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í①计算布帛的长度单位。

《孔雀东南飞》:“三日断五~,大人故嫌迟。

”②计算马的头数的单位。

《范进中举》:“只听得一片声的锣响,三~马闯将来。

”③单独。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马戍梁州。

”④相当;

匹敌。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秦晋~也,何以卑我?

”⑤当;

迎;

正对着。

《高祖还乡》:“见一彪人马到庄门,~头里几面旗舒。

”⑥对比;

比较。

《庄子•逍遥遊》:“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之,不亦......更多

shī①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二千五百人一师。

泛指军队。

《烛之武退秦师》:“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必退。

”②老师。

《师说》:“~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③以……为师;

向……学习。

《师说》:“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之。

”④学习;

效法。

《师说》:“吾~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⑤有专门知识或技艺的人。

《石钟山记》:“而渔工水~虽知而不能言。

”⑥对宗教徒的尊称。

多指佛教徒的。

qí①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必先苦~心志,劳~筯骨。

”《十则》“有如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余不足观也已。

”《师说》“郯子之徒,~贤为及孔子。

”②第三人称代词。

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子鱼论战》:“及~未既济也,请击之。

”《齐桓晋文之事》:“王若隐~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③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我的”。

《游褒禅记》:“余亦悔~随之而......更多

dāng①对着;

面对。

《木兰诗》“~窗理云鬃,对镜贴花黄。

”②在;

处在。

《石钟山记》:“有大石~中流。

”③在;

在……时候(地方)。

《兰亭集序》:“~其欣于所遇,晢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④担当;

担任。

《陈情表》:“猥以微贱,~侍东宫。

”⑤承担;

承受。

《窦娥冤》:“念窦娥葫芦提~罪愆。

”⑥忍受。

《水浒传》:“四下里无半点去彩,其实那热不可~。

”⑦执掌;

主持。

《谏太宗十思疏》:“人君~神器......更多

jì①寄居;

依附。

《赤壁之战》:“刘备,天下枭雄。

与曹有隙,~寓于表。

”②寄托;

托付;

委托。

《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傲,审容膝之易安。

”《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臣以大事也。

”③寄存;

寄放。

《失街亭》:“且请~库,候今冬赐与诸军未迟。

”④传送;

传达。

《柳毅传》:“迫而视之,乃前~辞者。

”【寄地】被人掠去的本国土地。

【寄怨】⒈借他之手以报私怨,犹言借刀杀人。

⒉寄托私怨,犹言借事以泄私忿......更多

zhí①持;

握。

《送东阳马生序》:“尝百里外从乡之先达~经叩问。

”②掌握;

把持。

《论语•季氏》:“陪臣~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③捉拿;

逮捕。

《梅花岭记》:“被~至南门。

”④执掌国政的人。

《柳敬亭传》:“宰~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

”⑤执行;

施行。

《汉书•哀帝纪》:“有司~法,未得其中。

”⑥取得。

《中山狼传》:“是皆不足以~信也。

”⑦朋友。

《礼记•曲礼》:“见父之~,不谓之进,不敢进。

”【执牛耳】在某一......更多

chéng①捧着;

托着。

《登泰山记》:“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之。

”②承受;

承接。

《滕王阁序》:“临别赠言,幸~恩于伟饯。

”《谏太宗十思疏》:“凡百元首,~天景命。

”③承担。

《狱中杂记》:“其乡人有杀人者,因代~之。

”④继承;

继续。

《孔雀东南飞》:“说有兰家女,~籍有宦官。

”⑤连接。

《涉江》:“霰雪纷其无垠兮,云菲菲而~宇。

”⑥接连的次第;

位次。

《左传•昭公十三年》:“及盟,子产争~。

”⑦承......更多

yán①竹制的垫席。

《诗经•大雅•行苇》:“布~席,陈樽俎。

” 【引】座位。

《隋书•礼仪志六》:“皇帝负扆,置神玺于~前之右。

”②古人饮食宴会在席上,所以酒席叫“筵”。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诗:“五里一换马,十里一开~。

” 【辩】筵、席。

二者都是席子。

古人席地而坐,把铺在底下的叫“筵”,铺在上面叫“席”。

后代席地而坐的习俗变了,“筵”与“席”就没有严格的区别了,但床上铺的只叫“席”而不叫“筵”。

chéng①辅佐;

辅助。

《汉书•百官公卿表》:“金印、紫绶,掌~天子,助理万机。

”②秦汉以后用为官名,是各级长官的副职。

《陈涉世家》:“独守~与战谯门中。

”《孔雀东南飞》:“遗~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丞相】辅佐帝王的职位最高的官。

《史记•陈丞相世家》:“于是孝文帝乃以绛侯勃为右~,位次第一。

gōng①公家的;

公共的。

《礼记•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原君》:“天下有~利而莫或兴之。

有~害而或除之”②公正;

无私。

《屈原列传》:“邪曲之害~也。

”韩愈《进学解》:“无患有词之不~。

” 《诫兄子严敦书》:“谦约节敛,廉~有威。

”③公然;

公开。

《论积贮疏》:“残贼~行,莫之或止。

” 《黄生借书说》:“惟予之~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④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后成为......更多

12345 共24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