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狼山两首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代

悬岩小阁碧梧桐,似有人声在半空。

百叩铜环浑不应,松花满地午荫浓。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代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念奴娇·周瑜宅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代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周瑜正年轻,雄姿英发,是江东出类拔萃的人才。

曹操八十万大军被周瑜的火攻之计一举烧光。

曹军为火攻所败,战船被焚,旌旗一空,死尸逐波,血染江水。

项羽焚烧秦咸阳宫殿,也赶不上这次火势凶猛。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周瑜在军帐中听着音乐就指挥了这场战争。

周瑜和孙策都天资挺秀,可惜在中年君臣就惜别了。

赤壁战后,吴、蜀因争夺荆州连年攻战,加之东汉政权极度动荡不稳,因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计得以成功。

周瑜死后,吴国终于灭亡,秦淮流水发出幽咽之声,宛如周郎叹恨不已。

参考资料: 1、 衣殿臣编《郑板桥诗词选》(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156-157页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biāo)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周郎年少:《三国志·周瑜传》载,建安三年孙策授瑜建威中郎将,“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

建安十三年破操军时他才三十四岁。

历落:清矫拔俗的样子。

江东:长江以东,指东吴。

风卷滩前黄叶:形容火势凶猛。

赤壁之战时曹操南征大军号称八十万,船舰泊于长江北岸赤壁之下,周瑜部将黄盖献火攻之计,遂烧操战船并延烧岸上营垒,操军败退。

楼橹:古时作战供侦察、防守和攻城用的木制高台,这里指曹军的战船。

熛:迸飞的火焰。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横绝:这里形容火势凶猛。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xiá)。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豪竹哀丝:指管弦乐器。

顾曲:《周瑜传》载:“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

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虎帐:军中帅帐陈虎皮,故云。

中道:中年。

公瑾,周瑜字。

伯符,孙策字。

策,长沙太守孙坚之子,权兄。

坚死后,孙策割据江东吴、会稽等五郡,封吴侯。

孙策与周瑜是生死之交。

建安五年,策死,年仅二十六岁,故云“中道惜别”。

交疏:关系疏远。

炎刘:汉,刘姓,以火德王,故称。

老魅:指曹操。

周瑜临终前与孙权书:“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

” 参考资料: 1、 衣殿臣编《郑板桥诗词选》(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156-157页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biāo)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周瑜正年轻,雄姿英发,是江东出类拔萃的人才。

曹操八十万大军被周瑜的火攻之计一举烧光。

曹军为火攻所败,战船被焚,旌旗一空,死尸逐波,血染江水。

项羽焚烧秦咸阳宫殿,也赶不上这次火势凶猛。

周郎年少:《三国志·周瑜传》载,建安三年孙策授瑜建威中郎将,“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

建安十三年破操军时他才三十四岁。

历落:清矫拔俗的样子。

江东:长江以东,指东吴。

风卷滩前黄叶:形容火势凶猛。

赤壁之战时曹操南征大军号称八十万,船舰泊于长江北岸赤壁之下,周瑜部将黄盖献火攻之计,遂烧操战船并延烧岸上营垒,操军败退。

楼橹:古时作战供侦察、防守和攻城用的木制高台,这里指曹军的战船。

熛:迸飞的火焰。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横绝:这里形容火势凶猛。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xiá)。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周瑜在军帐中听着音乐就指挥了这场战争。

周瑜和孙策都天资挺秀,可惜在中年君臣就惜别了。

赤壁战后,吴、蜀因争夺荆州连年攻战,加之东汉政权极度动荡不稳,因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计得以成功。

周瑜死后,吴国终于灭亡,秦淮流水发出幽咽之声,宛如周郎叹恨不已。

豪竹哀丝:指管弦乐器。

顾曲:《周瑜传》载:“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

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虎帐:军中帅帐陈虎皮,故云。

中道:中年。

公瑾,周瑜字。

伯符,孙策字。

策,长沙太守孙坚之子,权兄。

坚死后,孙策割据江东吴、会稽等五郡,封吴侯。

孙策与周瑜是生死之交。

建安五年,策死,年仅二十六岁,故云“中道惜别”。

交疏:关系疏远。

炎刘:汉,刘姓,以火德王,故称。

老魅:指曹操。

周瑜临终前与孙权书:“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

” 参考资料: 1、 衣殿臣编《郑板桥诗词选》(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156-157页

江晴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代

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

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

竹枝词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代

几家活计卖青山,石块堆来锦绣斑。

薄暮回车人半醉,乱雅声里唱歌还。

道情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代

老头陀,古庙中,自烧香,自打钟。

兔葵燕麦闲斋供。

山门破落无关锁,斜日苍黄有乱松。

秋星闪烁颓垣缝。

黑漆漆蒲团打坐,夜烧茶炉火通红。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代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

题屈翁山诗札、石涛石溪八大山人山水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代

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

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题画竹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代

两枝修竹出重霄,几叶新篁倒挂梢。

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代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12345 共5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