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疣
拼音:bian
症状: 多见于青年,好发于颜面、手背部。皮疹为针头至绿豆大的扁平褐色丘疹,圆形或多角形,稍有光泽。微痒,搔抓后皮疹可自身接种,呈串排列。
治疗: 治疗应用病毒灵,每次0.2克,每日3次。乌洛托品、聚肌胞注射液也常应用。外涂5%5-氟脲喀施霜、酞丁胺搽剂有效。中药首乌、杜仲、赤芍、白芍、熟地、生地、白术、桃仁、红花各10-12克,赤小豆、山甲、板蓝根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20-30剂。皮疹较大者可用液氮冷冻或二氧化碳激光治疗。
相关信息:
带状疱疹
拼音:dai
症状: 一、发病 本病常发于春秋两季,成人多见。 二、症状 发病前3-5日,病变部位先灼热,神经过敏或神经痛。好发部位为肋间神经、三叉神经分部区、颈部及腰腹部。儿童的神经痛往往轻微,老年人疼痛多较剧烈,疼痛时间也较长。皮疹初起为成簇的米粒至绿豆大小红色或紫红色丘疹、丘疱疹,继而变成水疱。各簇水疱之间常有正常皮肤存在。皮疹多沿神经分布区呈单侧带状排列,很少超过体中线。大约两星期皮疹干涸、结痂,愈后留暂时性红色斑或色素沉着,极少复发。 三、特殊类型 有时见到特殊类型带状疱疹。仅有红斑、丘疹而无水疱者称顿挫型带状疱疹。具有大疱、血疱、坏死性溃疡者分别称为大疱性、出血性。坏疽性带状疱疹。少数情况下病毒可播散,皮疹泛发于全身者称泛发性带状疱疹,常伴高热、肺炎与脑损害。眼部带状疱疹累及角膜造成视力障碍,并可引起脑炎、脑膜炎。
治疗: 一、全身治疗 (一)镇静止痛剂 安定每次2.5-5毫克,每日2次。去痛片每次0.5-1克,每日1-2次。也可用肠溶阿斯匹林、必理通或痛立克。 (二)营养神经药物 维生素B1每次20毫克,每日3次。维生素B12每次250微克,肌注,每日1次。维生素E每次0.1-0.2克,每日3次。 (三)抗病毒类药物 病毒灵每次0.2克,每日3次。病毒唑每日10-15毫克/千克,静滴。阿糖胞苷每日每1-2毫克/千克,静滴。无环鸟苷每日1克,分五次口服;或200毫克,静滴,每日1次。 (四)抗生素 为预防或控制继发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红霉素或磺胺类药物。 (五)皮质类固醇激素 为减轻神经痛,老年患者可用小量强的松,每日20~30毫克。症状减轻后渐停用。 (六)中医中药 龙胆泻肝汤有较好疗效。方用龙胆草、泽泻、本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甘草,可加黄芩、栀子。 二、局部治疗 皮损局部外涂2%炉甘石洗剂,轻度糜烂者外涂2%龙胆紫溶液,渗液多者用3%硼酸溶液进行湿敷。眼睛受累者用2%红霉素眼膏,或0.1%疱疹净眼药水,或0.1%无环鸟苷眼药水点患眼。中药蜈蚣8条,大黄、黄连各15克,黄柏20克,乳香、没药各10克,共研成粉,浓茶水调成糊状外涂,每日2次,有消炎、止痛功效。
相关信息:
带状疱疹中医称缠腰火丹。
本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病毒有亲神经和皮肤的特性,初次感染者发生水痘或隐性感染;
以后病毒可长或潜伏于脊髓神经节内,当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减退时病毒被激活而发生本病。
愈后可获终生免疫。
脓疱疮
拼音:nong
症状: 一、发病 本病在儿童中流行,常发生于春秋季节。 二、分型及其症状 (一)寻常性脓疱疮 易发于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初发皮疹为红色丘疹,以后迅速变为米粒至黄豆大小水疱或脓疱,呈群集分布,周围有红晕,疱壁薄而易破。脓疱干涸结成蜜黄色痂,痂脱后痊愈,不留瘢痕。自觉瘙痒,因搔抓而不断将病菌再接种到其他部位,发生新脓疱,病程迁延数日或数月不愈。全身症状轻者无不适感,重者有高热,可并发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由链球菌引起者可并发急性肾炎或败血症。 (二)大瘤性脓疮疮 初起皮疹为米粒至黄豆大小水疱,以后增大至蚕豆或核桃大小,周围有红晕。脓疱壁开始紧张,数日后松弛,脓液沉积于疱底,可见特征性的半月形积脓。疱壁破后形成表残糜烂面。皮损中央常自愈,边缘仍有炎症向四周扩延,并发生新脓疱,呈环状。 (三)深脓疱疮 皮疹初在红斑上发生水疱或脓疱。数日后向深部发展,中心发生坏死,表面覆盖硬的褐黑色痂,痂脱后形成周边陡峭的蝶形溃疡。有灼痛感,附近淋巴结常肿大,长期不愈,可形成肉芽肿样损害。 (四)新生儿脓疱疮 由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71型所致。常发生在4-10日新生儿,发病急,传染性强。开始损害为黄豆大小水疱,周围有红晕,疱液初起澄清,后变混浊。疱破后露出鲜红色糜烂面,干涸后结黄色痂。本病易发生在暴露部位,轻者无全身症状,重者有高热,可并发败血症、肺炎等。 三、辅助检查 白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可增多,涂片镜检或培养可见致病菌。
