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扬子江

作者: 王令 朝代: 宋代

长江来何从,远自西极詹。

中破蜀山流,始与巴水兼。

川原日混合,泪射势益严。

奔浑万里流,不自顷刻淹。

骇如泻天来,急若赴海添。

潮汐日往复,旦暮难安恬。

攻冲气何雄,吞囓势未厌。

因思禹功成,自匪尧谋佥。

久已口效噞,岂复头今黔。

余来方冬时,怒风何沾沾。

掀轰驾高浪,山阜相联粘。

有如合万鼎,就沸烹群检。

天阳盛焚烁,鬼力争炰燖。

声势欲状说,有口嗟如箝。

须臾稍收敛,晴风荡氛{上雨下殲}。

涵澄动自息,拂拭良无纤。

宛然帝......更多

和人双柏

作者: 王令 朝代: 宋代

一时封植由谁力,万古樵莱偶自全。

不惜以材同失地,好留更老共支天。

人疑久有神灵守,客爱生无雨露偏。

为语长松号孤劲,得秦封爵果何缘。

寄满子权

作者: 王令 朝代: 宋代

昔心何悠悠,今学益漫漫。

莽如浮江可,浩不际崖岸。

生虽乐文子,勤不偿几案。

重编空堆尘,折简久枯汗。

徒知陈市肆,表列环四畔。

已无探讨勤,胡可贤否按。

零丁晚观玄,泯灭旧习彖。

得指来岁期,失忘去日筭。

尝闻勤惰间,已是愚智判。

蒙羞欲何颜,避耻愧无翰。

不能绳己怠,何力禁人叛。

文章触世嫌,议语限客窜。

时牵好恶卑,俗挠是非乱。

早衰夺旧刚,多病袭新懦。

心经衣食艰,事废米盐半。

何谋脱身去,割迹与俗断。

耕荒食新收,凿窒......更多

寄束伯仁

作者: 王令 朝代: 宋代

身逐南舟去不回,匡庐留滞得徘徊。

峰头夜宿平看斗,岩下朝阴府听雷。

西顾波涛浮日月,东归天地入尘埃。

何时得遂幽栖志,常把韦编静处开。

送周器之归润再索

作者: 王令 朝代: 宋代

何须别子始沾衣,久有江南去梦飞。

为语青山幸相望,壮夫终不白头归。

送李公安赴举

作者: 王令 朝代: 宋代

行子冠上尘,梁宋道傍土。

尘逐冠敝损,人来还复去。

马蹄日月长,踏尽西北路。

近者何纷纷,姿状颇秀举。

传言天子诏,士得四方赴。

来如鹊翅翻,去若蝇头聚。

市儿屈指计,过百日未暮。

昔周方盛时,得士才十数。

唐虞此为盛,中复容女妇。

昔何称才难,今也宁异趣。

但恐所取异,今古殊尺度。

失君乃高才,久有及物虑。

今又奋绝去,挺拔欲自树。

余穷非所知,久有山林素。

但无百亩粟,乃就群才赋。

仕道得亦嗟,困穷失为惧。

二者各有命,予亦......更多

春游

作者: 王令 朝代: 宋代

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

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

感愤

作者: 王令 朝代: 宋代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横。

未甘身世成虚老,大见天心却太平。

狂去诗浑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

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暑旱苦热

作者: 王令 朝代: 宋代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清风没有力量驱赶暑天的炎热,那西坠的太阳仿佛生了翅膀,飞旋在山头,不肯下降。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人们个个担心这样干旱江湖大海都要枯竭,难道老天就不怕耿耿银河被晒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高高的昆仑山有常年不化的积雪,遥远的蓬莱岛有永不消失的清凉。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我不能够携带天下人一起去避暑,又怎能忍心独自一个,到那儿去逍遥徜徉?

参考资料: 1、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79-80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屠:屠杀。

这里意为止住、驱除。

着翅:装上翅膀。

这里形容太阳腾空,久久不肯下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昆仑:昆仑山,中国西部高山,传说为擎天柱,是神仙东王公、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蓬莱:传说中海中三仙岛之一。

遗:留存。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参考资料: 1、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79-80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清风没有力量驱赶暑天的炎热,那西坠的太阳仿佛生了翅膀,飞旋在山头,不肯下降。

屠:屠杀。

这里意为止住、驱除。

着翅:装上翅膀。

这里形容太阳腾空,久久不肯下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人们个个担心这样干旱江湖大海都要枯竭,难道老天就不怕耿耿银河被晒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高高的昆仑山有常年不化的积雪,遥远的蓬莱岛有永不消失的清凉。

昆仑:昆仑山,中国西部高山,传说为擎天柱,是神仙东王公、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蓬莱:传说中海中三仙岛之一。

遗:留存。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我不能够携带天下人一起去避暑,又怎能忍心独自一个,到那儿去逍遥徜徉?

参考资料: 1、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79-80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此诗的开篇便不同凡响:“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前句写“清风”,凉爽的风对驱暑显得无能为力,是指清风小而无力驱暑,用“清风无力”来衬托暑旱之甚,酷热难当。

这句中的“屠”字下得尤为精妙。

“屠”,是杀掉的意思。

“屠得热”,即使“热”人格化了,又有力地表现了诗人恨暑热的情感。

给读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时值酷暑,大旱不雨,小河干涸了,土地龟裂了,禾苗枯萎了,而太阳又偏偏不肯下山,炎气蒸腾,热得人们坐立不安。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这里的“天”著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它不痛惜“河汉”(指银河)干涸,这与人害怕江海枯竭的心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字里行间渗透了诗人对老天爷的憎恨之情。

可见,“人固已惧江海竭”还包含的潜台词:人们最害怕的还不是江海枯竭,而是因暑旱酷热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无力解决的生计问题。

紧扣住了诗题“暑旱苦热”中的“苦”字。

“河汉干”诸语,想象瑰奇,令人拍案叫绝。

  这首诗的前四句主要是写暑旱酷热,反映诗人憎恨“热”、“天”之情,后面四句重在发抒诗人愿与天下共苦难的豪情,显示其博大的胸襟。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昆仑”是中国西部的高山,上有终年不化的积雪;

“蓬莱”是古代传说中渤海三座神山之一。

这些都是诗人心目中无暑旱酷热之苦的清凉世界。

诗人由“暑旱苦热”想到昆仑、蓬莱等现实与传说中的清凉世界,这是极其自然的。

如此清凉世界对饱尝暑旱酷热之苦的诗人产生的吸引力之大也是可想而知的。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不能将整个世界拎在手里同去,又怎忍心只身独往那清凉世界昆仑和蓬莱山呢?

诗人尽情抒发了愿与天下人共苦难的豪情,显示了其博大的胸襟。

“手提天下”诸语,想象奇特,气魄宏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在王令的诗集中,此相类的诗句:“长星作慧倘可假,出手为扫中原清”(《偶闻有感》),“终当力卷沧溟水,来作人间十日霖”(《龙池二绝》其一)。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和束熙之雨后

作者: 王令 朝代: 宋代

猎猎风吹雨气腥,谁翻碧海踏天倾。

如何农畯三时望,只得官蛙一处鸣。

何处断虹残冷落,有时斜照暂分明。

当车收辙云藏迹,依旧晴空万里平。

12345 共36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