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

海马 释名:水马。气味:甘、温、平、无毒 主治:1、多年症块。用海马一对,木香一香,大黄(炒)、白牵牛(炒)各二两,巴豆四十秘粒,另取青皮二两,经童便浸软后,包巴豆再放童便中浸泡七天,取出,用麸烽成黄色,去豆不用,只用青皮同上开各药共研为末。每服二钱,临卧时服,以煎开过几又放温了的水送下。此方称“海马汤”。  2、疔疮、恶疮。用海马(炙黄)一对,穿山甲(黄土炒)、朱砂、水银各一钱,雄黄三钱,友脑、......更多

海松子

海松子 释名:新罗松子。气味:(仁)甘、小温、无毒。 主治:1、肺燥咳嗽。用松子仁一两、胡桃仁二两,共研为膏,和熟蜜半两收存。每服二钱,饭后以开水冲服。  2、小儿寒嗽,或作喘。用松子仁五个,百部(炒)、麻黄各三分,杏仁四十个(去皮尖),加少量水煮开,化白砂糖调药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饭后含化十丸,很见效。  3、大便虚秘。用松子仁、柏子仁、麻子仁,等分为末,溶蜡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黄芪汤......更多

海桐

海桐 释名:刺桐。气味:(木皮)苦、平、无毒。 主治:    1、腰膝痛。用海桐皮二两,牛膝、芎、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一两、甘草五钱,薏苡仁二两,生地黄十两,一起洗净、焙干,研细,布包好浸酒中(冬季浸二两,夏季浸一周)。每日早晚空心各饮一碗。此方不得随意增减各药用量。  2、风癣。用海桐皮、蛇床子,等分为末,调猪油涂搽。  3、风虫牙痛。用海桐皮煎水漱口。  

海藻

海藻 释名:单、落首、海萝。气味:苦、咸、寒、无毒。 主治:1、项下瘰疬。用海藻一斤,装薄布袋中,泡酒二升。每服二合,一天服三次。药渣晒干,研为末,每服一匙。一天服三次,此酒名“海藻酒”连服几剂,即消瘰疬。  2、蛇盘瘰疬,头项交接。用海藻(荞面炒)、白僵蚕(炒),等分为末,加白梅汤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六十丸,米汤送下。毒气必泄。

寒号虫

寒号虫 释名:独舂。屎名五灵脂气味:(五灵脂)甘、温、无毒 主治:1、心腹痛及小肠疝气(包括妇女妊娠期间及产后心痛、小腹痛、血气痛等症)。用五灵脂、蒲黄,等分研末,以醋二杯调末成膏,加水一碗,煎至七成,乘热服下。痛未止,可再服。以酒代醋亦可,或有醋、糊和药末为丸,童便和酒送服。此方名“失笑散”。  2、产后恶露不快,腰腹疼痛。或月经不调,久有瘀血。用五灵脂(水淘净,炒为末)一两,以好米醋调稀,慢火......更多

何首乌

何首乌 释名:交藤、夜合、地精、陈知白、马肝厂、桃柳藤、九真藤、赤葛、疮帚、红内消。气味:(根)苦、涩、微温、无毒。 主治:1、骨软风疾(腰膝疼痛,遍身瘙痒,行步困难)。用何首乌(以有花纹者为最好)、牛膝各一斤,同在好酒中泡七夜,取出晒干,捣烂,加枣肉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空心服,酒送下。  2、皮里作痛(不知痛在何处)。用何首乌末,姜汁调成膏涂搽,搽后用布包住,以火烘鞋底熨按。 ......更多

鹤 释名:仙禽、胎禽。气味:白鹤血:咸、平、无毒。卵:甘、咸、平、无毒 主治:白鹤血:益气力,补虚乏,去风益肺。  脑:和天雄、葱实服,令人目明。  卵:预解痘毒,多者令少,少者令不出。每用一枚,煮给小儿吃  

红蓝花

红蓝花 释名:亦名红花、黄蓝。气味:(花)辛、温、无毒。 主治:1、风疾兼腹内血气痛。用红花一两,分为四份。先取一份以酒一升,煎成一杯半,一次服下。不止,再服。  2、一切肿疾。用红花熟捣取汁服。  3、喉痹壅塞。用药花捣烂,取汁一小升服下,病愈为止。冬月无花,可用干花浸湿压汁煎服。  4、胎死腹中,或胎衣不下。用红花煮酒服。  5、产后血晕。用红花一两研细,分作二服,每服以酒二碗煎成一碗送下。 ......更多

红曲

红曲 释名: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谷;治妇女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    

葫 释名:大蒜、荤菜。气味:味辛、温、有毒。久食损人目。 主治:  1、背疮。用大蒜十个、淡豉半合、乳香一钱,研细。疮上先铺湿纸,纸上铺药一层,厚约二分。艾灸百壮左右,痛灸至痒,痒灸至痛。  2、大小便不通。用独蒜烧熟。去皮,棉裹,乘热放在下部,自通。  3、水肿。用大蒜、田螺、车前子等分,熬膏,摊贴脐中,水从小便排出。数日即愈。  4、突然袭击然泄痢。有舌蒜捣贴两足心,也可贴脐中。  5、禁口痢......更多
2122232425 共762条