治疗: 一、全身治疗 宜早治疗,早隔离。首选青霉素,每次80万U,肌注,每日两次。重者可用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等静滴。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或磺胺类药物。必要时给予白蛋白或新鲜血浆静滴,并可肌注转移因子或丙种球蛋白,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二、局部治疗 轻者可外涂2%龙胆紫溶液。百多邦软膏或环丙沙星软膏。大疱性脓疱用0.1%雷夫奴尔溶液进行湿敷。深脓疱疮外涂2%雷夫奴尔软膏软化痂皮后去除脓痂,脓液宜通畅引流以缩短疗程。
相关信息: 隔离消毒,防止接触传播;注意皮肤清洁,及时治疗各种皮肤损伤。
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俗称"黄水疮"。
[病因] 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少数为白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也不少见。
此外,环境温度高、出汗及搔抓可促进本病发生。
手足皲裂
拼音:shou
症状: 手足皲裂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手足部皮肤干燥和皲裂。好发于秋冬季,尤以露天作业者多见。易发于手掌、指尖、指关节侧缘、足侧缘、足跟部等。皮肤角化过度,粗糙伴线状裂隙,可有出血或疼痛,以致活动受限,影响劳动。
治疗: 平时应保持手足皮肤清洁、滋润,秋冬季节外涂润肤霜。皮损处可外用10%硫黄水杨酸软膏或擦手甘油。
相关信息:
鸡 眼
拼音:ji
症状: 鸡眼为局部长期受挤压或摩擦所致的角质增生过度。皮损为境界清楚的淡黄色圆锥形角质栓,尖端楔人皮肉,状如鸡眼,多单发,绿豆至蚕豆大小,局部有压痛,好发于跖部、趾侧及趾间。因潮湿皮损浸渍发白而变软者,称软鸡眼。
治疗: 本病以局部治疗为主,但应注意保护正常皮肤,孕妇禁用。外用鸡眼膏,中药鸦胆子或鲜半夏捣烂局部外敷,5日换药1次;地骨皮与红花粉各半,角植物油调成糊状外涂,3日换药1次;冷冻治疗、二氧化碳激光或鸡眼挖除术。
相关信息:
胼 胝
拼音:pian
症状: 胼胝是皮肤长期受压迫和摩擦而出现的硬而平滑的角质增厚,系人体对刺激的保护性反应,俗称"茧子"。好发于掌指关节掌面及跖面,为境界不清的淡黄或蜡黄色扁平角质肥厚性斑块,中央略厚、隆起于皮面,皮纹清晰略透明。局部感觉迟钝,严重者有压痛。
治疗: 轻者一般不需治疗,去除病因后多能自愈,严重者可采用修削方法或外用0.3%维甲酸软膏及中药,参见鸡眼的治疗。
相关信息:
鱼鳞病(干皮症)
拼音:yu
症状: [诊断] 一、分类 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寻常性鱼鳞病和性联隐性寻常性鱼鳞病。 二、症状 (一)常染色体显性寻常性鱼鳞病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出生后几个月,于背部及四肢伸侧出现淡褐色至深褐色菱形或多角形鳞屑,中央粘着,边缘游离,头皮有轻度鳞屑,手背可见毛囊角化性损害,并有掌跖角化过度,皮疹好发于四肢伸侧及背部。随年龄增长而加剧,到青春期达到极点,以后停止。冬重夏轻,轻者仅有皮肤干燥,少量鳞屑,称为干皮症。 (二)性联隐性寻常性鱼鳞病 为性联隐性遗传,均见于男性,常在生后或幼婴时期开始发病。皮损呈污秽黑褐色的大片鱼鳞样鳞屑斑,干燥粗糙。皮损泛发全身,腹部较重,至成年后不能改善或加重。
治疗: [治疗] 维生素A每次2.5-5万U,每日3次。外用10%尿素软膏、0.1%维甲酸软膏或5%水杨酸软膏。
相关信息:
鱼鳞病是一种遗传性角化异常性皮肤病,以皮肤干燥,伴鱼鳞状鳞屑为特征。
[病因] 本病与遗传有关,幼年发病,常持续终生。
黄褐斑
拼音:huang
症状: 黄褐斑也称肝斑,主要发生于两颊及前额部的黄褐色素沉着斑。病因未明,可能与内分泌有关,可见于慢性酒精中毒、肝病、结核等患者。皮损对称分布于两颊、额部、鼻及颌部的色素斑,呈黄褐色。指盖至掌大小,形状不规则。慢性经过,无自觉症状。
治疗: 治疗用维生素C每次0.2克,每日3次。外用3%氢醌霜、3%过氧化氢溶液、20%壬二酸霜、5%二氧化钛霜及其他脱色剂。可口服中药如逍遥散等。
相关信息:
汞中毒
拼音:gong
