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衡山 文
送宗密上人归南山草堂寺因谒河南尹白侍郎 文赏
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却忘言。
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
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
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
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却忘言。
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
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
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
与柳宗元相比,刘禹锡就荣幸得多。
他二人虽同时遭贬,但柳宗元生性沉郁,而刘禹锡则生性达观。
柳宗元多病,刘禹锡康健。
苏东坡评柳宗元“发纤浓于古简,寄至味于淡泊。
”而刘禹锡在此,则还多了一团生机和气。
所以柳宗元年仅四十七而逝,刘禹锡则寿高七十余,比白居易略差一点。
柳宗元也没有如刘、白二人,得以交圭峰宗密大师这样佛教中的泰山北斗,也不如李翱那样得以结交药山唯俨这样的禅林宗匠。
这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当太守时送别圭峰大师时所作的诗,并以此诗作为“介绍信”,介绍给白居易。
圭峰大师与刘禹锡、白居易还有一段交往,的确是鲜为人知。
“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忘却言。
”这里,刘禹锡盛赞圭峰大师累世修行,得到了极高的智慧。
在释迦牟尼佛的众多弟子中,阿难尊者号称“多闻”第一,所有的佛经,都是经他背诵出来的。
圭峰大师是华严宗的五祖,对佛教理论在当时是天下独步。
同时圭峰大师还是禅宗荷泽宗的第五代祖师。
这两重崇高的地位和卓绝的修行,当然堪称“多闻第一”又“忘却言”了。
“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
”这里“七祖”指六祖大师的弟子荷泽神会禅师。
因神会禅师的努力,南禅击败了北禅,确立了六祖的地位,而他也在后来被唐德宗“钦封”为“七祖”。
“便门”是方便法门的简称。
禅宗讲“教外别传”,对“三乘”教法不那么看重,而注重“直指人心”的方便法门。
“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
”圭峰大师曾一度离开陕西卢县草堂寺到江南游历。
自从隋炀帝开大运河以来,经洛阳汴河,在泗州入淮河,又经淮安、扬州入长江。
故舟行极为方便。
圭峰大师此行当在刘禹锡任和州刺史的太和(唐文宗年号,827—836)年间。
长安到江南称“东泛”,再回长安自然为“西归”了。
草堂寺为姚秦时鸠摩罗什大师译经故地,现今仍为中国佛教祖庭之一,地处终南山北麓。
“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
”白居易以侍郎身分,居河南府尹,地位极高,信佛之诚,又超过刘禹锡和柳宗元。
白居易还与圭峰师叔洛阳神照禅师熟识,圭峰大师在洛阳与白居易相会,想必就更加热闹了。
一起谈佛论禅,必然相契。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吟白乐天哭崔儿二篇,怆然寄赠 文
秋晚新晴夜月如练有怀乐天 文
送蕲州李郎中赴任 文
武昌老人说笛歌 文
武昌老人七十馀,手把庾令相问书。
自言少小学吹笛, 早事曹王曾赏激。
往年镇戍到蕲州,楚山萧萧笛竹秋。
当时买材恣搜索,典却身上乌貂裘。
古苔苍苍封老节, 石上孤生饱风雪。
商声五音随指发,水中龙应行云绝。
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
如今老去语尤迟, 音韵高低耳不知。
气力已微心尚在,时时一曲梦中吹。
经伏波神祠 文
秋晚题湖城驿池上亭 文
酬令狐相公季冬南郊宿斋见寄 文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同用家花车斜四韵) 文
何处深春好,春深万乘家。
宫门皆映柳,辇路尽穿花。
池色连天汉,城形象帝车。
旌旗暖风里,猎猎向西斜。
何处深春好,春深阿母家。
瑶池长不夜,珠树正开花。
桥峻通星渚,楼暄近日车。
层城十二阙,相对日西斜。
何处深春好,春深执政家。
恩光贪捧日,贵重不看花。
玉馔堂交印,沙堤柱碍车。
多门一已闭,直道更无斜。
何处深春好,春深大镇家。
前旌光照日,后骑蹙成花。
节院收衙队,球场簇看车。
广筵歌舞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