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茶圣地
中国产茶圣地 茶树起源于新生代第三纪早期,其原产地的中心地带是滇、黔、川等省毗邻地区。
但由于第三纪中期的地质变迁,以及随之而来的气候变化,产生了茶树的同源分居现象。
经过漫长的演化,并经过人们的不断移栽、培养,逐渐形成了许多名声远扬的产茶胜地。
杭州西湖茶区 : 在1000余年前的唐代,杭州就有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
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就曾品尝龙井茶,并赞不绝口。
于是将庙前18株茶树封为"御茶"。
从此龙井茶声名远扬。
黄山毛峰茶产地: 黄山为我国东部的最高山峰,素以苍劲多姿之奇松,嶙峋维妙之怪石,变幻莫测之云海,色清甘美之温泉闻名于世。
黄山风景区内海拔700~800M的桃花峰、紫云峰、云谷寺、松谷庵、慈光阁一带为特级黄山毛峰的主产地。
风景区外的汤口、岗村、杨村、方村也是黄山毛峰的重要产区。
历史上有黄山"四大名家"之称。
现在黄山毛峰的生产已扩展到黄山市的徽州地区、黄山区、歙县、黔县等地。
浙江平水茶区: 包括绍兴、渚暨、嵊县、新昌、上虞、余姚、奉化、天台、东阳等地。
境内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绵延不绝,大小溪流纵横交错,山清水秀,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所产"平水珠茶"被誉为"绿色珍珠"满蛮声国际市场。
江西婺源茶区:地处江西婺源县,是江西省主要的绿茶产区之一。
婺源境内的五龙山、石耳山、障公山、高湖山均为名茶产地。
祁门祁红产地: 祁门地处安徽南端,东邻黔县,东南接壤休宁,西南紧接江西省的景德镇,北抵石台、东至两县。
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0%,一般海拔高度为600M左右,年平均气温15.6℃,年降水量1700ml。
千面岩、紫色岩的风化土壤,长期孕育出地域性的"祁门"良种茶树,富含香气成份,形成了祁门红茶的独特高香。
云南勐海茶区: 云南勐海茶区纬度低、海拔高,最低月平均气温为11.9℃ ,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5.6℃,雨量充沛,土壤肥沃。
茶树资源极为丰富。
滇红工夫茶和九碎茶滋味浓郁,金毫显露。
普洱茶更具有特殊的药性作用。
闽南安溪茶产区:闽南安溪是著名的乌龙茶-铁观音的产地。
铁观音芳香馥郁,满口生津。
据传是安溪县松林茶农魏饮,上山砍柴,偶见岩石隙间有一棵茶树,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极为奇异,于是进行移植。
因茶重如铁,美如观音,故取名"铁观音"。
武夷岩茶产地:武夷山素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
武夷不独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茶产之奇而奇。
武夷山方圆60公里,全山36峰,99名岩,岩岩产茶。
产于武夷山的乌龙茶,通称为武夷岩茶。
其中天心岩的"大红袍"、慧苑岩的"白鸡冠"、兰谷岩的"小金龟"以及"铁罗汉"被称为四大名丛。
台湾冻顶茶区: 位于台湾南投县鹿谷乡冻顶山,海拔1700M。
据传140余年前,举人林风池参加科举,后从武夷山带回36株乌龙茶苗,种在冻顶山上,逐渐繁殖成大规模的茶园。
冻顶茶清香可口,气味奇异,成为乌龙茶中风韵独特的佼佼者,是台湾乌龙茶的著名品种。
海南五指山茶园:海南五指山山清水秀,纬度低,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
年平均气温23-24 ℃ ,年降水量2000-3000ml,相对温度80-90%。
因此茶多酚含量高达34-38%。
海南茶园许多是实行"胶茶间作",高大的橡胶树对茶树提供了良好的蔽阴条件,促使茶叶中茶多酚的生成,成为中国红碎茶的后起之秀。
其他如庐山云雾,信阳毛尖,湖市君山银针等名茶的产地就不一一枚举. 本书正在连载中,更多章节请访问91文学网 欢迎访问原创书库 欢迎访问原创短篇 点击投稿 未经作者或91文学网许可,请勿转载,本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91文学网立场无关。
如因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91文学网均不负任何责任。
全文尾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xssc/1/7258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