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端居即事

作者: 韦应物 朝代: 唐代

北斋有凉气,嘉树对层城。

重门永日掩,清池夏云生。

遇此庭讼简,始闻蝉初鸣。

逾怀故园怆,默默以缄情。

赠李判官

作者: 韦应物 朝代: 唐代

良玉定为宝,长材世所稀。

佐幕方巡郡,奏命布恩威。

食蔬程独守,饮冰节靡违。

决狱兴邦颂,高文禀天机。

宾馆在林表,望山启西扉。

下有千亩田,泱漭吴土肥。

始耕已见获,袗絺今授衣。

政拙劳详省,淹留未得归。

虽惭且忻愿,日夕睹光辉。

寄大梁诸友

作者: 韦应物 朝代: 唐代

分竹守南谯,弭节过梁池。

雄都众君子,出饯拥河湄。

燕谑始云洽,方舟已解维。

一为风水便,但见山川驰。

昨日次睢阳,今夕宿符离。

云树怆重叠,烟波念还期。

相敦在勤事,海内方劳师。

张彭州前与缑氏冯少府各惠寄一篇,多故未答

作者: 韦应物 朝代: 唐代

君昔掌文翰,西垣复石渠。

朱衣乘白马,辉光照里闾。

余时忝南省,接宴愧空虚。

一别守兹郡,蹉跎岁再除。

长怀关河表,永日简牍馀。

郡中有方塘,凉阁对红蕖。

金玉蒙远贶,篇咏见吹嘘。

未答平生意,已没九原居。

秋风吹寝门,长恸涕涟如。

覆视缄中字,奄为昔人书。

发鬓已云白,交友日凋疏。

冯生远同恨,憔悴在田庐。

三台二首

作者: 韦应物 朝代: 唐代

一年一年老去,明日后日花开。

未报长安平定,万国岂得衔杯。

冰泮寒塘始绿,雨馀百草皆生。

朝来门阁无事,晚下高斋有情。

长安遇冯著

作者: 韦应物 朝代: 唐代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客人从东方过来,衣服上还带着灞陵的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问客人为什么来,客人说为了上山砍伐树木来买斧头。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百花正在悄悄地盛开,轻盈的燕子正在哺乳新雏。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去年一别如今又是春天,两鬓的头发不知又生出多少。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灞陵:即霸上。

在今西安市东。

因汉文帝葬在这里,改名灞陵。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客:即指冯著。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冥冥::是形容造化默默无语的情态扬扬:鸟飞翔的样子。

燕新乳:指小燕初生。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昨别:去年分别。

鬓丝:两鬓白发如丝。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客人从东方过来,衣服上还带着灞陵的雨。

灞陵:即霸上。

在今西安市东。

因汉文帝葬在这里,改名灞陵。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问客人为什么来,客人说为了上山砍伐树木来买斧头。

客:即指冯著。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百花正在悄悄地盛开,轻盈的燕子正在哺乳新雏。

冥冥::是形容造化默默无语的情态扬扬:鸟飞翔的样子。

燕新乳:指小燕初生。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去年一别如今又是春天,两鬓的头发不知又生出多少。

昨别:去年分别。

鬓丝:两鬓白发如丝。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诗人与朋友别后重逢,对朋友的遭遇深表同情,同时予以慰勉。

全诗叙事中抒情写景,以问答方式渲染气氛。

既情意深长,又生动活泼,清新明快,回味无穷。

它的感人,首先在于诗人心胸坦荡,思想开朗,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前途有展望,对朋友充满热情。

因此他能对一位不期而遇的失意朋友充分理解,深表同情,体贴入微而又积极勉励。

  本诗首二句主要是说冯著刚从长安以东的地方来,还是一派名士兼隐士的风度。

接着,诗人自为问答,料想冯著来长安的目的和境遇。

“采山”句是俏皮话,打趣语,大意是说冯著来长安是为采铜铸钱以谋发财的,但只得到一片荆棘,还得买斧斫除。

其寓意即谓谋仕不遇,心中不快。

诗人自为问答,诙谐打趣,显然是为了以轻快的情绪冲淡友人的不快,所以下文便转入慰勉,劝导冯著对前途要有信心。

但是这层意思是巧妙地通过描写眼前的春景来表现的。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这两句大意是说,造化无语而繁花正在开放,燕子飞得那么欢快,因为它们刚哺育了雏燕。

不难理解,诗人选择这样的形象,正是为了意味深长地劝导冯著不要为暂时失意而不快不平,勉励他相信大自然造化万物是公正不欺的,前辈关切爱护后代的感情是天然存在的,要相信自己正如春花般焕发才华,会有人来并切爱护的。

  所以末二句,诗人以十分理解和同情的态度,满含笑意地体贴冯著说:你看,我们好像昨日才分别,如今已经是春天了,你的鬓发并没有白几缕,还不算老呀!

