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

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

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

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

自吾谪江郡,漂荡三千里。

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

今朝一惆怅,反覆看未已。

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

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

况经梅雨来,色黯花草死。

答春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草烟低重水花明,从道风光似帝京。

其奈山猿江上叫,故乡无此断肠声。

续古诗十首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戚戚复戚戚,送君远行役。

行役非中原,海外黄沙碛。

伶俜独居妾,迢递长征客。

君望功名归,妾忧生死隔。

谁家无夫妇,何人不离坼。

所恨薄命身,嫁迟别日迫。

妾身有存殁,妾心无改易。

生作闺中妇,死作山头石。

掩泪别乡里,飘飖将远行。

茫茫绿野中,春尽孤客情。

驱马上丘陇,高低路不平。

风吹棠梨花,啼鸟时一声。

古墓何代人,不知姓与名。

化作路傍土,年年春草生。

感彼忽自悟,今我何营营。

朝采山上......更多

春来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春来触动故乡情,忽见风光忆两京。

金谷蹋花香骑入,曲江碾草钿车行。

谁家绿酒欢连夜?

何处红楼睡失明?

独有不眠不醉客,经春冷坐古湓城。

郡斋暇日忆庐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韵多叙…出处之意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谏诤知无补,迁移分所当。

不堪匡圣主,只合事空王。

龙象投新社,鹓鸾失故行。

沉吟辞北阙,诱引向西方。

便住双林寺,仍开一草堂。

平治行道路,安置坐禅床。

手版支为枕,头巾阁在墙。

先生乌几舄,居士白衣裳。

竟岁何曾闷,终身不拟忙。

灭除残梦想,换尽旧心肠。

世界多烦恼,形神久损伤。

正从风鼓浪,转作日销霜。

吾道寻知止,君恩偶未忘。

忽蒙颁凤诏,兼谢剖鱼章。

莲静方依水,葵枯重仰阳。

三车犹夕会,......更多

嘉庆李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东都绿李万州栽,君手封题我手开。

把得欲尝先怅望,与渠同别故乡来。

次韵答贾耘老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五年一梦南司州,饥寒疾病为子忧。

东来六月井无水,仰看古堰横奔牛。

平生管鲍我知子,今日陈蔡谁従丘。

夜航争渡泥水涩,牵挽直欲来瓜洲。

自言嗜酒得风痺,故乡不敢居温柔。

空将泛爱救沟壑,衰病不复従前乐。

今年太守真卧龙,笑语炎天出冰雹。

时低九尺苍须髯,过我三间小池阁。

故人改观争来贺,小儿不信犹疑错。

为君置酒饮且哦,草间秋虫亦能歌。

可怜老骥真老矣,无心更秣天山禾。

凝祥池(一作:奉和凝祥池)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似知金马客,时梦碧鸡坊。

冰雪消残腊,烟波写故乡。

鸣銮自容与,立马久回翔。

乞与三韩使,新图到乐浪。

(时高丽使在都下,每至胜境,辄图画以归。

添字浣溪沙/山花子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代

杨柳温柔是故乡。

纷纷蜂蝶去年场。

大率一春风雨事,最难量。

满把携来红粉面,堆盘更觉紫芝香。

幸自麹生闲去了,又教忙。

题齐安城楼

作者: 杜牧 朝代: 唐代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江楼上响起了呜咽的号角声,残阳的余晖洒在寒冷的沙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不必倚靠栏杆苦苦回头眺望,这里到故乡有七十五个驿亭。

参考资料: 1、 顾非熊.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186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74-675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江楼上响起了呜咽的号角声,残阳的余晖洒在寒冷的沙汀。

呜轧(yà):象声词,形容号角吹响时的声音。

古时在城楼吹号角以报时。

一作“呜咽”。

江楼:指黄州城楼。

微阳:黄昏时光线微弱的太阳。

晋潘尼《上巳日帝会天渊池诗》:“谷风散凝,微阳戒始。

”,潋(liàn)潋:波光闪烁的样子。

这里借指阳光。

汀(tīng):水边平地。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不必倚靠栏杆苦苦回头眺望,这里到故乡有七十五个驿亭。

凭栏 :身倚栏杆。

故乡:指长安。

长亭:古时于道路每隔十里设长亭,故亦称“ 十里长亭 ”。

供行旅停息。

近城者常为送别之处。

参考资料: 1、 顾非熊.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186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74-675

4647484950 共79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