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居

作者: 李冶 朝代: 唐代

心远浮云知不还,心云并在有无间。

狂风何事相摇荡,吹向南山复北山。

寄校书七兄(一作送韩校书)

作者: 李冶 朝代: 唐代

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馀。

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

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

因过大雷岸,莫忘八行书。

瀑布联句

作者: 李忱 朝代: 唐代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黄檗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黄檗 出身:此指出处。

瀑布由山岩高处泻落,出身自然极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李忱 作波涛:谓掀起波涛。

此处当有一个渐进过程:瀑布注成溪流,溪流汇成江河,江河入海,掀起波涛。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黄檗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李忱   此诗的作者是一位皇帝和一位僧侣。

据《庚溪诗话》,“唐宣宗微时,以武宗忌之,遁迹为僧。

一日游方,遇黄檗禅师(按:据《佛祖统纪》应为香严闲禅师。

因宣宗上庐山时黄檗在海昌,不可能联句)同行,因观瀑布。

黄檗曰:‘我咏此得一联,而下韵不接。

’宣宗曰:‘当为续成之。

’(以下联句从略)其后宣宗竟践位,志先见于此诗矣。

”可见,禅师作前两句,有暗射宣宗当时处境用意;

宣宗续后两句,则寄寓不甘落寞、思有作为的情怀。

这样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描绘了冲决一切、气势磅礴的瀑布的艺术形象,富有激情,读来使人激奋,受到鼓舞,故也竟能为农民革命领袖冯云山所喜爱。

艺术形象往往大于作者思想,这也是一个显例。

  此诗的首句是瀑布的溯源。

在深山之中,有无数不为人知的涓涓细流,腾石注涧,逐渐汇集为巨大山泉,在经历“千岩万壑”的艰险后,它终于到达崖前,“一落千丈”,形成壮观的瀑布。

此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

“不辞劳”三字有强烈拟人化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可与《孟子》中一段名言共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艰难能锤炼伟大的人格。

此句似乎隐含这样的哲理。

  近看巨大的瀑布,砯崖转石,跳珠倒溅,令人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却又不能窥见其“出处”。

惟有从远处望去,“遥看瀑布挂前川”时,才知道它来自云烟缭绕的峰顶。

第二句着重表现瀑布气象的高远,寓有人的凌云壮志,又含有慧眼识英雄的意味。

“出处高”则取势远,暗逗后文“终归大海”之意。

  写瀑布经历不凡和气象高远,刻画出其性格最突出的特征,同时酝足豪情,为后两句充分蓄势。

第三句忽然说到“溪涧”,照应第一句的“千岩万壑”,在诗情上是小小的回旋。

当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何必奔冲下山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白居易《白云泉》)。

然而小小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它心向大海,不断开辟前程。

惟其如此,它才能化为崖前瀑布,而且最终要东归大海。

由于第三句的回旋,末句更有冲决的力量。

“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表现出一往无前的信心和决心。

“作波涛”三字语极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浪如山的海涛景象。

从“留”、“归”等字可以体味结尾两句仍是人格化的,使人联想到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的豪情壮怀。

瀑布的性格至此得到完成。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寒山多幽奇

作者: 寒山 朝代: 唐代

寒山多幽奇,登者但恒慑[1]。

月照水澄澄,风吹草猎猎。

凋梅雪作花,杌木[2]云充叶。

触雨转鲜灵,非晴不可涉。

庐山瀑布

作者: 徐凝 朝代: 唐代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今古 一作:千古)

和秋游洛阳

作者: 徐凝 朝代: 唐代

洛阳自古多才子,唯爱春风烂漫游。

今到白家诗句出,无人不咏洛阳秋。

过马当

作者: 徐凝 朝代: 唐代

风波隐隐石苍苍,送客灵鸦拂去樯。

三月尽头云叶秀,小姑新著好衣裳。

再归松溪旧居宿西林

作者: 徐凝 朝代: 唐代

五粒松深溪水清,众山摇落月偏明。

西林静夜重来宿,暗记人家犬吠声。

酬韦胄曹

作者: 武元衡 朝代: 唐代

相逢异县蹉跎意,无复少年容易欢。

桃李美人攀折尽,何如松柏四时寒。

赠僧

作者: 薛能 朝代: 唐代

尽日行方到,何年独此林。

客归惟鹤伴,人少似师心。

坐石落松子,禅床摇竹阴。

山灵怕惊定,不遣夜猿吟。

知古斋主精校

201202203204205 共3632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