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理封主簿五郎亲事不合却赴通州主簿前阆…亲事遂停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禁脔去东床,趋庭赴北堂。

风波空远涉,琴瑟几虚张。

渥水出骐骥,昆山生凤凰。

两家诚款款,中道许苍苍。

颇谓秦晋匹,从来王谢郎。

青春动才调,白首缺辉光。

玉润终孤立,珠明得暗藏。

馀寒折花卉,恨别满江乡。

复愁十二首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人烟生处僻,虎迹过新蹄。

野鹘翻窥草,村船逆上溪。

钓艇收缗尽,昏鸦接翅归。

月生初学扇,云细不成衣。

万国尚防寇,故园今若何。

昔归相识少,早已战场多。

身觉省郎在,家须农事归。

年深荒草径,老恐失柴扉。

金丝镂箭镞,皂尾制旗竿。

一自风尘起,犹嗟行路难。

胡虏何曾盛,干戈不肯休。

闾阎听小子,谈话觅封侯。

贞观铜牙弩,开元锦兽张。

花门小箭好,此物弃沙场。

今日翔麟马,先宜驾鼓车。

无劳问河北,诸将觉荣华。

......更多

拨闷(一作赠严二别驾)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闻道云安麹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

乘舟取醉非难事, 下峡消愁定几巡。

长年三老遥怜汝,棙柁开头捷有神。

已办青钱防雇直,当令美味入吾唇。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

今晨散帙眼忽开, 迸泪幽吟事如昨。

呜呼壮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动寥廓。

叹我凄凄求友篇,感时郁郁匡君略。

锦里春光空烂熳, 瑶墀侍臣已冥莫。

潇湘水国傍鼋鼍,鄠杜秋天失雕鹗。

东西南北更谁论,白首扁舟病独存。

遥拱北辰缠寇盗, 欲倾东海洗乾坤。

边塞西蕃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

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处觅王门。

文章曹植波澜阔, 服食刘安德业尊。

长笛谁能乱愁思,昭州词翰与招魂。

扬旗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江雨飒长夏,府中有馀清。

我公会宾客,肃肃有异声。

初筵阅军装,罗列照广庭。

庭空六马入,駊騀扬旗旌。

回回偃飞盖,熠熠迸流星。

来缠风飙急,去擘山岳倾。

材归俯身尽,妙取略地平。

虹霓就掌握,舒卷随人轻。

三州陷犬戎,但见西岭青。

公来练猛士,欲夺天边城。

此堂不易升,庸蜀日已宁。

吾徒且加餐,休适蛮与荆。

赠高式颜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昔别是何处,相逢皆老夫。

故人还寂寞,削迹共艰虞。

自失论文友,空知卖酒垆。

平生飞动意,见尔不能无。

有客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患气经时久,临江卜宅新。

喧卑方避俗,疏快颇宜人。

有客过茅宇,呼儿正葛巾。

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

忆弟二首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丧乱闻吾弟,饥寒傍济州。

人稀吾不到,兵在见何由。

忆昨狂催走,无时病去忧。

即今千种恨,惟共水东流。

且喜河南定,不问邺城围。

百战今谁在,三年望汝归。

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

断绝人烟久,东西消息稀。

促织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蟋蟀的叫声十分微细,那哀婉的声音多么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它在寒冷的野外草丛间叫得不畅,移到床下来叫,仿佛与我的心情相同。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唉,久客他乡的我怎能不闻声而泪下?

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也在半夜里难以稳睡到天明。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想那哀切的丝乐和激昂的管乐,也不如这天真的声音如此感人。

参考资料: 1、 韩成武 张志民.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285-286 2、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促织:又叫蟋蟀,今甘肃天水一带俗称“黑羊”。

哀音:哀婉的声音。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稳:安。

亲:近。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得:能够。

放妻: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丝:弦乐器。

管:管乐器。

感激:感动,激发。

天真:这里指促织没有受礼俗影响自然真切的呜声。

参考资料: 1、 韩成武 张志民.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285-286 2、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蟋蟀的叫声十分微细,那哀婉的声音多么动人!