症状: [诊断] 一、病史 有接触史,有汞误服或汞矿的开采、冶炼、制造等行业的工人,如劳动防护条件差就有中毒的机会。 二、症状 (一)无机汞中毒 1.急性汞中毒口内有金属味,流涎,粘膜充血水肿,口中恶臭,重者形成溃疡引起咀嚼困难。误服者可引起腐蚀性胃肠炎,常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消化道出血,严重者可发生胃肠穿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吸人蒸气或粉尘可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或支气管肺炎。 2.慢性汞中毒早期有神经衰弱症候群,表现为精神行为改变及汞中毒性震颤,有牙齿松动,牙龈边缘出现蓝色带状线,称为汞线,有眼炎、肾炎及皮炎等。 (二)有机汞中毒 误服者可于数小时后出现胃肠道症状及头晕而后经1-3周无症状期,再出现严重的全身症状。经呼吸道及皮肤侵入者潜伏期可达1-8星期。各系统表现与无机汞中毒类似。 三、辅助检查 尿汞增高,可行驱汞试验。
治疗: [治疗] 一、一般治疗 口服者要及时洗胃,并吞服生鸡蛋清3-5个加牛乳300~500毫升,也可加活性炭。 二、驱汞解毒治疗 (一)急性中毒 二巯基丙磺酸钠每次5毫克/千克,肌注,第1日3-4次,第2日2-3次,以后每日1-2次,7日为一疗程;或二巯基丙醇每次2.5-5毫克/千克,肌注,最初两天每4小时1次,以后每日2次,至第5-7日减为每日1次,2周为一疗程;或二巯基丁二酸钠首次用2克,静注,以后每次1克,每日2-3次,共用3-5日。 (二)慢性中毒 5%二巯基丙磺酸钠液5毫升,肌注,每日1次,用4日停3日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重者3-4疗程。或二巯基丁二酸钠0.5-1克,静注,疗程同上。还可用硫代硫酸钠、青霉胺等。 三、对症治疗 神经衰弱者用镇静安眠药,汞中毒性震颤给安坦与安定剂,口腔炎给含漱剂,皮炎外用5%-10%二巯硫基丁二酸钠或二巯基丙醇软膏。
相关信息: [预防] 参见铅中毒有关内容。
汞即水银,常温下为银白色液状金属。
易于蒸发,汞蒸气比空气重六倍,常积存于车间下部,汞落地形成无数小珠,汞蒸气或汞珠污染环境和衣物形成毒源。
一氧化碳中毒
拼音:yi
症状: [诊断] 一、病史 有上述一氧化碳(CO)接触史。 二、症状 轻者有头晕、头痛、头胀、意识模糊、恶心、呕吐;中度中毒呈多汗。心率快、躁动不安、昏迷状态;重度中毒迅速出现深昏迷,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部分患者急性中毒经救治清醒后,经过数日至数周的假愈期后,又发生精神神经障碍,称为迟发性脑病。主要表现为精神异常如幻觉、迫害妄想、木僵,少数可有进行性痴呆综合症;锥体外系症状如震颤麻痹综合症、手足徐动症或舞蹈病。其他如单瘫、偏瘫、截瘫、四肢瘫,皮质性失明,甚至去皮质综合症,惊厥,再度昏迷等;周围神经炎,皮肤感觉缺失,有的发生球后视神经炎或其他颅神经麻痹。 三、辅助检查 测定血中COHb。 四、分度 血中COHb占10%-20%为轻度中毒;占30%-40%为中度中毒;大于50%为重度中毒。
治疗: [治疗] 一、一般治疗 立即转移到新鲜空气处,应注意保暖。有条件可用高压氧治疗,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治疗的显效率可达95%-100%。 二、药物治疗 维生素C3-5克静滴有良好效果。20%甘露醇250毫升快速静滴,6-8小时1次。高渗葡萄糖80-100毫升,每日2次,同时应用利尿剂及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10-30毫克。冬眠疗法适于频繁抽搐、极度兴奋、高热及脑水肿者。改善脑组织代谢药物如ATP40毫克,辅酶A100U,细胞色素C15-30毫克,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内静滴。 三、迟发性脑病的治疗 高压氧仍然是首选的方法。可配合应用B族维生素、7-氨酪酸、谷氨酸等,并可应用血管扩张药和糖皮质激素。氢溴酸加兰他敏2.5-5毫克,肌注,每日1次,20-30日为一疗程。还可采用针灸、推拿、理疗等。
相关信息: [预后] 轻度中毒可完全恢复;重症患者昏迷时间过长者多预后不良,但也有不少病人仍能恢复,迟发性脑病恢复较慢,有少数可有持久性症状。 [预防] 居室内火炉要安装烟囱,结构要严密和通风良好,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导致碳氧血红蛋白(COHb)形成,严重阻碍血红蛋白对氧的释放和传递。
[病因] 炼钢、炼焦、烧窑中有炉门关闭不严,煤气管道漏气,矿井下作业通风不良,家用煤炉无通风设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