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衡山

作者: 刘禹锡 朝代: 唐代

东南倚盖卑,维岳资柱石。

前当祝融居,上拂朱鸟翮。

青冥结精气,磅礴宣地脉。

还闻肤寸阴,能致弥天泽。

送宗密上人归南山草堂寺因谒河南尹白侍郎

作者: 刘禹锡 朝代: 唐代

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却忘言。

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

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

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

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却忘言。

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

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

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

  与柳宗元相比,刘禹锡就荣幸得多。

他二人虽同时遭贬,但柳宗元生性沉郁,而刘禹锡则生性达观。

柳宗元多病,刘禹锡康健。

苏东坡评柳宗元“发纤浓于古简,寄至味于淡泊。

”而刘禹锡在此,则还多了一团生机和气。

所以柳宗元年仅四十七而逝,刘禹锡则寿高七十余,比白居易略差一点。

柳宗元也没有如刘、白二人,得以交圭峰宗密大师这样佛教中的泰山北斗,也不如李翱那样得以结交药山唯俨这样的禅林宗匠。

这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当太守时送别圭峰大师时所作的诗,并以此诗作为“介绍信”,介绍给白居易。

圭峰大师与刘禹锡、白居易还有一段交往,的确是鲜为人知。

  “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忘却言。

”这里,刘禹锡盛赞圭峰大师累世修行,得到了极高的智慧。

在释迦牟尼佛的众多弟子中,阿难尊者号称“多闻”第一,所有的佛经,都是经他背诵出来的。

圭峰大师是华严宗的五祖,对佛教理论在当时是天下独步。

同时圭峰大师还是禅宗荷泽宗的第五代祖师。

这两重崇高的地位和卓绝的修行,当然堪称“多闻第一”又“忘却言”了。

  “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

”这里“七祖”指六祖大师的弟子荷泽神会禅师。

因神会禅师的努力,南禅击败了北禅,确立了六祖的地位,而他也在后来被唐德宗“钦封”为“七祖”。

“便门”是方便法门的简称。

禅宗讲“教外别传”,对“三乘”教法不那么看重,而注重“直指人心”的方便法门。

  “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

”圭峰大师曾一度离开陕西卢县草堂寺到江南游历。

自从隋炀帝开大运河以来,经洛阳汴河,在泗州入淮河,又经淮安、扬州入长江。

故舟行极为方便。

圭峰大师此行当在刘禹锡任和州刺史的太和(唐文宗年号,827—836)年间。

长安到江南称“东泛”,再回长安自然为“西归”了。

草堂寺为姚秦时鸠摩罗什大师译经故地,现今仍为中国佛教祖庭之一,地处终南山北麓。

  “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

”白居易以侍郎身分,居河南府尹,地位极高,信佛之诚,又超过刘禹锡和柳宗元。

白居易还与圭峰师叔洛阳神照禅师熟识,圭峰大师在洛阳与白居易相会,想必就更加热闹了。

一起谈佛论禅,必然相契。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吟白乐天哭崔儿二篇,怆然寄赠

作者: 刘禹锡 朝代: 唐代

吟君苦调我沾缨,能使无情尽有情。

四望车中心未释, 千秋亭下赋初成。

庭梧已有栖雏处,池鹤今无子和声。

从此期君比琼树,一枝吹折一枝生。

秋晚新晴夜月如练有怀乐天

作者: 刘禹锡 朝代: 唐代

雨歇晚霞明,风调夜景清。

月高微晕散,云薄细鳞生。

露草百虫思,秋林千叶声。

相望一步地,脉脉万重情。

送蕲州李郎中赴任

作者: 刘禹锡 朝代: 唐代

楚关蕲水路非赊,东望云山日夕佳。

薤叶照人呈夏簟, 松花满碗试新茶。

楼中饮兴因明月,江上诗情为晚霞。

北地交亲长引领,早将玄鬓到京华。

武昌老人说笛歌

作者: 刘禹锡 朝代: 唐代

武昌老人七十馀,手把庾令相问书。

自言少小学吹笛, 早事曹王曾赏激。

往年镇戍到蕲州,楚山萧萧笛竹秋。

当时买材恣搜索,典却身上乌貂裘。

古苔苍苍封老节, 石上孤生饱风雪。

商声五音随指发,水中龙应行云绝。

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

如今老去语尤迟, 音韵高低耳不知。

气力已微心尚在,时时一曲梦中吹。

经伏波神祠

作者: 刘禹锡 朝代: 唐代

蒙蒙篁竹下,有路上壶头。

汉垒麏鼯斗,蛮溪雾雨愁。

怀人敬遗像,阅世指东流。

自负霸王略,安知恩泽侯。

乡园辞石柱,筋力尽炎洲。

一以功名累,翻思马少游。

秋晚题湖城驿池上亭

作者: 刘禹锡 朝代: 唐代

秋次池上馆,林塘照南荣。

尘衣纷未解,幽思浩已盈。

风莲坠故萼,露菊含晚英。

恨为一夕客,愁听晨鸡鸣。

酬令狐相公季冬南郊宿斋见寄

作者: 刘禹锡 朝代: 唐代

坛下雪初霁,南城冻欲生。

斋心祠上帝,高步领名卿。

沐浴含芳泽,周旋听佩声。

犹怜广平守,寂寞竟何成。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同用家花车斜四韵)

作者: 刘禹锡 朝代: 唐代

何处深春好,春深万乘家。

宫门皆映柳,辇路尽穿花。

池色连天汉,城形象帝车。

旌旗暖风里,猎猎向西斜。

何处深春好,春深阿母家。

瑶池长不夜,珠树正开花。

桥峻通星渚,楼暄近日车。

层城十二阙,相对日西斜。

何处深春好,春深执政家。

恩光贪捧日,贵重不看花。

玉馔堂交印,沙堤柱碍车。

多门一已闭,直道更无斜。

何处深春好,春深大镇家。

前旌光照日,后骑蹙成花。

节院收衙队,球场簇看车。

广筵歌舞散,......更多

5152535455 共77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