促织:又叫蟋蟀,今甘肃天水一带俗称“黑羊”。

哀音:哀婉的声音。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它在寒冷的野外草丛间叫得不畅,移到床下来叫,仿佛与我的心情相同。

稳:安。

亲:近。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唉,久客他乡的我怎能不闻声而泪下?

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也在半夜里难以稳睡到天明。

得:能够。

放妻: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想那哀切的丝乐和激昂的管乐,也不如这天真的声音如此感人。

丝:弦乐器。

管:管乐器。

感激:感动,激发。

天真:这里指促织没有受礼俗影响自然真切的呜声。

参考资料: 1、 韩成武 张志民.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285-286 2、

城西陂泛舟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此诗写皇家的豪华生活。

仇兆鳌《杜诗详注》:“此泛陂而志声妓之盛也。

”   首联首句“青蛾皓齿在楼船”中的青蛾皓齿指船上的家妓或歌妓。

在古代,携妓出游,是所谓“雅事”。

青蛾,当时仕女的青眉并不是像后世那样细细弯弯的,而是用青黛涂描得很大,呈瓜子状斜峙,如同两只青蛾,故称。

这在唐代的《簪花仕女图》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次句“横笛短箫悲远天”,由于笛声音色高亢哀厉的缘故,古人经常用“悲”之类的词来形容笛箫之声(特别是笛声)优美。

例如江总诗:“横笛短箫凄复切”(《梅花落》)。

杜甫在七律《吹笛》诗中也写道:“谁家巧作断肠声”。

横笛相传为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以后输入长安。

唐代笛子横吹,是没有笛膜的。

杜甫曾有诗:“晚来横吹好”(《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所指即吹奏这种横笛。

  颔联:“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明朝颜廷榘《杜律意笺》:象牙作帆樯,此乐府之侈词;

锦彩为舟缆,此甘宁之侈事,皆属借形语。

这里所说的“甘宁之侈事”,见于《三国志·吴志·甘宁传》:甘宁住止,常以缯锦缆舟,去辄割弃,以示奢(引自《太平御览》卷771)。

  颈联出句“鱼吹细浪摇歌扇”的鱼吹,仇兆鳌注认为典故出于《列子》,但查《列子·汤问》,有“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只见“鱼跃”,而未见“鱼吹”。

尽管出处未知,“鱼吹浪”后来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用法,被清朝杨林兰选入用于教初学者的《声律发蒙》:“落叶缤纷鸟出林,浮萍聚散鱼吹浪”。

联系到下句来看,很有可能是当时天气闷热,气压低,所以这时候一些水里的鱼儿连连透出水面吐泡泡(即所谓“鱼吹”),有的还纷纷跃出水面。

对句中的“燕蹴飞花”进一步证实了当时的天气状况。

因为气压低,当时燕子也就飞得极低,这样才有可能杜甫近距离观察到“燕蹴飞花”。

这种气候情况易发生在麦收前后(阳历6月份左右),特别是第一场大雨来临之前。

“燕蹴飞花落舞筵”与“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著人”(《绝句》)的景象很相似,看来当时的燕子准头很好,既能踩到飞花,又能击到飞虫。

同时也可以看出杜甫对生活观察很细致。

杜甫很喜欢燕子,在诗中共歌咏76次,而且又有诗专门写燕子,其中一首为七律。

  尾联“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写小舟送酒,用反问句。

清朝边连宝指出:“小舟送酒,若用正说,便味短而少力。

”(《杜律启蒙》)   此诗颌联、颈联均失粘,是一首拗体七律。

不过,此时的作品和杜甫后期(特别是入夔州以后)的有意为之拗体七律意义不同。

仇兆鳌《杜诗详注》:“盛唐七律,尚有宽而未严处。

此诗“横笛短箫悲远天”,次联宜用仄承,下云“春风自信牙樯动”,仍用平接矣。

如太白《登凤凰台》诗,上四句亦平仄未谐,此才人之不缚于律者。

在中晚则声调谨严,无此疏放处,但气体稍平,却不能如此雄壮典丽耳。

”这反映了七律在刚刚成型的初期尚不严谨,而且杜甫本人当时也处于七律创作的学习阶段。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城西陂泛舟

236237238239240 共3632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