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
xún①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千~铁琐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②寻找。
《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壑,亦崎岖而经丘。
”③探求。
《与陈伯之书》:“~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
”④顺着。
《桃花源记》:“~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随即;
不久。
《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病终。
”【寻常】⒈八尺一寻,两寻一常。
古代常用的长度单位。
⒉平常。
【寻思......更多
戊
wù天干的第五位。
《登泰山记》:“~申晦,五鼓,与子颖坐观日亭,待日出。
”【戊夜】五更天;
拂晓的时候。
朋
péng①货币单位。
上古以贝壳为货币,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
《诗经•小雅•菁菁者莪》:“锡我百~。
”②朋友。
李白《陈情赠友人》:“斯人无良~。
”③结党;
互相勾结。
《离骚》:“世并举而好~兮。
”今有成语“朋比为奸”。
④比;
伦比。
《诗经•唐风•椒柳》:“硕大无~。
”⑤同;
齐。
《后汉书•李固杜乔传赞》:“李杜司职,~心合力。
”
端
duān①事物的一头或一方。
《核舟记》:“东坡右手执卷~,左手抚鲁直背。
”②缘由。
陆机《君子行》:“祸集非无~。
”③端正。
《核舟记》:“其人视~容寂。
”④玄端。
古代的一种玄色的礼服。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甫,愿为小相焉。
”⑤布帛的长度单位。
桓宽《盐铁论》:“中国,~之缦。
”⑥双手捧物。
《红楼梦》:“只有伺侯~菜的几个人。
”⑦终究;
果真。
苏轼《水龙吟》:“料多情梦里,~来见我,也参......更多
策
cè①竹制的马鞭子。
《过秦论》:“振长~而御宇内。
”《马说》:“执~而临之。
”②鞭打;
鞭策。
《马说》:“~之不以其道。
”《中山狼传》:“~蹇驴,囊图书。
”③竹杖;
拐杖。
《淮南子•夸父逐日》:“夸父弃其~。
”④拄着(拐杖)。
《归去来兮辞》:“~扶老以流憩。
”⑤写字的竹简;
书册。
也写作“册”。
《王冕读书》:“执~映长明灯读之。
”⑥记录;
登记。
《木兰诗》:“~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⑦帝王对臣下封土、授......更多
贯
guàn①穿钱的绳。
《史记•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朽而不可校。
”②古代货币单位。
一千为一贯。
《智取生辰纲》:“五~足钱一桶。
”③穿过。
《柳毅传》:“然而恨~肌骨,亦何能愧避。
”④融会贯通。
《张衡传》:“遂通五经,~六艺。
”⑤事;
例。
《论语•先进》:“仍旧~,如之何?
”⑥条理。
《屈原列传》:“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靡不毕见。
”⑦侍奉;
服侍。
《硕鼠》:“三岁~女,莫我肯顾。
”⑧通“惯”,习......更多
面
①脸。
《彭祖面长》:“不敢笑陛下,实笑彭祖~长。
”②面向;
面对着。
《愚公移山》:“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山而居。
”③当面。
《邹忌讽齐王纳谏》:“群臣吏民能~刺寡人之过者。
”④方位;
方面。
《垓下之战》:“闻汉军四~皆楚歌。
”⑤平面;
表面。
《活板》:“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则字平如砥。
”⑥《宋书•何承天传》:“上又赐银筝一~。
”【面壁】⒈面对墙壁静坐,常表示不介意或无所用心。
⒉佛教指修行。
【面墙......更多
丝
sī①蚕丝。
《乐羊子妻》:“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一~而累,以至于寸。
”②丝织品。
《训俭示康》:“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履。
”③像丝的西。
《黄生借书说》:“素蟫灰~时蒙卷轴。
”④古代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之一,即弦乐。
《琵琶行》:“终岁不闻~竹声。
”⑤旧时的长度和重量的微小单位,为千分之一分。
如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
卫
wèi①卫士;
卫兵。
《鸿门宴》:“交戟之~士欲止不内。
”②保卫;
警卫;
防卫。
《殽之战》:“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
”③周代诸侯国,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的一带。
《过秦论》:“陈涉之位,非尊于……~、中山之君也。
”④明代军队编制,一卫约五千余人。
【卫道】⒈指维护儒家的正统理论。
⒉维护某种占统治地拉的思想体系。
【卫生】养生。
奉
fèng①恭敬地捧着、拿着。
《荆轲刺秦王》:“荆轲~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地图匣,以次进。
”②接受;
承担。
《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命于危难之间。
”③遵奉;
遵照。
《赤壁之战》:“近者~辞伐罪,旌麾南指。
”④进献。
《鸿门宴》:“再拜~大将军足下。
”⑤赐予;
给予。
《六国论》:“~之弥繁,侵之愈急。
”⑥侍奉;
侍侯。
《鱼我所欲也》:“今为妻妾之~为之。
”《滕王阁序》:“舍簪笏于百龄,~晨昏于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