思貌。

尊前:酒樽之前。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性德集 》:陕西出版集团,2008年:第132页 2、 纳兰信德著;

闵泽平译.《纳兰信德全集 02 词集 》:新世界出版社,2014 :95页

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

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问间醒眼是何人?

冷风吹灭了香炉中的残烟,燃尽的烛灰早已不再温热,陪伴自己的只有自己孤单的影子。

我情愿喝得酩酊大醉,借着醇酒来麻醉自己,大声质问苍天谁是这世间清醒不醉之人。

炉烟:熏炉或香炉之烟。

残灺(xiè):烧残的烛灰。

判:情愿、甘愿、不惜之意。

清尊(zūn):酒器,借指清醇之酒。

判教句:意谓情愿喝得酩配大醉,借清酒来麻醉自己。

唐皇甫冉《曾山送别诗》:“凄凄游子苦飘蓬,明日清尊只暂同。

”醒眼:清醒之眼光。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

为何能与知己畅饮的盛宴总是相逢难,离别易,而人去宴散后,只能对着满桌的空杯搔首长叹。

闲愁萦怀,难以派遣,我还是用美酒和梦乡来逃避它吧。

但只怕醒来之后,满腔的愁思就会让我又一次来到酒杯的面前。

花间酒:谓美景良辰时之酒宴。

搔(sāo)首:以手搔头。

焦急或有所思貌。

尊前:酒樽之前。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性德集 》:陕西出版集团,2008年:第132页 2、 纳兰信德著;

闵泽平译.《纳兰信德全集 02 词集 》:新世界出版社,2014 :95页

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

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

  词首第一句以冷风、残烟、烛灰、孤影交织而成一幅孤寂凄凉的室内独居图景。

“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冷风吹灭了香炉中的残烟,燃尽的烛灰早已不再温热;

陪伴他的,只有孤单的影子。

他既是自感忧愁如此,漫漫长夜该如何打发。

  词的第二句写词人无法派遣忧愁,只能通过借酒来消愁。

“判教狼藉醉清樽”,即是说我情愿喝得酩酊大醉,借着醇酒来麻醉自己。

“判教”、“狼藉”,都是决绝之语,感情色彩极为强烈,说明词人愁痛深入骨髓。

否则他也不会大声质问苍天,问谁是这世间清醒不醉之人。

“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出自《楚辞-渔夫》:“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这句质问,似也点明了词人满腔郁闷忧愁的原因。

  词的第三句写借酒消愁、时光短暂。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为何能与知己畅饮的盛宴总是相逢难、离别易,而人去宴散后,只能对着满桌的空杯搔首长叹。

“空搔首”写出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慨、对离别的无可奈何。

  词的尾句写出了虽然借酒消愁,但担心醒时又会继续喝酒的心理。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既然闲愁萦怀,难以派遣,词人只能用美酒和梦乡来逃避它。

但词人又害怕醒来之后,满腔的愁思就会让他又一次来到酒杯的面前。

“总”字写出了词人的怀疑,“恐”字写出了词人的害怕和担心。

  全词迂回曲折,写出了词人从孤独到借酒销愁,再到对酒产生怀疑,心中担忧酒醒后又会继续喝酒逃避的心理活动,和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类似。

参考资料: 1、 梦远.《纳兰词全解 超值彩图白金版 》: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262页

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剪芙蓉。

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剪芙蓉。

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

夕阳西下,渔人收起鱼竿准备回家。

连秋风都是温柔的,不肯让荷花凋谢了。

烟水蒙蒙,渔人悠闲自得,听短笛的旋律,被秋风吹进芦花荡的深处。

参考资料: 1、 汪政,陈如江编注.谁念西风独自凉 纳兰词: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08:第123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墨香斋译评,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291页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剪芙蓉。

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

夕阳西下,渔人收起鱼竿准备回家。

连秋风都是温柔的,不肯让荷花凋谢了。

烟水蒙蒙,渔人悠闲自得,听短笛的旋律,被秋风吹进芦花荡的深处。

纶(lún)竿:钓竿。

落照:即夕阳。

宁(nìng):犹乃。

芙蓉:荷花。

剪:作吹动解。

“吹入”句:谓悠扬的短笛声飘入芦花丛中。

参考资料: 1、 汪政,陈如江编注.谁念西风独自凉 纳兰词: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08:第123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墨香斋译评,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291页

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

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

桃花并非无情地死去,在这春阑花残之际,艳丽的桃花被东风吹落,飞入窗棂,陪伴着伤情的人共度残留的春光。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

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有谁来怜惜我这像沈约般飘零殆尽、日渐消瘦的身影,为春残而懊恼,感到慵懒无聊。

虽比不上芙蓉花,但它的一片幽香在清冷处却显得更加浓重。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25-27页 2、 闵泽平编著.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2.03:第1-2页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

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ào)侬(nóng)。

采桑子:《百名家词钞》作“罗敷媚”。

娇红:嫩红,鲜艳的红色。

这里指花。

懊侬(:烦闷。

这里指烦闷的人。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yōng)。

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东阳:指南朝梁沈约。

因其曾为东阳太守,故称。

唐朝初期,著名的史学家姚思廉和他的父亲姚察在所著史籍《梁书·沈约传》中,高度赞誉了他的人品和文品,评价他“高才博洽、一代英伟。

”姚思廉在《梁书·沈约传》中记载:“沈约,永明末出守东阳……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

”沈约操劳过度,日渐消瘦后,被世人以“东阳销瘦”、“东阳瘦体”称之。

春慵:春天的懒散情绪。

芙蓉:荷花,或以为指芙蓉镜。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相国李公下第游蜀,遇一老妪。

言:郎君明年芙蓉镜下及第。

明年,果然状头及第。

”幽情:《草堂嗣响》作“幽香”。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25-27页 2、 闵泽平编著.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2.03:第1-2页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

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ào)侬(nóng)。

桃花并非无情地死去,在这春阑花残之际,艳丽的桃花被东风吹落,飞入窗棂,陪伴着伤情的人共度残留的春光。

采桑子:《百名家词钞》作“罗敷媚”。

娇红:嫩红,鲜艳的红色。

这里指花。

懊侬(:烦闷。

这里指烦闷的人。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yōng)。

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有谁来怜惜我这像沈约般飘零殆尽、日渐消瘦的身影,为春残而懊恼,感到慵懒无聊。

虽比不上芙蓉花,但它的一片幽香在清冷处却显得更加浓重。

东阳:指南朝梁沈约。

因其曾为东阳太守,故称。

唐朝初期,著名的史学家姚思廉和他的父亲姚察在所著史籍《梁书·沈约传》中,高度赞誉了他的人品和文品,评价他“高才博洽、一代英伟。

”姚思廉在《梁书·沈约传》中记载:“沈约,永明末出守东阳……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

”沈约操劳过度,日渐消瘦后,被世人以“东阳销瘦”、“东阳瘦体”称之。

春慵:春天的懒散情绪。

芙蓉:荷花,或以为指芙蓉镜。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相国李公下第游蜀,遇一老妪。

言:郎君明年芙蓉镜下及第。

明年,果然状头及第。

”幽情:《草堂嗣响》作“幽香”。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25-27页 2、 闵泽平编著.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2.03:第1-2页

采桑子·严宵拥絮频惊起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严宵拥絮频惊起,扑面霜空。

斜汗朦胧,冷逼毡帷火不红。

香篝翠被浑闲事,回首西风。

数盏残钟,一穗灯花似梦中。

盆兰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代

春兰未了夏兰开,万事催人莫要呆;

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

136137138139140 共196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