这“今已春”正是承上二句而来的,末句则以反问勉励友人,盛年未逾,大有可为。

  这首赠诗,以亲切诙谐的笔调,对失意沉沦的冯著深表理解、同情、体贴和慰勉。

  这的确是一首情意深长而生动活泼的好诗。

它的感人,首先在于诗人心胸坦荡,思想开朗,对生活有信心,对前途有展望,对朋友充满热情。

因此他能对一位不期而遇的失意朋友,充分理解,真诚同情,体贴入微,而积极勉励。

也正因如此,诗人采用活泼自由的古体形式,吸收了乐府歌行的结构、手法和语言。

它在叙事中抒情写景,以问答方式渲染气氛,借写景以寄托寓意,用诙谐风趣来激励朋友。

它的情调和风格,犹如小河流水,清新明快,而又委曲宛转,读来似乎一览无余,品尝则又回味不尽。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作者: 韦应物 朝代: 唐代

凿崖泄奔湍,古称神禹迹。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归,了此物我情。

凿崖泄奔湍,古称神禹迹。

击凿山崖飞泻急速的水流,号称是远古的大禹遗迹。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晚上旅馆佛寺的大门喧腾声,独自一人夜里睡觉不能安然熟睡。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水的特点本是安静的,石头中本来也没有声音。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为什么两者互相冲击(水冲击石头),雷鸣幽深少人的山林使人惊。

贻之道门归,了此物我情。

把这个问题遗留给寺观的旧友,了却它给我的疑问。

参考资料: 1、 李文初,陈海烈选注.历代理诗精华: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05:第133页

凿崖泄奔湍,古称神禹迹。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归,了此物我情。

  这是一首充满禅趣的妙诗,全篇抓住嘉陵江水声展开构思。

  发端两句借大禹治水的传说写嘉陵江水声的由来。

意思是说,大概由于大禹的神奇力量,他凿开险峻的山崖,使飞流急湍奔腾直泻,发出巨响。

起笔即紧扣诗题,显得气势雄伟。

  诗的三、四两句写诗人夜宿出门店,由于水声的喧闹,通夜无法安寝。

这两句一方面承接上文,进一步具体写出嘉陵江水声之大;

另一方面又极自然地引发出下文对水性的议论。

这是阐发禅理、表现禅趣的转折点。

  而五、六、七、八四句借水声与山石激荡出巨响的自然现象展开议论,颇含折理。

大意是说,水性本来是安静的,山石也不会发出声响,可是两者一激荡,竟发出惊雷一样的巨响,完全丧失了水石的本性。

我们从这一自然现象中,可以悟出很深的禅理:人在社会中,应当以无念为宗,不取不舍,不染不著,任运自然,自在解脱,应当象水石一样保持安静和无声的本性,清静无为,也就具备了佛性。

水石保持住本性就具备了佛性,人向自性中求取,保持住清静无为的本性,也就具备了佛性。

韦应物这种思想带着很浓的消极成分,应予批判。

不过,从这首诗中,却可看出韦应物禅学修养是很深的。

  诗的最后两句,表示自己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以此赠给深上人,彼此交流禅学心理,并对深上人彻悟物我之情的禅学修养无限向往。

诗的结尾颇有意味,诗人提出了问题,但是自己并不去回答,而是把疑惑推给了老友,有一种故意责难的狡黠。

另一方面传达了一种深奥的禅意,表达了诗人对于物性和人情的感悟。

因为人的心性在遇到外物相激时,也会产生强烈反映,物性和人情本来就是相通的。

我们不知道深上人是如何作答的,事实上,这个问题也不需要回答。

这个结尾,写得既很切题,又留有余味,不失韦氏平淡有味的风格。

参考资料: 1、 李文初,陈海烈选注.历代理诗精华: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05:第133页 2、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384-385页 3、 姜剑云著.禅诗百首:中华书局,2008.10:第161页

西塞山

作者: 韦应物 朝代: 唐代

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

岚横秋塞雄,地束惊流满。

长安道

作者: 韦应物 朝代: 唐代

汉家宫殿含云烟,两宫十里相连延。

晨霞出没弄丹阙, 春雨依微自甘泉。

春雨依微春尚早,长安贵游爱芳草。

宝马横来下建章,香车却转避驰道。

贵游谁最贵, 卫霍世难比。

何能蒙主恩,幸遇边尘起。

归来甲第拱皇居,朱门峨峨临九衢。

中有流苏合欢之宝帐,一百二十凤凰罗列含明珠。

下有锦铺翠被之粲烂,博山吐香五云散。

丽人绮阁情飘飖,头上鸳钗双翠翘。

低鬟曳袖回春雪, 聚黛一声愁碧霄。

山珍海错弃藩篱,......更多

游开元精舍

作者: 韦应物 朝代: 唐代

夏衣始轻体,游步爱僧居。

果园新雨后,香台照日初。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馀。

符竹方为累,形迹一来疏。

3637383940 共4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